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鹤有名——白鹤洲观鸟记

80后拾遗录 2025-02-08 20:02:46

鄱阳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她不仅养育了我们,还培育了我们乐山乐水的性情。但说来惭愧,作为出生在鄱阳湖边上的人,对鄱阳湖实在是比较陌生。甚至我们还一度被认为是山里人,只因为我们这个村庄相对于湖边的村庄来说,在过去确实比较闭塞,属于湖区里的丘陵山区。

因此,除了诗词之外,我没有真正见到过、领略过鄱阳湖的渔舟唱晚;也没有看过蓼子花开,江豚戏水。只记得早年间坐船去南昌,看见过丰水期三江口的烟波浩渺,枯水期将军洲的芦苇浩荡。还有从历史上、传说中和忠臣庙鄱湖水战陈列馆里了解到的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故事。

所幸,这几年我们这边候鸟保护和观鸟旅游做的还不错,可以让我们至少不会错过这份天赐的美景。

今年我和楠是大年初六那天去白鹤洲看候鸟的。那天清早,天已经有些开了,且明显有些笑意。

我们开车出门拐到余瑞路,再转进瑞康路,往插旗洲白鹤洲方向走。一路上我们经过在网上都引以为豪的江西新农村和广阔的鄱阳湖平原,二十分钟便到了白鹤洲停车场。远处,白压压的候鸟在道路两旁的稻田里,不时有白鹤飞起降落。

彼时人和车还不多,但停车场里已经停了许多来自上海、江苏、陕西、内蒙和广东等地车牌的车子。

一位上海的游客搀扶着一位老人,下车后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操着上海话连连说道“不得了,不得了。”

从停车场出来,迎面看到的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上面写着“白鹤洲”三个白色大字,旁边一群白鹤“飞翔”。游客们越来越多,纷纷在“白鹤洲”前面打卡留念。

我并不知道“白鹤洲”是之前就有呢,还是后来取的名字。只知道白鹤洲所在的地方是插旗洲,它是康山垦殖场的一个分场。说起插旗洲,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被陈友谅围困在这个地方。后来刘伯温用计,在这个地方插满了旗帜,用作疑兵,从而解除了危机。所以这个地方从那个时候起就被叫做插旗洲。

沿着观鸟大道往前走,进到观鸟长廊。路上遇到两个广东大姐,因为听她们说着白话。

楠问道:“你们是从广东过来的吗?”

大姐说道:“是啊,我们是从广东来的——广州白云区来的。我们开了两部车过来。”

我们在深圳工作二十年了,熟悉的粤语让我们倍感亲切。大姐一边跟我们说话,一边不停的拍照,望着远处的白鹤嘴里还不停地说:“好大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观鸟长廊,管理处的人员操着余干音的普通话不停地向游客们介绍。

“你们现在来得有点晚,候鸟最多的时候是12月份,现在已经立春了,天气暖和了,大部分都飞走了。”

“多的时候有六七十种候鸟,白鹤、天鹅、大雁、鹭鸶、野鸭......很多很多”。看见游客们有些失落,他马上说,“不过还好,再晚一点的话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最后留下来接待我们的都是礼数最周到的鸟。”我心里想道。

“那个高高的大大的白色的,就是白鹤;头上有红色的,还是著名的丹顶鹤。你看,那个灰色的,正在飞的是大雁;那个矮一点的,也是白色的,那是天鹅;还有野鸭,野鸭要到下午来看最多,这个时候都去湖里了,不在这个稻田里”。管理员接着介绍说。

“这个是稻田吗?”有游客问道。

“这个是稻田,种下的稻子不收割,专门作为候鸟的食物。这一片大概有几千亩吧。”管理员比划着说道。

“了不起,了不起。”

由于多年的保护习惯,候鸟对游客已经有一定的亲近感,它们并不十分害怕生人。它们就在游客跟前,或我行我素,或三五成群,或百鸟相聚;它们或低头觅食,或闲庭信步,或振翅高飞,好一派鹅嘻雁叫的祥和景象。

来这里看鸟的,有像我们一样每年都来走亲访友一般的当地人,有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还有架着长枪大炮的摄影爱好者。春寒料峭,贯穿湖区的毫无遮挡的西北风丝毫挡不住游客们的兴致。楠还在这里跳了一段舞,颇有一些“田间走T台,鹤乡甩水袖”的味道。

我们所遗憾的是,虽然每年都来,但几乎都是接近尾声才来。虽然不是“昔鸟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白鹤洲”,但毕竟没有了“起时遮天日,落地闭草洲”的盛况。更有感触的是,我们来的时候,正是候鸟们飞回自己家乡的时候,而我们马上却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候鸟们来到我们这里是受到保护的贵宾,而我们去到他乡却是受人指使的牛马。真是人鸟殊途啊!

0 阅读:1

80后拾遗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