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倒的时候,倒的不止是他自己,还有被恒大烂尾楼坑惨的买房人。
同样的道理,石家庄前首富李兆廷倒了,倒的也不只是他自己,还有被ST旭电、ST旭蓝两家“烂尾”上市公司害得血本无归的30多万股民。
ST旭电此前已退市,当时的退市价是0.37元,带走了28.8万人。
ST旭蓝则即将停牌进入退市环节,预计退市价在0.49元左右,将带走7万人。
虽然一个烂尾的是房子,一个烂尾的是上市公司,但本质相同,都是肥了自己,坑了普通老百姓。
只不过,李兆廷涉及的资金规模无法与许家印相提并论,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称李兆廷为加印之“石家庄分印”。
当然,虽然远不及许家印欠的多,但仅就金额来说也不少了,李兆廷暴雷的时候,他欠两家上市公司的钱足有近280亿。
李兆廷本是石家庄前首富,上个世纪90年代靠CRT彩电显像管发家,后来CRT电视被平板电视取代后,就跨入了液晶剥离基板行业。
按照公开宣传的信息,李兆廷创立的东旭集团一度是中国本土最大、全球排名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公司。
不过,大归大,并不代表强,相反,东旭集团给人的感觉是外强中干,为了给集团公司补血,ST旭电、ST旭蓝这两家上市子公司就成了输血的工具。
上市公司圈钱的方法千篇一律,总结起来就四个字:“画饼定增”。
怎么理解呢?献给股民画个大饼,机构认购完定增之后开始做大饼,一边做饼一边频繁放出好消息,吸引股民来抢大饼,而机构就趁机离场,留下股民傻眼。
然后,新一轮大饼计划又出炉,前面傻眼的股民为了找下家,又变成了鼓吹者,就这样击鼓传花、股民接力,李兆廷就圈走了280亿。
具体来说,李兆廷通过ST旭电前后5次定增募资276亿,通过ST旭蓝也多次定增募资了115亿,合计391亿现金。
如前所说,画大饼的目的是圈钱,所以,最后能不能做出饼,或者做出的饼是否能达到预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把钱转移到需要的地方去。
农夫山泉说,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对比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或许可以这样总结李兆廷的圈钱手法:
“我们没产生利润,我们只是资本的搬运工”。
为了把圈到两家上市公司账上的钱搬走,李兆廷多管齐下。
首先,是关联交易,就是通过关联方与两家上市公司建立交易关系,然后上市公司就可以预付款或者其它名目把钱打入关联方账户,然后通过关联方转移到需要的地方去。
其次,是通过财务公司存款,就是母公司设置财务公司,以为所有子公司提供资金融通便利的名义,让两家上市公司把钱存入财务公司,然后财务公司以贷款的方式把钱抓到需要的地方去。
当然,这两招不是李兆廷独创的,而是所有圈钱实控人惯用的伎俩,只是,李兆廷下手挺重。
据统计,ST旭电被关联方占用96亿,存入财务公司无法取回的钱76亿,而ST旭蓝被关联方占用78亿,存入财务公司无法取回的钱29亿。
我们可以简单做个测算,ST一共融资276亿,李兆廷圈走了172亿,也就是说超过定增募资额60%的钱都没用在画的饼上。
ST旭蓝更惨,一共融资115亿,直接被圈走了107亿,上市公司折腾半天,真正得到使用的仅占到募资额的7%。
钱都圈走了,上市公司怎么办呢,画的饼至少还得意思一下吧,于是,上市公司又以自身资产做抵押从外边借款来周转。
在李兆廷的运作下,两家上市公司都以“白求恩精神”要求自己,毫不利己,专门利实控人,每年因借贷要支付高额利息。
根据财务数据,ST旭蓝的年利息费用最高时达7.3亿,而ST旭电更吓人,最高时达15亿。
明明募资补充了资金,利息费用却不见少,这样的账目异常居然一直没被发现,直到2024年随着监管对看门人处罚的加码,所有问题才曝出来。
280亿,这么大的窟窿,给了股民当头一棒,而母公司东旭集团是没钱还的,自身还一屁股债等着,于是,两家上市公司就实质上开始了退市倒计时。
证监会在第一时间对ST旭电、ST旭蓝、东旭集团进行了立案调查,却没有实控人李兆廷,股民大惊,这事儿与李兆廷没有关系?
直到近日,随着李兆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血本无归的股民才算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的安慰。
股民对于李兆廷的立案结果有什么期许,可以从一个股民的帖子中体会:
“我宁愿不要赔偿,只希望操盘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操盘者是谁,不言自明。
不过,预计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很多股民失望,“石家庄分印”与许家印本印在圈钱的性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许家印,如果恒大财富未兑付的金额还不上,可以戴的帽子是“非法吸存”,这个帽子谁都受不了。
而李兆廷的问题属于资本市场行为,只要圈走的钱没有用在他个人身上,都只是公司占用资金,他个人需要承担的非常有限。
就像证监会立案公告中给出的原因,顶多也就是个“信披违规”,超不出行政处罚的界限,按照证券法,最严重的也就“顶格罚款1000万,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当然,也不排除证监会在调查过程中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而30多万股民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
加印之后 再无加印~
税、虚开、皮包公司丶
加印之后不能再印了。
我踩过这个坑!
就这种股市这种上市公司,3000点都高估了[呲牙笑]
我买这支股票了,一爆出财务造假,我赶紧割肉清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