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入学季,各大中小学相继发布招生简章。今年尤为不同的是,海州区又有7所学校加入了“六年一学位”大军。截止至发文时刻,连云港实行“六年一学位”招生政策的已经达到了14所学校,包括5所中学和9所小学。
汇总如下:
今年新增的学校名单中,既包含大热的连云港实验学校,又有出乎意料的学校,比如凤凰学校(中学部)和连云港实验学校昌意路校区。
从公布的学校来看,整个海州区(不含乡镇)几乎锁定了三分之二的学校,大有蔓延到全城之势。可以肯定地是,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六年一学位”政策。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校,跟风推出这样的政策呢?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缓解优质名校学位紧张,以及部分学校招生不足的情况。
首先,连云港并不是人口流入非常多的城市。而且根据近10年的数据,连云港的出生人口是逐年递减的。但现实情况看似是,海州区学校生源年年爆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学位空间错配。详细解释就是,新生大量向热点学校和新区新建学校集中。一方面是优质学校的人满为患,另一方面是普通学校的招生困难。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怎么解决?
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多建学校,满足业主们日益增长的学位数量需求。因此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市区启动了多所新学校地建设。而节流,自然是控制需求,比如当下正推行的“六年一学位”政策。通过提高入学门槛,筛选适龄儿童,缓解学位紧张。至于可能空出来的剩余学位,是先来后到,还是分流到其他学位不紧张的学校,就是有关部门的权限范围了。
第二,部分热门学区房流转率极高,炒作现象严重。
六年一学位,其实约等于学区房“限售”(也不完全等同于限售,还是可以买卖的)——“限售”年限=六年-在读年级数。限售,是针对市场上流通太快的问题,很多城市存在学区房流通太快,哄抬房价现象。比如连云港某些热门学校,就存在不少家长在孩子报名后又将房产抛售套现,严重时候,一套房子可以有好几个孩子一起上学。
其实有些家长买学区房根本没想过住,只是当成一次短期投资行为:既投资了孩子的未来,还能赚钱。这样频繁交易,一方面抬高学区房房价,一方面也会给对应名校造成负担。
从这个角度看,“六年一学位”政策确实能抑制部分学区房的过热现象。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锁学区”只会助涨房价呢?
因为苍梧二手房的例子太过鲜明了。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只有优质名校尤其是没有源源不断的新房供应背景下,才会出现巨大的供不应求,进而促进房价上涨。比如苍梧学区房,实行政策后,一个萝卜一个坑,供应少了后房价自然攀高。
但对于普通学校来说,没有强大的光环效应,购房者对其追逐度并不高。锁不锁学区,并不会直接促成购房者的交易,意义并不太大。而且对于普通学校的二手房来说,这一政策算是“利空消息”。毕竟一个普通房子,没有了学区属性,也就失去了二手房的定价空间。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一点。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最新的“六年一学位”学校地图,几乎把去年底以来,海州房价上涨的板块都囊括了。至少短期来看,实行教育新政后,这些板块的新房价格是稳住了。
总体来说,由于房产和教育资源捆绑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那么学区房的逻辑和价值仍然存在,但学区的梯度和价格也会逐渐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