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与演员不二
素说:你想做自己人生的导演还是演员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往往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导演。因为谈到“人生导演”,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个“最高级”的存在,是我们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于是它变成了一种身份追求,或者概念追求,而忽视了“导演”与“演员”身份其实“不二”。这是我们“观电影法”实践中一个重大误区。
刘丰:每一个生命他都能在他自己的生命中演绎出:自己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又是演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都是在他演绎的这个当下超越的。
前面我们说过,编剧是在编写内在生命课题,导演就是去完成这个生命课题,那么演员呢?演员是要把自己跟当下演绎的这个能量场合一,要让自己对编剧所体现出的生命格局同频,要让自己在那个层次上同频,然后演员在这个当下的演绎也会超越导演和编剧给他设定的这个角色,这才是优秀的演员。
所以,演员不是在编剧的层次超越,你编剧编完了以后,这个剧就是在这个层次上呈现,它有它的深邃的部分,导演他也对整个剧本的综合性的体现也做到了设计,也做了他的当下的这种这个演绎,但是真正到了那个当下演出的时刻,能否把这个能量升华到与“道”相通,这就是演员的水平了。
驾驭好每一个角色
素说:所以,能演好人生这场戏真心不容易,当个好演员真心不容易。一个导演通常会花上很长时间来找到与这个角色能够相配的演员,甚至希望能找到那些能够“本色出演”的演员。
什么叫“本色”?就是这个演员本来就是这样,他(她)甚至不用演,他(她)就是这样了。
另外一种好演员我们会称他(她)为“老戏骨”。什么叫“老戏骨”,就是他(她)总是能够深入理解这场戏的精髓,他(她)演谁像谁,演谁就是谁,他(她)把这个人物演活了。
刘丰:演活很不容易。如果一个演员他(她)有足够深的这种内在能量的底蕴时,他(她)演每一个角色,在每一个场域的时候他(她)都能带着那种能量,带着那种高维的能量,那种智慧东西的呈现。
这时,他(她)就能把这个角色,把这整个剧本演得真正的穿透人心。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演员的内在能量不够、智慧不够,但他(她)又想演一个比自己所在层次或境界更高的角色时,就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如果你扮演的那个角色是一个特别正面、特别积极,特别美好的角色啊,你入戏后,这个角色对你会有帮助,对你自己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但第二种状况是,如果你演的是一个反派角色,或者一个纠缠角色,而这个角色的内涵境界比你高的时候,你很容易入戏后就出不来了,你完全就被这个角色控制了,而且控制你的,是一种“邪性(负面)的、魔(偏性)的”能量。
这种情况下很多演员演到后来自己精神出问题了,就是因为他(她)自己的那个精神能量维度,比他(她)演的那个角色维度低,但这个角色在比他(她)高的境界又是一个反面能量。
这时他(她)很容易就被这个角色吸引进去了一个,然后他(她)自己就出不来那个状态,他(她)的生命就会在那里面纠缠了。
比如张国荣等很多演员就是这种情况,就是他在表演各种纠缠能量场的时候,他自己的内在能量还没达到这个境界,当他演的那个能量,也就是邪的能量、魔的能量比他自己所在那个境界要高的时候,他自己就容易完全被那种能量带偏,入戏纠缠出不来了。
素说: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的,以前在电视台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演员有时候也要“疗伤”,疗这个演员角色带给他的伤,要学会出戏。那同理,我们自己在人生中也要学会出戏,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你不明白这点你很有可能会认为这个演员有问题,会觉得就是他(她)不适合演这个角色,或者演着演着,把自己全丢了。
不被角色反噬
刘丰: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反噬”。举个例子,你看那个美国有一个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他本来在荧幕上是一个特别受人喜欢的喜剧形象,演出了很多著名喜剧电影。
但是你知道吧,罗宾·威廉姆斯后来自杀了。就是说他受这个反面能量影响,当能量不中正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不合道”的。所以这叫什么,这叫“艺德”。
“艺德”如同“医德”、“师德”一样,讲的全是你的维度,讲的全是你的境界。
你到底什么境界,你就能体现出那个境界的能量所散发出来的功能。我们知道,医德高的人治病啊,他可以做到“手到病除”;师德高的人啊,他就可以做到“言传身教”,可以行“不言之教”。
素说:不仅仅是罗宾·威廉姆斯,包括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就是演《楚门的世界》、《变相怪杰》等的男主,他后来也得了抑郁症,通过很长时间的画画、冥想等方法来治疗,才相对恢复正常。他说过一段非常值得反省的话:
“ 我真希望所有人都能完全实现功成名就的梦想,那样他们就能知道那些不是真的有意义。”
通过“演戏”提升境界
刘丰:是的,我们往往只看到演员身上光彩的那一面,却看不见“演绎”本身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成长路径。正是通过这样一身身戏服,去通往他(她)的这个高维路径,去提高他的“艺德”,他的人生境界。但如果不能够闯关成功,他们也会进入一个魔的境界。
素说:是的,我们说了关于电影界的这么多人和事,其实都是在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做为人生导演和人生演员两个角色的关系:导演并不是比演员更高明,而是说作为人生演员的我们,不要局限在自己这身戏服里,要能够提升自己,进入投影源成为能够重新设计内在能量与课题的编剧,进而成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课题的导演。到达这样一个境界后,再返过来演绎剧本时,就能够成为一个自主的演员,一个出色的演员,一个甚至能够在每一个演绎当下去超越的演员。
刘丰:导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位导演。他内在要有一个完整的能量系统,还能建构一个完整的能量系统,那在这种完整的能量系统里面,他对这个剧的理解决定了他能导到什么程度。同时他跟每一个场域的能量,还有每个人的那个能量频谱,他能够去调频,他要能对每一个演员的能量属性进行这种共振和调制。
怎么共振和调制?就像导演为什么要说戏?导演说戏的时候,其实就是跟演员之间就是一个调频的过程,就要把这个人在这个能量场的属性调动出来。调动出来以后呢,然后让他去再现这个能量场的状态,让他跟整个剧本的在这个当下的这个能量场域的这种能量产生同频。而且还有一个他要给一个指令就是,如果一个好的导演,当然他从理论上不能像我说的那么明确,但是可以告诉他,就是说每一个人内在本自具足,你完全可以调动出这个角色的完整的内在能量场。
那就是说你能够把自己放空到什么程度。然后你能够从你内在呼唤出属于那个人的整体的能量场,这个时候你的呈现、那个导演这个呈现,这个过程就就完成了。那这时候呢这个导演跟演员之间的默契就变得特别的巧妙。
因为这个电影过程之中,如果这个导演他每一个东西都按自己的要求这个演员去做到的时候,那实际上他要表达的内涵就他内在想象一个场域和他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部分实际上是很有限的。那个演员是否能够印心,能够真正接到他的这个内在的那个能量,转载到他自己的理解中去,这对于演员的要求就要高,就是他是否领会这个导演的意图,实际这个领会又变成领悟的话,那就更深了啊,他领会只是会意他的这个表达的一个知识层面的,会一直显性层面的表达,领悟是了解它的深层表达。
那这个导演如果要有深度的话,就能把演员那个深层的能量唤醒。这个时候这个演员再去演绎的时候,他的那个能量的发挥啊,他可能顺着导演这个指令就能够超水平发挥。
所以当一个导演和这个演员产生这种默契的时候,就像你说的,最后不需要你说什么了,你只要把这些指令点,你跟这个演员只要调频到了这个层次了,你用的全是心法了,最后有些东西不严了。那但是你只要一个指令过去,他就能接到这个指令背后丰富的内涵。
素说:到这个境界,演员即导演,导演即演员。入戏,可大胆演绎,无比精彩;出戏,可自由自在,如来如去!祝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傀儡的演员转身成为自在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