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浩瀚历史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1941年在狼牙山的激战中,五名八路军战士奋不顾身地跳崖,以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三人壮烈牺牲,唯独葛振林和宋学义奇迹般生还。年岁渐长,二人回忆起那一刻时,总感叹命运的捉弄与恩赐:正是搭肩跳崖的瞬间,才使他们得以存活。然而在血与火的岁月中,他们之后的命运如何?身经百战的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风雨?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宋学义
在当年狼牙山之事后,只有宋学义和葛振林二人侥幸活了下来。葛振林出生于1917年,祖籍河南保定,家境贫困,家族世代耕种土地,根本不曾享有富足的生活。自幼饱受贫苦的葛振林,常常看着自己家境的困窘,而苦苦挣扎。1937年,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思想,被其中的革命理想深深吸引。心中燃起的革命火焰让他毅然决定投身到抗日的浪潮中,加入了我党,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
与葛振林不同,宋学义的经历更加悲惨。生于1918年,宋学义的家族同样生活贫困,但他并没有像葛振林那样从小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宋学义出身佃农家庭,每年不得不将大部分收成交给地主,家里的日子异常艰难。成年后,家庭发生变故,他沦为乞丐,常年以乞讨为生,漂泊在河南的各个角落。在无数个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宋学义几乎要放弃所有希望。
葛振林
1940年,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给侵略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一系列战役让日军失去了不少战略要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抗日力量的顽强抵抗,日军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疯狂,决定以“扫荡”式的报复行动来应对。华北日军总指挥冈村宁次在指挥下,开始在华北大地展开报复性大“扫荡”,目标直指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
进入1941年,9月下旬,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打击愈加猛烈。为了彻底消除抗日力量的威胁,华北日军调集了约7万兵力,投入到这场秋季大“扫荡”中。日军的飞机、大炮在空中和地面上密集轰炸,为前进的步兵部队提供掩护。随着炮火的响起,日军步伐越来越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葛振林、宋学义和李元忠
在这场敌强我弱的较量中,晋察冀军区的总部成了日军的主要目标。聂荣臻等高级指挥官以及指挥部的上万名抗日战士,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和危险。日军的围攻迅速迫近,局势岌岌可危。为了保护总部杨成武得知消息后,迅速做出反应,紧急派遣一团前往支援。由于这一调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兵力大幅度减少,导致防线变得更加脆弱。
9月23日,日军为了扫荡狼牙山地区,派出了3500人组成的庞大军队。日军从空中和地面同时发动进攻,飞机轰炸不断,重炮轰鸣震耳欲聋,仿佛想要将这片土地彻底摧毁。然而战斗在险峻的山地中展开,革命军与当地百姓充分利用地形,奋勇抵抗。此时七连的战士们肩负起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他们需要掩护部队和群众撤离,保卫人民的安全。
狼牙山五壮士剧照
9月25日战况愈发激烈,连长在看到部队伤亡惨重后,决定让六班的五名战士留下断后,确保大部队能够安全撤离。这五名战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以及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连长特意嘱咐他们:“敌人火力猛烈,任务艰巨,但一定要坚持到中午12点。之后你们可以找到大部队撤离,保全性命。
五名战士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利用地形和战术巧妙地拖延了敌人的进攻,成功保障了撤离的安全,而他们自己却没有一人受伤,任务完成得异常出色。面对日军越来越逼近的炮火,葛振林和其他战友开始讨论撤退的路线和时机。
当他们得知敌人尚未放松警惕时,葛振林主动开口:“班长,决策权在你,我们全力支持你。”其余战士也立即表示了全力支持。这时马宝玉坚定地决心,带领大家朝着棋盘陀的方向引导敌军深入。
葛振林和战士们
他们诱敌上山,逐步将日军引入险峻的狼牙山。当日军追到山顶时,他们认为即将抓住中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却没有料到,五名勇士已经选择了极其壮烈的方式,背向悬崖,纵身跳下。
他们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带着必死的决心,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山崖与祖国。此时日军的士兵们一时愣住了,目睹这一壮烈的场面,心中既震惊又肃然起敬。
就在日军撤退后,李老道从藏身之处探出头,望向五名战士跳崖的地方。由于视角的关系,他意外发现两名战士并没有完全跌入悬崖底部,而是被崖间的树枝挂住了。幸运的是他们还活着!
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
这两名幸存的战士分别是葛振林和宋学义。尽管他们被树木拦住,没有直线摔落到底部,但两人都受了重伤,昏迷了很长时间,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才渐渐恢复意识。
葛振林先醒来,他拼尽全力从崖边爬了上去。看到宋学义仍在昏迷,他不顾疼痛,扶起了他。两人互相搀扶着,拖着重伤的身体,慢慢朝着山上的一座古庙移动。此时日军已撤退,他们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后来两人遇到了余药夫,一位地方干部,他同样在日军“扫荡”时躲进了山崖的缝隙里。余药夫在天色完全黑下来后才悄悄爬出藏身之地。月光朦胧中,他看到前方有两个人影缓慢移动。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两名八路军战士,便赶紧上前扶住了他们。
刘福山
余药夫没有急于求救,而是带着葛振林和宋学义在夜色中找到了山腰的古庙。他们被安置在庙内,虽然条件艰苦,但至少有了一些遮蔽。庙里曾经是部队储存公粮的地方,但早已被日军焚烧殆尽。
余药夫只能用一些剩余的灰烬点燃火堆,用微弱的光照亮四周。幸好,他还找到了一些没有被毁坏的小米焖饭,经过一番努力,勉强做了一些简单的饭菜。第二天清晨,他在庙旁找到了一些新鲜的韭菜,便炒了一些饭,为两位伤员提供了基本的食物。
由于自己得了疥疮,余药夫担心传染给两位伤员,主动担起了放哨的责任。整晚未眠,他紧张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葛振林尽管饱受剧痛,却强忍着没有睡去。他知道,宋学义在睡梦中不时说话,呻吟不断,他便安慰他,鼓励他尽快恢复。
狼牙山五壮士
这一天终于过去了,几经艰难,葛振林和宋学义的伤势逐渐得到了缓解。余药夫带着他们离开古庙,冒险穿越了崎岖的山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终于将他们安全带到大部队。
葛振林晚年常回忆起这件事情,每次提起眼神依旧炯炯有神。他的故事充满了荣光与牺牲,尤其是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经历,让他无比自豪。尽管和宋学义同为五壮士幸存者,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宋学义因为伤势过重,选择回到河南老家务农,而他的壮丽经历在六七十年代并未得到足够的认同,直到1971年因病去世。相比之下葛振林的命运则更加传奇。身体恢复后,他重拾武器,再度走上了战场。
宋学义
1942年葛振林被派往抗大二分校学习,虽然他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却像海绵吸水般渴望知识。两年后,葛振林从抗大毕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毕业后,他被调入张家口警备司令部,在百团大战和平津战役中屡立战功,凭借在狼牙山的经验,他多次获得嘉奖。
1951年葛振林因战功赫赫,被调至湖南军区独立十六团,提拔为副营长。朝鲜战争爆发时,他希望能如志愿军战士一样奔赴前线,但组织交给他的新任务是参与荆江水利工程建设。葛振林接受了任务,毫无怨言,认为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同样意义重大。
在水利工程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全营500多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完成任务。葛振林的领导力和坚定信念让战士们深受鼓舞,这也成为他人生中又一次辉煌的战斗。
葛振林
葛振林的原则从来没有妥协过:幸福必须靠自己争取,绝不通过关系走捷径,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例外。这样的坚持让他成了革命英雄,却也在家庭中种下了裂痕,特别是与三儿子葛拥宪的关系。
葛振林的大儿子葛长生年仅16岁便接手了基建工程兵的工作,常年在深山老林中修建国防工事。眼看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因事故牺牲,葛长生心生恐惧,写信请求父亲调换岗位。但葛振林没有回应,坚持自己的信条:必须自己拼搏。最终葛长生凭自己努力,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接受了国家领导的接见,调到广州军区工作。
狼牙山
与大儿子不同三儿子葛拥宪心有怨恨。1970年代葛拥宪在下乡当知青,回来后看到同学通过关系分配到好单位,他也想让父亲帮忙,葛振林严词拒绝告诉他:“谁都不该依赖关系,所有岗位都是为国家服务。”这番话让葛拥宪心生不满,工作态度逐渐消极,最终辞职成了无业游民。
1993年葛拥宪因吸毒被抓,父亲得知后既气愤又心痛。面对儿子的悔过,葛振林并未心软,而是严肃告诫他:“毒品会毁了你的一生。”然而葛拥宪并未吸取教训,依然沉溺于毒品中。甚至为了筹钱继续吸毒,他偷偷将父亲珍藏的勋章卖掉。
1998年葛振林准备去北京参加建军节活动,回到家中时却发现那枚陪伴自己多年的勋章失踪了。经过一番询问,葛振林终于得知,儿子竟然将它卖掉换钱吸毒。面对这一切,他心如刀割,却依然决定坚决采取行动。
葛振林(右)和余药夫(左)
葛振林不再容忍儿子的堕落,毅然将葛拥宪交给了公安,认为只有依法处理,才能给儿子真正的警醒。尽管心中充满痛苦,他明白这一步是为了儿子,也是为了社会。最终葛拥宪被送进了监狱,而葛振林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未能管好亲生儿子。
葛振林在1981年退休后,国家给予了他高规格的待遇。1988年,葛振林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是对他为国家和人民辛勤奉献的高度评价。尽管退休后的葛振林生活低调,他依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并在1988年获得了“优秀校外辅导员”的荣誉称号。
三年后全国下一代协会评选他为“先进个人”,再次肯定了他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辛勤努力。这个老一辈革命家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奉献与牺牲,既令人钦佩,又让人深感敬仰。正如他自己所说:“革命是为民族解放,教育是为民族未来。
葛振林参加湖南省少先队代表会议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经历了百年风雨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无论岁月如何流转,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在历史的记忆里,葛振林老爷子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教育事业的殿堂级人物,他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必将在新一代人中继续传承,激励着每一个奋发向上的心灵。
参考资料:2005.3.29海南新闻网《英雄葛振林的寻常家事:儿子为吸毒偷红旗勋章》
《你知道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人是容城人吗?》,澎湃新闻;
《千古英烈昭铭记 青山处处埋忠骨》,河北广播电视台官网;
《狼牙山五壮士:英风长存天地间》,长城网;
《老兵葛振林寻常家事 将三儿子劳教强制戒毒》,《新京报》2005年3月29日刊;
《壮士忠魂写传奇--老英雄葛振林鲜为人知的故事》,《河北日报》2005年3月24日刊;
《狼牙山壮士宋学义:感染后代参军卫国》,《中国青年报》2015年8月29日刊;
《狼牙山壮士宋学义后人二三事》,河南英烈网;
《葛振林:淡泊名利,不给组织添麻烦》,盐城市纪检委官网;
《已故"双百"人物亲属采访录:让他们精神代代相传》,新华网;
我想问问河南保定是哪?
作者,不能说是侥幸,应该说是有幸活了下来,用词不当
1917年出生到2005年,叫做经济了百年风雨[doge][doge][doge]
1917年出生到2005年,叫做经历了百年风雨[doge][doge][doge]
我想问问河南保定是哪?
真英雄也[点赞]
民族英雄
你可以写狼牙山五壮士幸存的英雄,但是最起码的籍贯问题怎么错?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其他方面,看看评论区大家的反映,别让英雄事迹当做你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