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的一个小礼堂召开。那时的杨家岭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位于黄土高原上,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党中央的到来使得这里成为了革命的指挥中心,然而无论如何改变,这片土地的贫瘠始终未曾改变。
这次大会对于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来自全国各地的755名代表齐聚一堂,讨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回顾过去的艰辛,展望未来的宏图。
中共七大
在谈到党的发展大计时,毛主席目光环视四周,发现礼堂拥挤不堪,空气沉闷,容纳的代表人数远远无法匹配即将到来的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这一刻毛主席的心中暗暗发誓:他要为党和人民建造一座宏伟的大会堂,能够容纳上万人的空间,象征着新中国的崛起与力量。
然而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战后恢复的艰难阶段,革命事业还没有完全成功,毛主席只能将这份宏大的愿望埋藏在心底,在一次饭局上他还是忍不住和周总理谈起了这个想法。周总理听后默默点头,表示理解并支持。
万人大礼堂
转眼到了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毛主席的心中那个关于大会堂的梦想愈发强烈。1958年,随着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北京的改造计划逐渐成形,毛主席终于看到了实现这一梦想的可能性。虽然新中国当时百废待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还在前方排队,但在这时毛主席再次提出了这个设想,认为要为新中国建设一个象征性的重要场所。于是1958年,人民大会堂的建造提上了日程。
当时北京市委书记万里同志接到建设人民大会堂的重任后,深感责任重大。他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讨论设计与建设事宜。由于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大型项目,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毛主席
为此北京市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设计领导小组,负责征集和筛选设计方案。周恩来总理虽然日程紧张,但仍亲自参与了方案的评选,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经过多轮讨论,最终由北京规划局提交的方案脱颖而出。然而设计中天花板部分的问题引起了周总理的关注。
他指出天花板设计应避免生硬的直线感,像大海与天空一样,自然融为一体。这样的设计能让空间更具舒适感和包容感,也避免了空旷生硬的视觉效果。此外周总理还对灯具布局提出了要求,强调要确保光线既能照亮空间,又能创造庄重、温馨的氛围。
施工现场
经过进一步修改,最终的设计方案确定下来,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程也正式开始。这一过程中,周总理的远见和细致入微的建议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句话说:“北京人都是住在皇城根下的老百姓。”而人民大会堂选址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正是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几代人辛勤耕耘的家园,历经拆迁、重建,才有了今天这座壮丽的建筑。
为了建设人民大会堂,67个机关、680户民宅,近4000间房屋需要搬迁。而这些需要搬迁的任务仅用一个月便顺利结束。这一切离不开北京人民的支持和奉献。市民们主动搬迁,将自己的家园让给了国家,许多人甚至在短短几天内找到新住处,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
人民大会堂
随着拆迁的快速推进,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也进入了紧张的阶段。尽管外部框架设计已初具雏形,但内部规划却没有确定。这座重要的国家建筑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时间紧迫,建设必须迅速展开。10月28日清晨,北京市一建的4000多名工人集结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鞭炮声响起,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工。
这一项目成为了全国的关注焦点,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派遣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前来支援。解决了材料短缺的问题,解放军、机关干部、学生等各界人士也自发加入了这一伟大建设。
毛主席
而面对社会上对这座庞大建筑的质疑,周恩来总理站出来澄清:“我们不是为了炫耀威严,而是为了让人民的声音能够更好地被听见。”他的这番话化解了外界的不满,也为建设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建设者们依靠着现场不断完善设计,一天一个目标,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全国上下的支持和参与,使得这一宏伟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前完成。
毛主席
30万劳动者,23个省市的齐心协力,为这座伟大的建筑注入了无限的力量。人民大会堂的诞生,不仅是建筑的胜利,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象征,见证了新中国崛起的辉煌时刻。
1958年11月,在进行地基作业时,工人们在人民大会堂西南角发现了大量鹅卵石。要知道在建筑施工中若发现鹅卵石,极有可能意味着地下河流的存在,这将对地基的稳固构成极大威胁。幸运的是经过进一步挖掘,发现这只是一条已被填埋的河道,而并非地下河流,这使得大家稍稍松了口气。
人民大会堂
但接下来的清理工作却成为了难题。河道中的淤泥和流沙堆积,需要人工一铲一铲清理,而那时建筑机械设备尚不先进,全部依靠人工劳动。正是因为有了无数普通市民的热心参与,清理工作才得以迅速推进。每天清晨三四点钟,天安门广场上便聚集了成群结队的市民,他们自愿加入到清理工作中,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的义务工人,成为了人民大会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人工的问题外,材料的匮乏也给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开工初期,人民大会堂的建筑材料几乎没有足够的储备,工地上的钢筋、混凝土都处于紧缺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恩来总理迅速向全国各省、市发出了支援请求。全国18个省、市纷纷调集材料和机械,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京。这种全国范围的大动员,极大地缓解了工地上资源短缺的问题,施工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
万里
随着各地支援物资的到达,人民大会堂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1958年12月,位于宴会厅的基础混凝土已经完成,施工进入了新阶段。而在1959年3月的国庆工程会议上,明确了竣工时间,标志着工程进入倒计时阶段。
到了1959年5月上旬,工程进度已经完成了35.5%,主体部分的建设几乎完成,接下来的工作便进入了装修阶段。人民大会堂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与外交场所,对内部装修的要求极高。装修阶段受到季节性限制,尤其是在雨季时,很多装修工作无法进行,这使得原本就紧迫的工期更加吃紧。
为了确保如期完成装修任务,施工人员制定了精密的工作计划。采取轮班制,使得工人们即使在不同时间段也能持续工作;同时,多个工种协同作业,交叉施工,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工期。而为了解决不同队伍在同一空间内作业时的冲突问题,工人们创新性地使用了“支架悬空脚手架”技术。这种独特的施工方式,让不同工种之间的协作更加顺畅,也确保了工程的高效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多次亲自到场视察,关注的不仅是进度,更是安全问题。作为一座公共性极强的大型建筑,人民大会堂的安全至关重要。周总理强调,虽然外观和装饰可以有所调整,但绝对不能在安全问题上妥协。工人们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夜以继日地奋战,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达到最佳标准。
毛主席
1959年8月下旬,人民大会堂的装修工作已接近尾声,指挥部开始对建筑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测试。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指挥部特意安排了解放军战士在二楼最前端的挑台上进行站立测试,以检验整个建筑的稳固性。在多个细致入微的检查后,建筑各项功能和安全标准都得到了确认。虽然有少数细节上的小问题,但在随后的修复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到了9月9日,毛主席亲自前往人民大会堂工地视察建筑进度。这一天毛主席在建设指挥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步入了北门,开始巡视这座代表新中国雄伟气度的建筑。当毛主席走上二楼,站在最前端时,他略微皱眉凝视着广阔的大厅,突然问道:“二楼要是坐满了,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万里同志带着自信的微笑,立刻回答道:“请主席放心,二楼的承重能力已经经过多次严格的测试,完全没有问题,工艺和设计都符合要求。”毛主席听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人民大会堂
接着毛主席走向主席台,环顾四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随着灯光亮起,毛主席站在主席台上,目光被头顶的穹顶灯光吸引。礼堂的设计充满震撼感,穹顶呈现出天空的广阔,中央的五角星灯闪耀着红光,象征着党的领导。五角星周围,70道光芒射线和40朵葵花瓣般的灯光,与500盏点点星光交织成一幅壮丽的景象。
毛主席不禁感叹:“这是谁的想法?”工作人员回答:“主席,这些都是周总理的构思。”毛主席笑了,心中感慨万千。穹顶的设计灵感来自王勃的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就在这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对万里同志问道:“万里同志,现场总指挥是哪位?”万里同志指向身边的张鸿舜,回答道:“张鸿舜是北京市建工局副局长,同时也是人民大会堂建设项目的总指挥。
人民大会堂
毛主席转向张鸿舜,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正色问道:“张鸿舜,搞建筑,你是内行还是外行啊?”张鸿舜被问得愣了一下,心中一阵紧张,但还是如实回答:“主席,我不是科班出身,算不上是内行,只能算是个外行。”毛主席听后突然放声大笑,拍了拍张鸿舜的肩膀,带着几分调侃和鼓励说:“多亏你是外行,才敢接手这么难做的工程。无知者无畏啊!那些真正的内行,他们知道得越多,越会胆怯。
毛主席的话让现场的人都松了口气,所有紧张的气氛瞬间化解,大家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张鸿舜也被主席的幽默言辞感染,心中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此时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所有人都为这一刻而感到自豪。而毛主席那句“无知者无畏”的幽默话语,也成为了这个建设项目中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继续奋斗,勇敢地迎接挑战。
周总理、毛主席参与设计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连毛主席也对周总理的构思赞不绝口。几十年的革命岁月,深厚的友情和共识让两位伟大的领导人能够心有灵犀,迅速达成一致。人民大会堂的建成,仿佛是毛主席内心深处那个宏伟蓝图的具象化。
参观完这座气势恢宏的大厦后,毛主席询问道:“这个建筑现在有名字吗?”万里同志回答:“周总理说,是请您来命名。” 周总理深知建造一座万人大会堂一直是主席的夙愿,而在这个时刻,毛主席的名字注定将与这个伟大的建筑紧密相连。
毛主席
毛主席轻轻点头,笑着说:“名字都没有?你们怎么称呼它?”工作人员答道:“一般称为‘人民宫’或者‘大会堂’。” 毛主席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那就叫它人民大会堂吧。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建筑属于人民。
毛主席为人民大会堂命名的瞬间,凝聚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在他心中,人民一直是第一位的,正如他为人民军队命名为“人民解放军”一样,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与信任。
施工现场
人民大会堂自1959年完工以来,它见证了国家的辉煌发展,大会堂顶端悬挂着象征国家的国徽,早期用木雕制作,直到2001年才更换成金箔版,这一变化象征着新中国的日益强盛。
步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厅的20根汉白玉明柱,雕刻精美,气派非凡。大厅的设计特别注重空间感与庄严感,尤其是万人大礼堂,周总理希望它能体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穹顶圆弧设计让人进入后产生一种无尽广阔的感觉。大厅顶部的500颗星灯交相辉映,中央的五角星图案和光芒射线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
万里
人民大会堂内的每一间大厅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象征。交谊大厅内,关山月与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山水画尽显中国山川的壮丽,而交谊大厅的地毯重达2吨,是大会堂中的最大地毯,工艺精湛。宴会厅则常年用于举行国宴与重要文艺演出,其格调高雅,象征着中国的国际地位。
金色大厅则是国家领导人回答记者提问的场所,每逢两会等重大时刻,领导们会在这里与中外记者面对面交流。大厅内金色的大灯和精美的艺术作品《中华颂》让整个空间充满了贵气与庄严。
人民大会堂
此外大会堂内还特别设计了各省特色的厅堂。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台湾厅,它的设计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自1963年周总理亲自提议后,这座厅堂吸引了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家的参与,直到2003年才最终完成。
自1979年起,人民大会堂向世界开放,成为了全球瞩目的地标。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的建筑,依然承载着无数关乎民生与未来的决策。
人民大会堂
它是新中国的历史缩影,凝结了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的奋斗与梦想。站在这里,回望过去的历史,我们不禁感慨,这座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它本身也早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与担当。
参考文献:
17万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这样建成:七轮方案,10个月竣工,澎湃新闻,2021年3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人民大会堂建成,央广网,2021-09-24
《共和国符号》人民大会堂,共产党员网,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