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民党退役上将,晚年常回大陆访问,如今106岁仍健在

史在没有弦 2025-01-05 03:04:50

古人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台湾有一位老兵,虽已年届百岁,却始终心系祖国的命运与未来。许历农曾任国民党陆军上将,虽然早已离开战场,却始终未曾远离家国的情怀。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他都在为两岸和平与统一奔走。作为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许历农深知和平的珍贵,坚信“一个中国”才是两岸的未来。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老将军。

许历农

1918年,许历农出生在安徽池州的一个普通农家,20世纪初,北洋军阀割据一方,列强环伺,中国的大地风雨飘摇。作为一名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许历农早早就感受到了国家命运的沉重与个人选择的困难,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才让许历农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一年19岁的他考入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第十六期的学员,许历农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磨练了意志,学习了先进的军事理论。而在这段岁月中,许历农的家国情怀得到了升华,保家卫国的信念在他心中愈加坚定。在黄埔许历农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大家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为国家出一份力。

李登辉

毕业后许历农被分配到青年军208师,参加了抗日战争的前线。在无数次的战斗中,许历农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智慧,从普通士兵逐渐升任为连长。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面对日军的侵略,许历农毫不畏惧,始终站在战斗的最前沿。

1941年,许历农作为国民党军的一员,参与了对新四军的打击——“皖南事变”,这一事件给新四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致使许多战士死伤或被迫撤离。然而,许历农并未停下脚步,战后的他继续担任重要职务。1944年,他调往青年远征军,担任特务连长,继续与国共两军的冲突中发挥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历农依旧在前线奋战,驻守华北,期间他与解放军交手多次,双方互有胜负,战况异常惨烈。

然而,局势的变化是迅速且剧烈的。1948年末,随着东北解放军入关,华北战场的局势急剧逆转。国民党军的优势逐渐丧失,眼看着解放军节节胜利,许历农的部队已经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张家口和天津的相继沦陷,使得国民党军全面崩盘,溃败的军队四散逃窜。许历农那时身处一支逃亡队伍中,他混迹在败兵之中,带着绝望和无奈,最终逃往塘沽港。艰难逃生的许历农登上了一艘美国军舰,开始了漫长的南下旅程,最终抵达浙江宁波,开始重新整编和训练。

渡江战役爆发后,许历农所带的部队再次乘船南行,直抵台湾。至此,他与祖国大陆彻底告别,成为了流落海外的“游子”,一位与故土隔绝的流亡者。这一幕,标志着许历农与家乡、与曾经的军队彻底分道扬镳,踏上了与历史和家国不同的道路。

在台湾,许历农并未因历史的转折而停滞不前。1950年,凭借他在军中的表现和军人素质,许历农被保送至台北某军校进修,成为新一代军事干部的培养对象。毕业后,他被派往马祖守备区担任高参,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许历农

1958年,许历农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团长,肩负的责任愈加重大。作为一名年轻且有潜力的军官,他在这时迎来了事业的关键转折点。在此期间许历农快速成长,迅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并在多个战役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

随着军旅生涯的不断发展,许历农的职务逐渐提升。驻马祖守备区指挥部参谋长、第二十七师副师长等职位的任职,使他逐步成为军中的中坚力量。随着军事生涯的不断发展,他在指挥艺术、战略布局等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军界的高度认可。

1970年,他晋升为第二军副军长,开始为台岛的防务工作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在这个关键岗位上,许历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战略眼光,参与了多项防务规划和战术调整,为台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许历农

然而许历农的军事生涯远未止步于此。他逐步晋升,担任了第二十军军长、政治作战学校校长和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等重要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肩负着防务职责,他对军事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台军现代化训练的改革,并注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战斗力和战略眼光的军事干部。在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校长期间,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军事教学理念,力求提高军官们的指挥素质和实战能力。

1980年许历农被任命为第六军团司令,掌管更大范围的军力部署和防御工作。仅仅一年后,他又被升任为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肩负起了更为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在金门岛的防务工作中,许历农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智慧与坚韧的毅力,带领部队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防御准备。这个时期他对台海两岸的战略格局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一些关键军事行动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图左为纪欣,右为许历农

同年10月10日,在盛大举行的“汉武演习”中,许历农作为指挥官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蒋经国的高度赞赏。这场演习不仅是对许历农指挥能力的肯定,也展现了他对台军整体战略布局的深刻理解。蒋经国在演习后的评价,不仅突出了许历农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表现,还对他坚定的军人作风和对祖国安全的执着精神给予了高度认可。

蒋经国执政期间,台湾政局的转型悄然发生。解严、开放新闻、允许民众前往大陆探亲、两岸经济与文化逐渐互通,这一切都表明两岸关系的冰山已开始融化。许历农作为蒋经国的重要幕僚,始终深信两岸统一指日可待,他看到了时代的希望,也坚信未来的台湾将回归祖国怀抱。

许历农

1983年,65岁的许历农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站在了军界的巅峰,然而李登辉在1990年5月上任后,很快撕下了他伪装的“谦恭面具”,暴露出他对“台独”支持的真实态度。从初期的悄然支持,到公开提倡“两国论”,李登辉的行为无疑为台湾带来了深重的危机。

他为民进党的“台独”势力提供了庇护,还试图通过“阶段性两国论”掩人耳目,模糊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这个过程中,台湾的未来再度陷入了不可预测的迷雾之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历农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他的公开演讲震动了整个台湾社会。

1993年他做出了震惊全岛的决定——公开宣布退党。许历农直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走上历史的错误道路。”退党后的许历农并没有选择安逸的晚年,而是将余生投入到两岸和平的推动中。

许历农

他积极参与两岸的文化交流,举办老兵座谈,传递一个重要信号:无论政治如何变迁,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息息相关。他常说:“黄埔精神从未改变,我们都是中国人,团结才是未来。”

面对“绿媒”不断散布偏见和谎言,许历农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揭露事实真相。他坚信,只有通过增进两岸民众的互信与了解,才能打破敌对的误解。尽管年过百岁,他依旧奔走在两岸交流的前沿,推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在一次接受台媒《观察》杂志采访时,许历农激动地说:“我已不再年轻,但我会一直为两岸的和平而努力。我的余生将献给两岸关系的重建。”他的声音依旧坚定,眼中闪烁着黄埔老兵的不屈信念。许历农的一生正是两岸关系复杂变迁的缩影,他的坚持与行动,给了无数人希望与力量。

许历农

2003年,许历农带领新同盟会一行人访问大陆。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毫不保留地谈到自己对祖国统一的看法。他坦言尽管他对1949年到1979年期间大陆的政治路线和一些举措并不完全认同,但他目睹了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政策后,大陆在改革开放中的快速崛起。中国大陆的独立自主与强大经济实力,已经为两岸的和平统一铺平了道路,这也正是他多年为之努力的目标和基础。

李登辉下台后,许历农也重新获得了国民党的接纳,再次回到了政界。他在2007年后,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两岸的统一工作,他还带领曾经的退役老兵们多次往返大陆与台湾,推动两岸间的交流与理解。许历农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互动与沟通,才能缩小两岸之间的心结,增进彼此的信任。

合照

为了让更多退役老兵参与两岸的和平对话,许历农成立了“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为曾经的战友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一论坛让许多有相同经历的退役军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还让他们在交流中逐步放下过去的敌意,重新审视两岸的未来。在这个平台上,许历农始终坚持倡导和平统一的理念,推动两岸民众共同为国家的未来努力。

许历农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的交流与和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并没有选择淡出历史的舞台,而是积极参与了许多老兵的交流活动。他定期前往大陆,主持一些与老兵们的聚会,在这些场合中,他常常回忆起抗战时期的艰辛岁月,与曾经的战友们一起追溯那段峥嵘岁月。尽管这些人曾在解放战争中兵戎相见,但岁月洗礼后,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仇恨,取而代之的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祖国统一的支持。许历农经常说:“无论我们曾经站在哪一方,今天我们都是中国人。”

许历农

如今已经107岁高龄的许历农,依旧是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的重要支持者和践行者。他的双鬓斑白,步履蹒跚,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却始终未曾改变。即使年事已高,许历农依旧活跃在为两岸统一的舞台上,时常在各种场合发表言论,呼吁两岸民众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这个参与过皖南事变的国军老将领发公开信:我不再反共!.环球网

百岁老人许历农:最大心愿是看到国家统一. 人民日报

海峡两岸是我家——兼怀父亲许历农. 湖北文史资料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