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传珠上将
1910年赖传珠出生于江西一个富裕农家。因为家境宽裕,让他从小享受良好的教育。随着清朝灭亡,赖传珠进入了新兴学校,接触到更先进的思想。他阅读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这为他后来的革命道路埋下了伏笔。
1924年,赖传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赣南中学,迈出了走向更广阔世界的第一步。在这里他继续深入学习现代知识,渐渐地赖传珠的内心被这股革命思想所震撼,他开始逐步参与到学校内外的政治活动中。在学生组织的带动下,他参与了多次示威游行,宣扬革命理念,并在假期回到家乡,向乡亲们传播新的思想,号召他们推翻压迫自己的地主阶级,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随着思想的逐步成熟,赖传珠更是带领乡亲们组建起了自卫队,进行武装斗争,并成立了农民协会。他还动员父亲捐出家中积蓄,购置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支持农民自卫队的行动。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使得赖传珠的革命事业越走越远,奠定了他日后投身革命的坚实基础。
和战友们在一起
1925年,五四运动的浪潮迅速蔓延至赣州,赖传珠再度投入了这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和其他进步学生一起,他积极组织集会,募集资金支援上海的学潮,参与游行示威,表达对革命学生的声援。这场爱国运动虽逐渐平息,但对赖传珠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让他更加坚定了参与社会变革的决心。
随后的几年中赣州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赖传珠再次走上了革命的前线。他参与了赣州总工会组织的“工农运动训练班”,并成为第一批培训出来的革命骨干。在他的带领下,周围多个乡村成立了农民协会,赖传珠凭借组织能力和号召力,迅速成为了16岁就加入共青团的革命青年代表,展现出了不凡的领导才能。
1927年4月12日的“清共”政变,让赖传珠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也坚定了他投身共产革命的信念。他回到家乡,积极筹建起武装队伍,准备与反动派展开武装斗争。然而,尽管队伍有了人员,缺乏武器成了一个巨大难题。
赖传珠合照
赖传珠的父亲,赖家芳,虽然身为地主阶层的成员,但他出身贫苦,对百姓的疾苦深有感触,尤其对地方贪官污吏的压迫尤为痛恨。知道儿子投身革命,赖家芳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全力支持。
了解到儿子面临武器短缺的困境后,赖家芳迅速调动了家庭的积蓄,并动员亲戚们捐出一部分资金,最终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用这笔钱,他购买了五十多支步枪和大量炸药,还买入了大刀和长矛,为队伍的武装提供了保障。赖传珠感激不已,深知父亲和家人对自己事业的全力支持,他将这份支持转化为更加坚定的信念,带领队伍进入更为艰难的斗争。
1929年1月,红四军突围至赣南闽西,赖传珠担任二纵队四支队十二大队党代表,积极参与了红军在井冈山巩固根据地的战斗。他参与了古田会议,还在四打永新、粉碎国民党多次“围剿”中作出重要贡献,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稳固立下赫赫战功。
赖传珠和夫人孙湘的旧照
赖传珠的革命生涯充满了鲜血与荣耀。无数次的生死瞬间,他屡次负伤,却从未退缩。聂荣臻元帅曾称他为“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这份荣誉源于他无畏的战斗精神与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
1935年4月,红五团行至滇西黄泥河,面对敌军薛岳纵队的猛攻,红五团兵力不足。团长生病滞后,赖传珠决定亲自指挥,带领全团坚守阵地。为了保护中央纵队,他命令全团停止行进,抢占山头。
然而敌军飞机空袭,地面兵力强大,局势危急。赖传珠临危不惧,指挥四挺重机枪对敌压制。当敌军发动强攻时,赖传珠亲自带领战士们上刺刀,准备拼死一搏。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中弹,胸口鲜血直流,但他依然坚持指挥,全团顽强抵挡敌人七八次冲锋,直到任务完成。
毛主席
受伤后赖传珠昏迷了四天四夜。由于缺医少药,医生只能用布条和凡士林临时包扎伤口。尽管伤势严重,赖传珠依旧没有放弃,直至伤稍有好转,便坚持带领部队爬雪山、过草地,靠自己杀马充饥,带领部队成功穿越困境,最终抵达陕北。
1939年,赖传珠被任命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他与张云逸、徐海东等人共同指挥新四军第四支队和第五支队,在皖东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面对敌人持续的压迫与围剿,赖传珠凭借丰富的战术经验和卓越的指挥能力,成功地策划了一系列攻防战役。
黄桥战役胜利后赖传珠协助刘少奇、陈毅等领导在苏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他们带领新四军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迅速拓展根据地范围,最终使部队人数突破10万,成为抗战期间华东地区最为强大的力量之一。赖传珠在战时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协助部队精打细算、合理调配资源,确保了部队的持续战斗力。
赖传珠旧照
在新四军整编的10年里,赖传珠始终担任参谋长,他被亲切地称为新四军的“大管家”。新四军的参谋工作复杂而艰难,除了日常的军事调度和作战指挥,赖传珠还负责管理军费的使用。由于国民党对军费的克扣和不发放,新四军的经费来源十分困难,赖传珠在这一方面表现出色。他与部队紧密配合,依靠自力更生和节约开支,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皖南事变后赖传珠依然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陈毅、刘少奇、张云逸等领导一同,他积极参与重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并帮助新四军顺利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他通过精心策划和协调,确保了部队的稳定和发展,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解放战争时期,赖传珠担任过东北战场的纵队政委和兵团政委,并为解放海南岛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第15兵团由邓华司令员领导,赖传珠作为兵团政委与邓华紧密合作,共同带领部队攻占海南岛。
赖传珠旧照
在当时赖传珠的地位和声望在整个军队体系中举足轻重。他的副职包括洪学智(第15兵团副司令员)和韩先楚(第12兵团副司令员),而赖传珠则位居兵团正职,负责制定政策与战略,管理军队事务。
然而长期的战斗与艰苦的工作让赖传珠的健康逐渐恶化。在一次紧张的工作中,他因血压过高而晕倒,身体状况严重。尽管如此赖传珠依旧没有选择休息。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赖传珠主动请缨要求赴朝作战,但毛主席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决定让他留在国内,承担其他重要工作。
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军事体制的完善,总干部部成立,罗荣桓担任部长,赖传珠担任副部长,专门负责军衔评定工作。赖传珠的革命资历和军功无可置疑,他理应获得上将军衔。然而出于对公平和公正的考虑,赖传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主动请求将自己的军衔降为中将,理由是他亲自负责军衔评定工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疑虑和争议,希望自己能以中将的身份接受评定。
朱德
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认为赖传珠的革命历史与贡献已足够使他成为上将。他告诉赖传珠:“你的革命经历与贡献,决定了你的军衔不应低于上将。”赖传珠的请求最终未被接受,他如愿被授予上将军衔。
三年后赖传珠再次被委以重任,任命为北京军区的政治委员,证明了他在党内的威信与深受领导信任的地位。在事业上,赖传珠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军事指挥还是政治工作中,都以严谨、果断的作风获得了周围人的尊重和依赖。他的领导风范也深深影响了家中的子女。
作为父亲赖传珠不仅是家人的依靠,更是榜样。在他严厉的教诲下,大儿子赖小鹏后成了我国一名大校,而次子赖克游也步入仕途,成为局级干部。无论在哪里,赖传珠的孩子们始终铭记父亲的教诲,心中那位肩负责任的军人形象永远鲜明。
毛主席
1963年初国防部批准了“雷锋班”命名。时任总参谋长罗瑞卿来到沈阳参加命名大会,赖传珠借此机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希望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以扩大雷锋的影响力。罗瑞卿答应了这一请求,并表示会尽力争取。
不久后赖传珠得知毛主席可能会为雷锋题词,2月25日,他急匆匆赶往北京。这一等就是六天,直到深夜终于传来了好消息。那晚11点罗瑞卿手持三张纸走出,字里行间,毛主席亲笔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赖传珠激动不已,这一刻的到来,犹如重磅的历史象征,意味着雷锋的精神终于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3月5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公开,雷锋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大江南北。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也纷纷为雷锋题词,雷锋迅速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模范”。
赖传珠
然而赖传珠的身体却因长期劳累和战争遗伤早已不堪重负。1965年年仅55岁的赖传珠身体状况急剧下滑,连上二楼都气喘吁吁,但赖传珠却安慰身边的同志:“没事,我的病一定会好,我还要继续为党和国家工作。”他的语气沉稳,仿佛与病痛无关,依旧满怀信心。这份坚韧的态度,深深感染了周围的人。
尽管身体日益虚弱,赖传珠却从未停下工作。他继续亲自撰写各种材料,并在沈阳军区工作的六年中,留下了超过100万字的手稿。一个同志回忆起有一次造访赖传珠宿舍时的情形:“我走进他的房间,看到他头裹毛巾,正在发烧感冒,却依旧专注于撰写一篇重要的讲话稿。看着他衣衫褴褛、床单上打着补丁,我不敢相信眼前的就是我们敬爱的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这种不顾个人健康、始终坚守岗位的精神,令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深感敬佩。
12月沈阳军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赖传珠依然坚持出席会议。会议前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和其他同志多次劝说他去北京检查身体,但赖传珠坚决不同意。
右二为赖传珠
他说:“我的身体没问题,我能坚持,不能耽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会议开始时,赖传珠带病作了长达六个小时的发言。他那饱含激情、充满力量的讲话,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震撼。然而会议刚结束后,同志们发现赖传珠的面色异常,开始出现黄疸症状,立即建议他去医院检查。
医院检查结果令所有人震惊——赖传珠患有急性肝炎,转氨酶数值高达8000,医生决定让他立刻住院治疗。尽管如此赖传珠仍不肯轻易放下工作,坚决要求继续与党和军队的领导沟通。他的坚韧和顽强,使得所有人都感到深深的敬佩与不舍。
12月15日,赖传珠陷入了昏迷,情况急剧恶化。消息迅速上报给中央和军委,毛主席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出一批医护专家前往沈阳,为赖传珠进行抢救。毛主席亲自审阅报告,看到赖传珠的病情没有好转,心里十分焦急。
赖传珠和妻子孙湘
为了抢救赖传珠,毛主席亲自指示派出四架飞机,送往沈阳的医护专家多达13人,随行带去了各种特效药品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无论是专家还是药品,都尽最大努力投入救治。
然而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赖传珠的病情仍未见起色。仅仅十天后,赖传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正在书房阅读,突然间,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毛主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低声叹息道:“可惜……可惜了,我当年的先锋官,他才55岁啊!”
12月28日,沈阳举行了庄重的公祭大会。来自各方的2500余人齐聚一堂,悼念这位英勇的将军。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含泪回忆:“赖传珠同志是我亲密的战友,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榜样,他的去世让我痛失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伙伴。
周恩来总理等人在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