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1898年周谷城出生于湖南益阳,少年时代的周谷城天赋异禀,才思敏捷,尤其在文学和思考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尽管年纪尚轻,但他已能独立思考,对社会和国家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
周谷城的文章才情出众,常被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文展示。周谷城的聪慧才情令他的老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当课后老师常与他讨论一些时事与国家大计,谈话内容虽然简单,但周谷城总是能迅速抓住要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老师十分惊讶。
1962年3月,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和周谷城握手
有一次他的老师出于好奇,向周谷城问道:“你这么热爱写作,将来会成为作家吗?”然而周谷城的回答出乎意料:“老师我爱写作,但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作家。眼下的中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继续苦难。所以毕业后我将走上革命的道路,投身为国家的解救而战。”
1913年袁吉六常在同事间提到:“一师的最佳写作学生是毛润之,省立一中的则是周谷城。”这两位学生虽然分别在不同的学校,却因文才出众,早已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
周谷城
尽管两位才子还未曾谋面,但他们的作品却常常互相传阅,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在那段时光里,毛主席的笔触深邃,思想锋利而周谷城则以清新、深刻的文字风格著称。两位学子在文学上的共鸣,成为了日后深厚友谊的种子。
1921年周谷城刚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毕业,返回湖南一师任教英语及逻辑学课程。而毛主席则在同一时间,担任湖南一师附属小学的主事,两人终于有机会相识。初次见面他们便一见如故,彼此激赏,并成为了知己。
同年8月毛主席与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周谷城也成为了这所大学的教师,教授心理学课程。在自修大学的教学中,周谷城不仅受到了毛主席思想的熏陶,还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社会运动中。受毛主席的鼓励,周谷城一度投身于农民运动,成为湖南省农民协会的顾问,并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讲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革命理念。
毛主席
1927年毛主席开始领导秋收起义,周谷城与他的联系逐渐中断。周谷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前往上海的暨南大学任教,专注于历史学。最终他编撰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成为历史学界的重要人物。
1936年,周谷城正在上海一间简朴的小公寓里埋头苦读,忽然他收到了一封寄自延安的长信。信封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简单的“致师友”字样,署名则是熟悉的毛主席。周谷城顿时愣住了,心里不禁疑惑:毛主席怎么会知道自己在上海的住址?
打开信封后,周谷城看到的却是久违的毛主席笔迹。信的内容让他一时有些愣神。信中,毛主席写道:中国工农红军已经成功长征到了陕北,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反而在新的土地上焕发了生机。
毛主席
毛主席还详细阐述了当前的政治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团结抗日的主张。这封信犹如一束光照进了周谷城久未温暖的心田,他一直以来的迷茫与焦虑在此刻被一扫而空。信中透露的信息,使周谷城重新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信心。
九年后,1945年夏,周谷城得知毛主席将出席在重庆举办的欢迎茶会。这是周谷城与毛主席阔别18年后的第一次重逢。那天,毛主席穿着蓝布衣,戴着白礼帽,手持拐杖,带着随员走向会场。周谷城激动地迎上去,紧握毛主席的手,语无伦次。
1935年,参加过秋收起义的部分成员合影,后排左三为毛主席
毛主席笑着看着他,问:“你就是周谷城先生吧?”周谷城连忙点头,毛主席激动地感慨道:“十八年了!”周谷城赶紧问:“您胃病好了吧?”毛主席笑道:“我生病时,只有拿起枪才没事。”两人笑谈间,时光仿佛倒流,短短几句,便回到了那个革命的岁月。几天后,周谷城再次拜访毛主席,两人畅谈过去与未来。那一刻,十八年的隔阂没有割裂他们的情谊,反而让这段友情愈加深厚。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每次到上海,几乎都会抽空去见老友周谷城。这一天毛主席再次带着一行人抵达上海,上海市副市长许建国随行。毛主席一进门便亲切地告诉大家:“周谷城可是我的老朋友,我们认识的时间比你们都早!”
1938年,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延安合影,第一排左二为毛主席
毛主席与周谷城的友谊一直非常随意自然。这次毛主席来上海后,陈毅市长亲自为他设宴,特地请来了一位擅长湘菜的大厨。晚餐过后陈毅安排大家去小礼堂看戏。为了让毛主席坐得舒服,特意为他准备了靠近荧幕的大沙发。但毛主席却偏偏没有坐在沙发上,而是走向周谷城,选择和他并排坐在普通椅子上。
周谷城怕影响毛主席观看,提议道:“主席,我们坐到沙发上吧。”毛主席笑着摆摆手,“就坐这里吧,我们甘居中游。”毛主席每次吃饭时,总会邀请周谷城一同前往。两人在餐桌上谈笑风生,分享彼此的见解,毛主席总是毫不拘束,完全把周谷城当作朋友。
毛主席
1957年,周谷城应邀前往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得知消息后毛主席立即安排人把他请到中南海,并问他是否在北京的教育和学术界有几位可以深谈的朋友。周谷城心中一时没有多想,随口列举了六七个名字。毛主席听后,立刻指示工作人员将这些人全部邀请到中南海来。
中午时分毛主席与到场的学者们围坐在一起,畅谈一番后,才转身对周谷城和在场的众人解释道:“今天我请老朋友周谷城先生吃饭,大家作陪。”周谷城顿时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
原来在学术界,周谷城发表了一篇关于逻辑学的文章,作为“少数派”的他,遭遇了不少批评和“围攻”。然而毛主席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对周谷城的支持与关怀。
1961年,上海各界“五一”劳动节联欢会,毛主席会见陈望道、周谷城(左一)等人
毛主席通过这顿饭会,给了周谷城巨大的鼓励,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和责任。从那以后,周谷城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了20多篇学术文章,其中一些还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毛主席看到后颇为欣赏,不仅通过长途电话再次邀请周谷城到北京,还对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刻的鼓励与支持。
1958年初,中央在杭州召开会议,毛主席在会议结束后,特意派专机前往上海接周谷城、谈家桢等几位教育界人士。当他们到达杭州时,已经是深夜10点多了,毛主席早已站在门口等候,亲自迎接他们进入。毛主席不仅没有因为疲劳而显露出一丝倦意,反而亲切地邀请大家一起喝茶,开始了长时间的畅谈。
周谷城
见到周谷城等人稍显拘谨,毛主席似乎想通过一番轻松的对话来缓解气氛,便突然问道:“你们知道关公姓什么吗?”周谷城一时间有些犹豫,最后勉强回答道:“是姓关吗?”毛主席笑了笑,摇头道:“错了。”
接着他便给大家讲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关公的名字其实是有来历的。相传关公在家乡杀了人,逃到潼关时遇到守将。守将问他姓名,关公看到‘潼关’二字,突然灵机一动,说自己姓‘关’。从此,关公就真正姓了‘关’。”
毛主席总是擅长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周围的人放松,哪怕是面对如此重要的教育和学术讨论时,他依然能够通过这种细微的举动去平衡气氛,化解尴尬。谈话一直进行到凌晨三点。即使如此,毛主席依然坚持要将客人送到门口,亲自看他们上车后,才慢慢回到房间休息。第二天毛主席再次打电话给周谷城等人,邀请他们一起共进午餐,并讨论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
周谷城
1965年,毛主席再次来到上海,并住进了西区的太原别墅9号楼。得知毛主席的行程,周谷城应邀前往。走进屋内,毛主席立刻从沙发上站起,笑着迎接:“又见面了。”两人简单寒暄后,便开始了长谈。
这次会面没有固定主题,话题从历史到哲学,内容丰富而随意。毛主席和周谷城两位学识渊博的人在交谈中尽情碰撞思想的火花,既愉快又充满智慧。毛主席提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只写了一半,没继续写下去。”
周谷城回应道:“他同样的《白话文学史》也没完结。”两人会心一笑,接着毛主席又提出:“中国的佛学史从未有人写,也是一个问题。”聊着聊着,话题转到了诗歌,特别是李商隐的作品。周谷城兴致盎然,用湖南口音背诵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他重复了两句,但有些忘记了后面的内容。
周谷城和邓小平握手
毛主席听出他的“失误”,便接过话茬,朗声念出:“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两人都笑了,气氛轻松自在。可以看出周谷城与毛主席的关系非常亲密,他毫无顾虑,毛主席的宽容与豁达也让周谷城在谈话中更放松。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三年后,1968年毛主席突然询问:“周谷城现在在哪里?”当时,周谷城的生活并不如意。但由于毛主席的关照,他的境况逐渐得到改善。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的离世震动了整个中国,周谷城在得知这一噩耗时,内心的痛楚难以言表。作为毛主席的亲密朋友之一,周谷城与毛主席的关系深厚,毛主席的去世让他悲痛万分。在那一刻周谷城无法抑制内心的哀伤,立即提笔写下了一首七律《哀悼毛主席逝世》,诗中充满了浓烈的哀思与无尽的追忆。
周谷城
1980年代他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兼任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时的他已是九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深受尊敬。在一次会议上台湾籍代表黄顺兴提出异议,认为周谷城年龄过大,是否能胜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周谷城听后笑着回答:“吾不知老之将至矣。”
周谷城的智慧也得到邓小平的高度评价。在一次会议上他提到:“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也不是一朵花。”这番话邓小平听后也特别表示:“民主党派是好的,周谷城始终是好的。”
周谷城晚年
1996年11月10日,周谷城因病去世,享年98岁。他的一生跨越了中国的重大历史变革,无论在学术、政治还是个人风采上,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