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群里突然来了个卖酒的

映秋说趣事 2025-03-27 12:05:15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现役时候的战友群,往往谈的都是工作。

退役后的战友群,说的往往都是情谊。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战友都说这个原本单纯的群里,往往会有一些“不速之客”。

记得退役后不久,我就加入了原单位一个退役战友群。

大家在群里说说过往,聊聊现在,挺好的。但是不久之后,就接到了一个人的加好友的申请,留言说自己是某某连哪一年的老兵,见到新战友了所以加个微信。

说实在的,对于这个老兵,没有任何印象的,也不是没有任何信息的。毕竟他说的那个年代,离自己服役时间很远,也无法去核实。

加就加吧,反正都是战友,多一个朋友也是好事。但是没想到,没过多久,这个所谓的老兵就频繁给自己发来推销某品牌白酒的信息,说自己如何如何创业就业,这个酒如何如何好,希望多一些支持等等。

因为不喝酒,自然对这个也没兴趣。于是就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没想到对方依然是兴趣不减,继续推销,让人苦不堪言,但是碍于战友面子实在不好拉黑,只能装作不知道不回复。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和这个人所在连队的一个相熟的退役军官聊起了这个事、这个人,没想到对方说他的印象里连队没有这个人,这个所谓的老兵也从没和他联系过。

不光如此,和其他人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其他人也反映这个“老兵”向他们都发过类似的信息,无一例外都是卖酒的。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是这个单位的老兵,因为目的不纯所以就坚决把他踢出群了。用群主的话说,以卖酒为目的的战友,不要也罢。

这是笔者的一段经历,相信很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不,网上有人发来这样一张图片,很有代表性。

不知道当你收到一位“战友”发来的这样的信息的时候,你会怎么看,你又会怎么做?说实在的,如果是真的,这个战友的情况的确很让人同情,或许顺手给他一些支持也无可厚非。

但是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段话很不值得推敲。

比如靠政府补贴的几百元钱,是家里的唯一收入。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在这里卖酒。如果这箱酒都要550,它的成本肯定也得两三百左右吧,他每月几百元的补助金能支撑起他的运营吗?

还有,一般情况下,见到战友就直接卖酒,这目的也太直接了吧,而且直接是550的酒,这肯定也不符合咱退役军人的作风。

等等吧。所以发帖的那个人就说,这肯定不是真战友,肯定是个卖酒的商贩,只不过是打着战友的旗号,通过贩卖战友情谊、博得同情的方式达到卖酒的目的。他卖的酒,或许就值个一两百就不错了。

有人就说,哪怕被骗个几百块其实也没啥,只不过觉得用这份战友情谊做幌子实在让人心里不舒服,纯洁的战友情谊这样被利用实在不应该。

确实不应该。个人觉得退役后的我们,卖酒也是一种较好的就业方式,战友们去支持帮助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个事情,不应该是我们使用战友情谊的唯一目的,更不能只以这个目的你才去认战友、叫战友,更何况这种假冒的战友。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也有不少战友因此而上当受骗,让我们的情谊受到影响。如何避免,如何辨别呢?

笔者给战友们提几个建议:

一是把好入口关。这样的事情,其实都发生在群聊之中,主要通过微信联系。所以我们的战友群,应该设置一个邀请权限,需要群众确认才能入群。这样,方便群主和战友们去识别,避免非战友入群。

二是别贪小利。据了解,一部分老兵因为贪卖酒人员的小利,不加辨别就把他们拉入群里,让这些人有机会去假冒和行骗。所以,建议既然你是群里的一员,需要对这个身份和信任负责,不要随意拉人、加人。

三是要睁大眼睛做好辨识。举手之劳去帮助支持战友的生活,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对于这样的突然加你微信的申请,我们还是要辨别之后再决定,而不是有申请就通过。如果总是发类似的售卖商品的信息,其实不管是不是真战友,其实该拉黑也要拉黑,毕竟他加你的目的不纯。

其实不知道大家发没,退役后的我们,从事销售的战友还是比较多。而各种各样的产品中,专门针对军人、退役军人的也是比较多的,而很多的骗局中,以军人、退役军人为主要对象的也是比较多。因此,大家要留意!

0 阅读:76

映秋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