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施瓦提雷达有多优秀?5小时坏一次,敌人跑了还没探测出位置

依白评世界 2024-07-05 09:57:47

2020年3月,亚美尼亚豪横地用4000万美元,购买了4台印度产雷达,以应对隔壁阿塞拜疆的施压。值得注意的是,亚美尼亚全年军费开支也才6亿美元出头,因此一次性花掉近7%的行为完全称得上是孤注一掷。

按理说,对方在得知亚美尼亚拥有了先进武器后应沉寂才对,然而,阿塞拜疆好像知道这批雷达难堪大用,在其刚完成列装后,就在纳卡地区发动了攻势,不仅如此,只不到一周时间,阿塞拜疆就赢得了2000平方公里的控制区。

此战结束后,亚美尼亚索性将印度告到了法庭,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度雷达根本就是他们失利的罪魁祸首。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印度这款雷达究竟有多“坑人”?而亚美尼亚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又为何要买印度雷达呢?

这款印度雷达叫“施瓦提”,是一种火炮定位雷达。简单介绍一下,这种雷达可以根据打过来炮弹的弹道特性,逆向推算出对方炮兵阵地的位置,火力密度等信息,从而为己方反击提供数据支持。换句话来说,火炮定位雷达就是炮兵的眼睛,使其不至于被攻击时两眼一抹黑。

上世纪80年代,印度曾迎来了一次GDP的大幅提升,而在此阶段,他们定下了研发大量国产武器的目标,“施瓦提”雷达就是其一。由于此前印度根本没有生产雷达的经验,所以他们先采购了美国AN / TPQ-37炮兵定位雷达系统,而在经过了20余年的拆分研究、自主研发后,终于在2017年,印度正式定型了施瓦提雷达。

在数据上,施瓦提雷达采用的是C波段,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可以探测50公里范围内的敌军炮兵阵地,还能同时跟踪7个,储存共99个炮兵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印度的表述,施瓦提还能定位20公里内的82毫米以上迫击炮,30公里内的105毫米榴弹炮,40公里范围内的远程非制导火箭弹。

客观地说,施瓦提雷达虽说算不上特别强力,但用于小国间冲突,或是少量兵力的炮兵对轰是绰绰有余的。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国家研发出武器后先紧着自己用不同,印度喜欢走自用+军贸同步进行的路数,当然,此举也是为了回收成本。

2019年7月,印度十分敏锐地得知亚美尼亚准备采购一批新式雷达,便立即上门推销,称施瓦提雷达研发20余载,再结合美国雷达技术的同时,还具有随车移动,30秒内部署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与印度想法一样,波兰与俄罗斯同样向亚美尼亚推销了火炮定位雷达。

波兰奉上的是LW雷达,俄罗斯则提供了动物园系列进行竞争。在其中,动物园雷达主要是针对迫击炮阵地的,其探测距离也只有17公里,相较于印度产品略吃亏,与此同时,动物园最大的劣势是其展开部署需要整整5分钟,在现代战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当亚美尼亚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就将动物园系列排除在外了。

接下来是施瓦提与LW雷达的竞争。相比于俄罗斯产品,波兰的雷达展开速度可以压缩至1分钟之内,另外,其侦测速度也与施瓦提不相上下。十分巧合的是,LW雷达也是一款主要针对迫击炮的雷达,同时波兰也声称,LW可以侦测比82毫米口径更小的炮弹,精度更高。

不过,或许波兰根本是会错了意,亦或许是基于其他政治考量,总之在结果上,他们没有深刻挖掘亚美尼亚需要“打大仗”的需求,也正因如此,面对阿塞拜疆的百门大口径火炮、自行榴弹炮配置,探测精度高不是必选项,应最大程度的提升探测效率。就这样,没什么选择的亚美尼亚最终让施瓦提他“脱颖而出”了。

只不过,印度要价倒秉承了“狮子大开口”的模式。毕竟俄罗斯的动物园仅用500万美元就能买下,波兰的要贵一些,但也只需花费800万美元,与此同时,由于波兰、俄罗斯与亚美尼亚的距离都不远,因此在运输成本上也能极大的节省;反观印度,他们张口就是1000万美元/每台,还不包含运费。

站在这个角度,印度虽然在此次交易中难得没有使劲吹嘘自己产品,反倒是只给出了理论数据,将选择权还给了客户,颇有“大国风范”,但其如此要价行为显然是有些落井下石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亚美尼亚显然是有些发怵,不过考虑到边境陡增的压力,以及印度施瓦提的实用性,他们最终还是一咬牙,花费了4000万美元从印度订购了4台。不过亚美尼亚根本没想到,明明印度对吹嘘施瓦提已经极度克制了,但当该雷达上了战场后,其仍将印度特色发挥了出来。

2020年9月,亚美尼亚购买的4台施瓦提雷达刚刚到手,阿塞拜疆就未卜先知般地,进攻了双方争议的纳卡地区。在公式中,阿塞拜疆不仅使用了155毫米榴弹炮,也配合小规模步兵穿插,将迫击炮阵地部署在了距亚美尼亚前线10余公里的地方。

在亚美尼亚看来,对方的行为完全就属于“自己瞌睡了有人递枕头”,面对攻势,他们立刻推出了才购买的施瓦提雷达,准备依靠其逆向追踪能力进行炮火反击。然而,亚美尼亚士兵一边冒着对方的炮火,一边拼了老命调试,可始终都无法推测出炮弹落点,更别提逆向追踪敌方阵地方位了。

根据当时的资料,购买的4台施瓦提中,最终只有一台成功探测到了2次对方的阵地位置,只不过因为花费时间过长,导致指挥部最终下令反击时,亚美尼亚的炮兵阵地早就被端掉了,而敌人也早已不知所踪。

事实上,如果施瓦提雷达光是性能不好,亚美尼亚也认了。一方面,他们的军事力量缺乏与施瓦提雷达相互兼容的系统,定位太慢“情有可原”;另一方面,由于是刚接手该雷达,士兵操作不熟练也是导致吃亏的原因。

但让亚美尼亚最气愤的是,在冲突结束后,失败的他们复盘原因,竟发现施瓦提雷达难堪大用根本不是己方操作的问题。据一些士兵回忆称,施瓦提在战场上的故障率奇高,基本上每5个小时就要坏一次,经常是一天下来敌人没发现,反而要冒着炮火修好几次雷达!

不仅如此,亚美尼亚还在事后找到了,施瓦提难以系统兼容的原因。原来,他们此前之所以购买该雷达,除了选择太少外,还源于对苏制武器系统的掌握与依赖。在亚美尼亚看来,印度大量的武器技术都源于上世纪苏联的援助,他们的许多武器系统亦是在苏制武器基础上研发的,因此购买印度武器是合理的。

况且印度也在交易时提前表示过,施瓦提雷达的国产率达到了96%,而这也正是亚美尼亚即便花4000万美元,也要购置的原因,毕竟“到手即用”的武器最适合应对急性冲突。

然而,就在亚美尼亚们后来拆开施瓦提雷达后才发现,其零件几乎全是法国、以色列与德国产的,印度负责的部分只有轮胎和发动机。换言之,号称国产的施瓦提雷达,只不过是印度组装的。更可气的是,面对印度的“欺骗”,亚美尼亚将用不了的雷达送回印度要求修理,而印度却告知,需要2年时间才能修好,因为他们从原厂订购零件也需要时间。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咱一开始聊到的,眼见退钱无门,雷达的修理也是遥遥无期,亚美尼亚最终将印度告上了法庭。

不过,印度对亚美尼亚的说辞早有准备,他们表示:施瓦提雷达测算的对方阵地数据是正确的,只不过是慢了一些,敌人提前撤退了而已。而在部署方面,施瓦提确实用时不超过30秒,至于“欺骗行为”更是子虚乌有,因为他们只说了施瓦提是国产雷达,并没称其是苏制系统,所以亚美尼亚的失败不过是思维定势罢了。

到此为止,亚美尼亚也只能吞下苦果,同时眼看着4000万美元的军费白白流入印度的腰包。不得不说,印度在这次交易中确实是将亚美尼亚坑惨了,一方面,其将特色商业逻辑贯彻始终,让亚美尼亚即便吃亏也不占理;另一方面,印度除了挣钱外,也算是将新式雷达送到战场上检验了一番。

要知道,现如今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站在这个角度,印度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而至于对“大国”来说无比珍贵的信用,对他们来说则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0 阅读:1

依白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