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欣:日产中国新能源“扩军”与品质坚守并进

新汽车 2025-04-26 12:25:44

4月23日,在2025(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日产汽车携两款重磅车型惊艳亮相——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与“最家”纯电轿车N7。这两款车型的登场,全面展现了日产汽车在华加速推进电驱化、智能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之一,日产汽车始终紧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此次,日产汽车以“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承诺,正式宣告其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开启全新征程。

发布会结束后,日产汽车多位高管接受媒体采访,就日产在中国市场的规划向外界分享见解。出席此次采访的高管包括: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日产汽车公司执行高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日产汽车公司执行高管、全球设计与品牌负责人阿方索·阿尔拜萨,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泉信吉,以及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毛力民等。

“日产在中国的战略核心,首要任务便是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马智欣在采访中表示,“在技术领域,尤其是电驱化和智能化方面,中国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正引领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过去,我们在新车型推出速度上相对滞后,但面对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我们迅速调整策略,做好了全方位准备,以积极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

马智欣进一步强调,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日产汽车有信心借助这些优势,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日产全球产品线,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1、能否介绍下日产目前在中国的整体战略?

马智欣:日产在中国的战略十分明晰。首要任务是大力扩充新能源车型阵营。我们宣布,到 2027 年夏季,投放市场的新能源车型数量将从原计划的 8 款增至 10 款,其中 9 款为日产品牌车型。此次上海车展,我们就带来了两款新能源车型,未来它们将出口全球,在国内外市场同步发售,这正是 “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战略的成果体现。

其次,我们要充分借助中国市场领先的科技与资源优势,研发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中国,我们与本土合资伙伴构建了智能伙伴生态圈,还携手优秀战略伙伴,共同打造创新且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再者,与新势力品牌不同,日产在中国已完成全价值链布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技术传承,始终秉持长期主义,严格遵循日产生产和质量标准。未来,我们也将坚守品质,在不降低安全与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为中国消费者呈上优质产品。

我之所以选择回到中国,一方面我虽在海外长大,但身为华人的身份从未改变;另一方面,我在日产工作近 30 年,不仅在中国,在日本、美国及全球其他地区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与管理经验。此次回归,就是希望助力日产中国业务重回正轨,将中国出色的产品与科技推向全球,这便是我们在中国的主要发展战略 。

2、日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战略从 8 款扩充到 10 款,其中 9 款为日产品牌。日产将如何从预算和战略合作方面,支撑产品规模的升级与攻势?

马智欣:我明白你问这个问题,与我曾负责日产财务业务有关。

在预算方面,我们在中国有充足资金支撑各项运营,特别是新能源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及客户服务。截至 2027 年夏季,我们计划上市 10 款新能源车型,且还有更多规划。未来 3 年,日产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将投入 100 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并扩建技术中心,使其能容纳 4000 名员工。

在研发周期和成本控制上,我们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中国,我们紧跟中国节奏,将产品研发周期缩至 24 个月内,确保产品持续超越客户期待。我们采取诸多创新举措,高度认可并充分授权本地研发团队主导车型开发,同时严守日产质量安全标准,实现 “中国速度” 下的突破 。

3、想再请您谈谈中国市场对日产的重要性。

马智欣:中国是日产汽车至关重要的战略市场。在电驱化与智能化领域,中国不仅技术领先,消费者更引领着全球汽车行业趋势。日产虽早在 1940 年代就推出首款电动车、拥有超十年聆风(Leaf)车型的市场积淀,但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已加速调整 —— 计划到 2026 年底追加投资超 100 亿元人民币,用于新产品开发并深化本土合作。

中国市场的技术与成本优势,正助力日产丰富全球产品线。例如今日首发的 N7 和 Frontier Pro PHEV,不仅将在中国销售,还将依托日产全球经销商网络,于年内出口海外市场。我们已完成管理团队调整,站在「产品复兴」新起点,未来数月将释放更多新品细节。

简言之,中国是日产全球战略不可分割的核心,既是创新突破的试验田,更是技术输出的策源地。

5、日产汽车在中国都有哪些与产、官、学等机构的合作。

泉信吉:与中国本地伙伴开展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日产一直对中国合作伙伴持开放态度,也和多家本土研究机构开展了丰富的合作,比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等,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合作的具体案例。 首先,我们与本土领先的组合驾驶辅助技术公司合作,共同提升车辆组合驾驶辅助的智能技术水平,构建“智能生态”。

其次,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领域,日产汽车与文远知行(WeRide)在苏州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实地运营测试。合作自2023年起至今,测试车队已累计运营里程超过14万公里。 另外,我们还和清华大学开展了深度合作。2024年,双方携手成立了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要启动两大项目课题研究,包括,1)针对Z世代人群的有效媒体触达方式和中国Z世代人群的购买行为的研究。2)针对电动汽车(EV)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开发的研究。 日产一直对中国合作伙伴持开放态度,也一直在寻求重要的本土合作伙伴,我们也做好了准备,未来能够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合作。

0 阅读:6

新汽车

简介: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