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共有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下场?

情怀历史 2025-04-08 18:23:32

刘知远(895年—948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刘暠。沙陀族,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刘知远在看清契丹无法稳定中原局势的情况下,于开运四年(947年)二月称帝,稳定并收取中原各个藩镇的军心。六月,刘知远入东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那么,问题来了,刘知远去世后,他的4个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一、刘承训

魏王刘承训(922-948年),字德辉,是高祖刘知远的长子。根据史料的记载,刘承训性格温和,相貌俊美,所以受到了父亲刘知远的宠爱。后汉建立后,刘承训担任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等官职。不过,公元948年,刘承训就英年早逝了,所以无缘后汉皇帝的宝座。

二、刘承祐

刘承祐(931年-950年),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后汉末代皇帝(948年-950年),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母为李皇后。后唐长兴二年三月七日(931年3月28日)刘承祐出生在刘知远邺城的旧宅邸,是刘知远的次子。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刘知远担任太原留守,任刘承祐为节院使,历官至检校右仆射。

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授任刘承祐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后升任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十一日,因为长子刘承训的病逝,导致刘知远的病情迅速加重,立即将刘承祐托付给将相们。宰相苏逢吉说皇子刘承祐还未封王,请刘知远尽快封刘承祐为王。正月二十七日,还未来得及封王,刘知远便去世了。

在此背景下,刘承祐即位。因为刘承祐年幼,之前又没有担任太子的基础,这促使其逐渐被权臣架空了。当然,在五代十国时期,傀儡皇帝几乎都是不得善终的。所以,刘承祐不甘心大权旁落,猜忌诛杀权臣,引发了重臣郭威叛乱。

乾祐三年(950年),郭威率军抵达汴京城下。对此,刘承祐仓皇逃跑,打算躲入村民屋中。他的部下郭允明见形势危急,猛然赶上几步,狠命一刀,将刘承祐刺死。刘承被杀的时候,年仅二十七岁。等到郭威即位后,追谥其为隐皇帝。

三、刘承勋

刘承勋(?-951年),陈王,高祖刘知远的幼子。后汉建立后,刘承勋初授右卫大将军。后汉隐帝嗣位,加封刘承勋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兴元尹,不久之后,刘承勋进位检校太师、兼侍中。公元651年,后周建立后,刘承勋病逝。

四、刘赟

刘赟(yūn)(?~951年2月24日),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刘承祐于公元950年11月被郭允明杀死后,群臣决定立刘知远的儿子、前开封尹刘承勋为帝。这时,刘承勋正重病卧床不起,又改立刘赟为帝。当然,在郭威篡夺后汉,建立后周之后,立即降封刘赟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又遣部将郭崇威到宋州,将刘赟囚禁起来。

公元951年正月,刘赟生父、河东节度使刘崇闻知郭威夺位灭汉,便在晋阳称帝,国号北汉,以与郭威对抗。得知这一消息后,郭威怕留着刘赟会成后患,于戊寅日命宋州节度使李洪义秘密毒死了刘赟。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