一百次补脾,不如一次补心阳!中医:补气血最好的方法就是补心阳

吴辩证 2025-03-22 03:19:47

一百次补脾,真的不如一次补心阳!大家好,我是吴医生。

其实临床中我是非常反对气血虚之后单纯用补气血或者健脾补脾的药的,虽然中医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但是很多人没少吃健脾丸、归脾丸,又或者是八珍丸,吃来吃去还是脾虚、还是气血不足,乏力心慌、头晕眼花、手脚麻木等症状依然没改善,那这个时候大家不妨可以试试从补心阳这个角度出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脾胃虽然表面上是气血生化之源,但是它本质上还是起到一个容器的作用,而中医讲: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简单来讲,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饭菜先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然后化生为水谷之精,然后上行到心,在心阳的蒸腾气化作用下,转化成气血

由此可以看出,气血的生成还需要心火的蒸腾气化,而少了这一步,脾胃自然是没有本事生成气血的,这也是为什么你千方百计健脾补气血还是补不进去的根本原因。而心阳不足的人他的典型表现就是四肢不温,畏寒怕冷,总是莫名其妙的心跳加快,晚上失眠多梦等

如果你既有类似的表现,又有气血不足,那你想补气血就得以补心阳为主,而医圣张仲景就是发现这点,于是创造了炙甘草汤这个方子,它里面主要有炙甘草、生姜、生地、桂枝等中药,像生地黄、阿胶等这些都是造血生血的原材料,但是还用到了桂枝、生姜、人参等这些药来温补心阳

这样一来,造血的原材料有了,能量也有了,气血就能源源不断的化生,所以后人又称炙甘草汤为复脉汤,也就是说血足能够把脉管充盈起来,让其跳动有力。因此当你脾虚血虚,但是一直健脾补脾、补气血却很难不进去的话,不妨试试炙甘草汤这个奉心化赤的思路

文中涉及用药,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阅读: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