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朝代,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共同构筑了山水画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石。北宋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割据,统治者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积极倡导 “文治”,大力优待士大夫阶层,使得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士大夫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从而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支持,皇家画院应运而生,画学蓬勃兴起,为宫廷绘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催生了诸如《宣和画谱》这样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绘画文献,以及翰林图画院这般专业的画学机构。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城市兴起,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市民教育的普及使得文化素养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广泛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绘画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逐渐走向大众。
在思想文化领域,北宋时期儒释道思想并行发展且相互交融。儒家思想虽在政治层面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但也对艺术创作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它倡导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的观念,虽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艺术是小道,但也肯定了其在个人修养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使画家们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价值。
道家思想则崇尚自然、无为与逍遥,对北宋山水画的审美与意境产生了更为直接且深远的影响。道家主张 “道法自然”,鼓励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的怀抱,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思想在北宋山水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画家们纷纷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源泉,力求在笔墨之间展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之美与生命之道,追求一种 “天人合一” 的至高境界。他们笔下的山水,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简单描绘,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与精神寄托,体现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与体悟。
佛教思想在北宋也有着广泛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其强调心性的觉悟与解脱,注重内心的体验与感悟。这种思想影响了北宋画家的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使他们更加注重在绘画中表达自我的情感与心境,追求一种超越形似的神韵与意境。画家们常常通过简洁的笔墨、空灵的构图,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触动与启迪。
代表画家及其杰作李成:平远寒林,萧疏清旷李成(919 - 967 年),字咸熙,号营丘,原籍长安,先世系唐宗室,后避乱迁家营丘。他出身名门却仕途不顺,遂将满腔抱负寄予诗酒书画之中。李成博通经史,琴棋诗画无所不能,其绘画天赋尤为出众,在山水画领域独树一帜,与董源、范宽并称为 “北宋三大家”。
李成作画,擅用淡墨,其笔法简练而笔势锋利,以 “惜墨如金” 著称于世。他所绘山水,多为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常以 “平远寒林” 入画,意境萧疏清旷。其独创的 “卷云皴” 法,以中锋勾勒山石轮廓,再用侧锋皴擦,线条卷曲如云,生动地表现出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使山石仿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尽显灵动之态。而他所创的 “蟹爪” 法绘寒林,更是别具一格。以苍劲的笔触描绘寒林树枝,形如蟹爪,枝桠交错,尽显寒林的坚韧与萧索,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峻之气。
《读碑窠石图》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之作。画面中,寒林平野之上,几株老树沧桑而立,一座古碑孤寂矗立。李成以其独特的 “卷云皴” 法勾勒坡石,线条圆润流畅,墨色清淡,营造出一种空灵幽远的氛围。而寒林则运用 “蟹爪” 法绘制,树枝干枯,形态各异,仿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古碑周围,一片空寂,背景杳冥深远,观者能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限悲凉。整幅画通过对古树、古碑和人物的精妙刻画,将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短暂展现得淋漓尽致,意境深邃而悠远。
另一幅佳作《寒林平野图》,则充分展现了李成 “平远寒林” 的独特风格。图中,萧瑟的隆冬平野一望无际,长松亭立,古柏苍虬,枝干交柯,老根盘结。李成运用 “惜墨如金” 的手法,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树木的形态,用淡墨渲染,突出了寒林的清旷与萧疏。河道曲折,似冰冻凝固,烟霭空蒙,直至天际,给人以宁静而悠远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寒冷而寂寥的冬日旷野之中,领略到大自然的深沉与宁静。
范宽:峰峦浑厚,雄奇险峻范宽,约生活于 950 - 1032 年,本名中正,字中立,因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 “宽”,遂以范宽自名。他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感悟到 “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山、华山,对景造意,写山真骨,终自成一家。
范宽性格豪爽狂放且嗜酒,这种性格使他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技法,而是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画作多取材于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峰峦峻厚,笔力雄浑,气势磅礴,尽显北方山水的壮美与雄浑。
在绘画技法上,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雨点皴以短而有力的笔触,如雨点般密集地落下,生动地表现出岩石的形貌质感,使山石显得坚实而厚重。积墨法则是通过层层叠加墨色,营造出深沉浓郁的氛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川的厚重与深沉,给人以 “如行夜山” 般的沉郁之感,有力地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此画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一座巨峰巍然耸立在画面中央,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山头杂树茂密,犹如一位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顶天立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山涧中瀑布飞泻而下,如银河落九天,水花飞溅,雾气升腾,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气。山峦雄峻浑厚,岩石的皴纹历历在目,清晰地展现出山体的结构和质感。山脚下雾气迷朦,怪石兀立,老枝虬劲,溪流潺潺。山路上,旅人赶着驮队缓缓前行,人畜虽小如蜉蚁,但动作神态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驴蹄得得之声,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营造出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意境,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郭熙:早春之韵,山水有情郭熙(约 1000 - 约 1090 年),字淳夫,河阳府温县人。他出身布衣,好道学,喜游历。早年工巧,中年摹写李成《骤雨图》后顿悟,专法李成,画艺大进。晚年落笔益壮,能自抒胸臆,笔势雄健浑厚,水墨明洁秀润。郭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卓越的绘画理论家,著有《林泉高致》,提出了 “三远” 法等重要的山水画理论,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画作常将北方山水的厚重与南方山水的灵动相融合,在继承李成画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四季变幻。其代表作品《早春图》,描绘了瑞雪消融、大地复苏的早春景象,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山水画卷。
在《早春图》中,郭熙采用全景式构图与 “三远” 法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了一个深邃而富有诗意的空间。画面下方,湖泊静谧,渔人将船停泊在岸边,怡然自得。左边,一位女子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回头望着挑扁担的男子,另一只手牵着一个孩童,孩童被小狗吸引,欢快地追逐着,一幅温馨的春日归家图跃然纸上。右边,两个男子准备登岸,其中一男子手拄竹篙,抬眼远望,展现出 “高远” 之势。远处的流水之上,道观建筑群若隐若现,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而在画面左边虚化的远山与天空之间,泉水缓缓流下,观者的目光随着流水,停留在栈道上的行旅及樵夫身上,“自山前而窥山后”,体会到 “深远” 的意境。整幅画中,活动的人物共有三组 9 人,他们的渺小与山的伟岸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
郭熙在绘画技法上,继承了李成的 “卷云皴”,并加以发展。以粗阔扭曲的线条勾勒山石轮廓,中锋、侧锋并用,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然后于阴暗面以湿笔皴擦,反复渲染,强化立体感,使山石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光影效果。树木枝干则多呈 “蟹爪枝” 状,枝桠伸展,犹如伸指布掌,生动地表现出树木的形态和生机。
艺术成就与深远影响对中国绘画发展的推动北宋山水画在绘画技法与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后世画家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在技法创新上,北宋山水画家们对笔墨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们突破了唐五代以来以线条勾勒为主、色彩填充为辅的简单绘画模式,创造性地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皴法,如李成的 “卷云皴”、范宽的 “雨点皴” 和 “豆瓣皴”、郭熙的 “卷云皴” 变体等。这些皴法通过不同的笔触和线条组合,细腻地表现出山石的纹理、质感与形态,使山水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富有立体感与层次感。画家们还注重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通过巧妙地运用墨色来营造出光影效果与空间氛围,使观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之间的阴晴变化与深远意境。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理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郭熙所著的《林泉高致》堪称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郭熙系统地总结了山水画的创作经验与审美理念,提出了 “三远” 法,即高远、深远、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一理论不仅精准地概括了山水画中不同的透视角度与空间层次,为画家们提供了科学而系统的构图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出山水的雄伟壮阔、深邃幽远与平旷开阔之美,还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画家对山水画空间意境的追求与表达,成为中国山水画理论的重要基石。
北宋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山水画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示范与启发作用。后世画家们在学习北宋山水画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其精华,传承其技法与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南宋时期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画家,虽在画风上有所转变,更加注重画面的简洁空灵与意境的含蓄深远,但他们的绘画基础与创作灵感很大程度上依然来源于北宋山水画。元代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 “元四家”,则在继承北宋山水笔墨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将山水画的抒情性与文人气质发挥到了极致,使山水画成为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艺术载体。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坛,无论是 “吴门画派”“松江画派”,还是 “金陵画派”“四王”“四僧” 等,都深受北宋山水画的影响,他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下,对北宋山水画的传统进行了多样化的继承与创新,使中国山水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彩。
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北宋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承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对自然、人生与宇宙的深刻认知与感悟。
北宋山水画中蕴含着深刻的儒道佛思想,这些思想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视为道德与智慧的象征。北宋山水画中常常描绘的宁静祥和的山水田园景象,以及画家们通过山水表达出的对社会秩序与人生理想的追求,都体现了儒家的这种思想观念。道家思想则崇尚自然、无为与逍遥,追求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的境界。北宋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对象,力求展现出山水的自然之美与生命之道,画家们通过笔墨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这与道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强调心性的觉悟与解脱,注重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北宋画家们在创作中常常追求一种超越形似的神韵与意境,通过简洁的笔墨、空灵的构图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这无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儒道佛思想在北宋山水画中的体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也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山水画还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习惯与文化心理。中国人对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与偏爱,自古以来就将山水视为精神的寄托与情感的归宿。北宋山水画所展现出的雄浑壮阔、清幽淡雅、秀丽婉约等不同风格的美,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多样化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感受与审美理想。而且,北宋山水画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的艺术境界,通过画面传达出一种含蓄、深远的情感与思想,这与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文化心理相契合。这种审美习惯与文化心理在后世的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