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旧案子,看得我毛骨悚然。
高知清华女博士,竟枪杀丈夫。
女博士名叫陈丹蕾。
她的一生,似一出戏,跌宕起伏。
前半生风光无限,优秀留学生,高知女博士。
后半生枪杀丈夫,与尸体同住,最终沦为阶下囚。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021977年,陈丹蕾出生于四川成都。
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母亲是一位普通工人。
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家庭结合,注定不能平静。
母亲卑微,拼命付出、讨好,而父亲高高在上,十分冷漠。
久而久之,母亲变得多疑,偏执。
父母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陈丹蕾回忆自己的童年,基本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
没人在意她的情绪和成长。
父母一吵架,她就被吓得躲起来背书,学习。
好在,陈丹蕾继承了父亲的高智商,成绩优异。
父亲对她寄予厚望:
女儿好棒,好好学习,千万不能做你妈那样没文化的女人。
后来,陈丹蕾不负众望,考进清华大学化学系。
她以为,终于可以从冰冷的家里解脱。
殊不知,童年的伤害,早已与陈丹蕾如影随形。
甚至让她陷入泥沼中。
03陈丹蕾去北京读书后,父亲就提出离婚。
母亲因此郁郁而终。
母亲一生悲惨,付出所有却落得孤身一人。
这给陈丹蕾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她暗下决心,绝不活成母亲的样子。
但陈丹蕾的性格和母亲一样,自卑又内向,在学校根本交不到朋友。
大三时,她被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所吸引。
男生叫何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学生。
学习成绩优异,为人开朗热情。
两人性格差别太大,原以为不会有交集。
但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
那天,何磊丢失了自己喜爱的钢笔,恰好被陈丹蕾捡到。
两人联系越来越频繁。
不久后,两人坠入爱河。
成为清华校园内令人羡慕的一对才子佳人。
可在熟悉的人眼中,两人“相处不对等”。
何磊同学回忆:
他们谈恋爱时,何磊不太愿意承认陈丹蕾是他女朋友。
在清华女生是较受照顾的,但何磊一次也没送过陈丹蕾回宿舍。
当时我感觉陈丹蕾太可怜了。
由此可见,在这段感情里,陈丹蕾一直是弱势、卑微的。
这也为他们之后的相处埋下“地雷”。
04大四时,何磊获得清华研究生的学位,陈丹蕾考入了美国普渡大学。
陈丹霞害怕距离会让两人分开,她请求何磊一起去美国发展。
当时美国规定,如果两人领了结婚证,一方可以过去陪读。
何磊不愿深爱之人为难,便同意了。
于是,两人匆忙领证结婚。
何磊也凭自己努力,考进普渡大学。
本以为,夫妻俩终于可以开启美好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
相处日久,两人性格差异愈加明显。
何磊的性格,让他在学校里混得如鱼得水,交到了很多朋友。
而陈丹蕾的生活乏味无趣。
两人的爱情生活,便是她全部的社交。
一直以来,她刻意避免自己走上母亲的老路。
可她始终逃不开。
陈丹蕾非常自卑,生怕被何磊抛弃。
她开始密切关注何磊的一举一动,时不时就查岗。
何磊对此不胜其烦,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多。
在2001年圣诞节这天,争吵再次爆发。
陈丹蕾想在家过节,何磊却约了朋友要出去。
争执不下,何磊气得说:
“你看看,那么多留学生,谁家的老婆像你一样神经质。”
听到何磊把自己扁得一文不值,陈丹蕾怒不可遏。
一气之下,她拿起水果刀就向何磊捅去,顿时鲜血如注。
两个人都惊呆了。
陈丹蕾扔下水果刀,急忙给何磊止血。
后来,陈丹蕾被警察带走。
但何磊不忍妻子遭受牢狱之苦,借钱将她保释。
陈丹蕾也因此事被学校开除。
学业暂停,她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何磊身上。
稍有一丝动静,她就提心吊胆。
2005年5月,两人再次爆发激烈争吵。
何磊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一句气话而丧了命。
05争吵中,何磊无意间说了句:
“我不可能天天陪着你,如果你对我不满意,咱们可以离婚。”
陈丹蕾听到离婚二字时,顿时精神绷紧。
她想到了母亲。
正是因为离婚,母亲才抑郁抱恨而死。
难道自己要重蹈覆辙了吗?
她不要,也不甘如此。
随即,陈丹蕾心中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与其如此,还不如一了百了。
有了这个念头后,她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枪杀计划。
提前购买一把消音枪支。
为了提高命中率,到没人的地方练习射击。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丹蕾决定动手。
2005年8月20日凌晨,她拿起手枪,对着熟睡中的何磊开了一枪。
子弹穿透了何磊的太阳穴,一瞬间,他就没了呼吸。
枪杀之后,陈丹蕾一直待在家中和何磊的尸体作伴。
炎热的天气,使得尸体开始腐烂。
第七天,陈丹蕾冷静地将尸体分尸,并扔在不同的地方。
做完这些,她冒名何磊,打算调离美国。
次日,陈丹蕾就在上海机场被捕。
她对杀害何磊一事供认不讳。
陈丹蕾的脸上,丝毫不见畏惧和心虚。
她告诉警察:
“他死了,被我杀死了,这样我们两个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他要离开我,那他非死不可。
因为只有这样,才没有任何人能把他从我身边抢走。”
最终,陈丹蕾从前途无限的博士沦为囚下犯。
整个案子,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陈丹蕾的不幸,跟她的家庭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童年缺失的爱,造就了陈丹蕾的性格孤僻,也让她拥有极强的占有欲。
可一份畸形的爱,又怎么会长久呢?
06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唯有跳出原生家庭影响的人,方能拥抱新生活。
就像如今被幸福笼罩的“皇后娘娘”蔡少芬。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是司机,母亲是个赌徒,嗜赌成性。
为了躲避债主,一家人颠沛流离,每日提心吊胆。
所幸,上天眷顾蔡少芬,给了她美貌。
她靠着美貌赢得香港小姐的季军,之后签约无线电视,拍摄多部精彩作品。
但美貌,也是把双刃剑。
母亲将蔡少芬当做摇钱树,拿走她所有拍戏的酬劳。
18岁到28岁,整整10年。
蔡少芬被母亲的债务逼到无路可退。
最终,她选择与嗜赌成性的母亲断绝母女关系。
之后,蔡少芬的事业仿佛开了挂,一直走红。
2003年,与张晋结婚。
婚后甜蜜,令人艳羡。
蔡少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我们无法决定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但可以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个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活下去。
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中。
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和原生家庭和解。
唯有如此,才可以将人生握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