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周琴,42岁,初中毕业,婚姻状况是已婚,有一个女儿,现在在一个小县城的社区超市做收银员。
丈夫叫赵建国,比我大三岁,是城郊一家小型机械维修店的工人。我们结婚已经整整十年了。
我是从小山村出来的,家里兄妹四个,我排行老三。
因为家里穷,初中毕业我就辍学了,后来到县城打工,认识了建国。
他那时候在修理厂刚干两年,老实本分,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能吃苦,对我也挺好。
我们认识一年多就结婚了,婚礼简单,连酒席都是在小饭馆办的。
建国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叫赵建军,比他小五岁。
婆婆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干活麻利,嘴巴利索,对建国的婚姻虽然不反对,但也没多开心过。
她一直盼着小儿子能考大学,走出农村,结果建军高考落榜后,便也去了镇上的砖厂打工。
婆婆对建军一直偏爱有加,这点我早就看出来了。
结婚那年,婆婆主动提出代我们保管工资,说是年轻人不懂理财,钱放在她那里“帮我们攒着,将来买房用”。建国也觉得这样省事,就同意了。那时候我没多想,想着婆婆是长辈,也算是信得过人,就答应了。
可这十年里,我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刚结婚那几年,我们住在建国的老家,一栋坐北朝南的老房子,砖瓦结构,冬冷夏热。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做饭,晚上八点收工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可婆婆从没说过一句好话,反倒总是挑三拣四。
“这菜炒得这么咸,建国爱吃清淡的你不知道啊?”
“地拖了没?你看看这角落,灰尘都能搓出泥了。”
我忍着,因为那时候我们还没钱搬出去住,婆婆掌握着我们所有的“家当”——我们夫妻俩每个月的工资,一分不少都交给她保管。
我曾经问过建国:“咱每个月收入这么多,咱们到底攒了多少了?”
他总是回答:“妈说现在还不能动,说是要给我们留着买房,现在物价涨那么快,早买早安心。”
我也想过存钱,可婆婆把我们工资一拿走,我手里就剩零花钱,连孩子的奶粉钱都得向她要。有一次孩子发高烧,我急得直哭,钱不够送去县医院,婆婆却一脸不耐烦地说:
“感冒而已,喝点姜汤就好了,动不动就去医院,你们这些年轻人太娇气。”
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是邻居张婶借了我300块,我才把孩子送去医院。那一晚,孩子高烧不退,我守着她哭了一整夜。
我开始对婆婆的“帮我们攒钱”起了疑心。
直到后来,建军结婚的那年,我彻底明白了一切。
建军找了个城里姑娘,姑娘家条件不错,父母开了个小服装厂,结婚的条件是必须在城里买房。建军当时根本拿不出首付,是婆婆一口答应下来,说她能“凑”出来。
我那时候还傻傻地以为,她是拿她自己的积蓄,或者借的钱。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婆婆和建军说话,她说:“你哥嫂那点工资我帮他们存了十年,差不多二十来万,放心买房吧,妈替你们出首付。”
我整个人愣在后院,仿佛有人猛地给了我一巴掌。
我回到屋里,心跳如鼓,等建国回来后,我直接质问他:“你知道你妈用我们的钱,给你弟弟买房了吗?”
建国一脸错愕,后来和婆婆大吵了一架。可婆婆却理直气壮地说:
“你们是一家人,建军房子买了,以后你们也能去住,哪有一条心还分你我?再说了,你们不是一直没动那笔钱吗?用来救急怎么了?”
我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刷地就落了下来。
“你弟弟结婚,我们的孩子呢?她将来上学用什么?她的生活谁来管?你凭什么拿我们的血汗钱去给别人买房?”
婆婆冷冷地回了一句:
“他是你老公的亲弟弟,不是别人。”
建国拉着我回了屋,那晚我们吵了一通夜。我问他:“你到底站哪边?”
他沉默了很久,低声说:“妈做得不对,但她是我妈。”
我明白了,我这段婚姻,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别人眼里的“可利用资源”。
后来我坚持自己管工资,婆婆再三阻拦,甚至说我“不孝”、“不信任家人”。我顶着压力坚持下来,全家都说我小气,只想着自己。可我知道,如果再不为自己打算,连孩子都保不住未来。
五年后,我攒了一点积蓄,和建国搬出了老家,租了县城的两居室。那年,女儿上小学,我给她买了书桌、书包,亲手给她缝了新的校服。
而婆婆那边,建军的婚姻并不顺利。媳妇嫌弃他工资低,孩子出生后,女方娘家要他出高额彩礼办满月酒,建军一气之下离了婚,房子也归了女方。
婆婆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说:“早知道就把钱留给建国了,起码日子稳当。”
我听了,只觉得荒唐。
去年,我们遇到点困难,家里冰箱坏了,我翻出存折去取钱,查了一下余额: 4823元整 。
我问建国:“这就是你妈帮我们存了十年的钱?”
他低头不语。
我打电话质问婆婆,她轻描淡写地说:“哎呀,都过去的事了,还翻旧账干嘛?你弟弟那会儿急用钱,我也是为了这个家。”
我冷笑一声:“你口中的‘家’,从来不包括我和我的孩子。”
03如今,我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我自己管钱,自己养孩子,自己决定家庭的未来。我不再奢望婆婆会改变,也不再强求丈夫做出割舍。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年我更坚决一点,是不是一切都不会这样?可生活没有如果,只有一步一步走下去。
我和建国还在一起,但我们的心早已不再紧紧相连。他依旧孝顺他妈,而我,把全部的爱和希望放在了我的女儿身上。
她正在慢慢长大,我要让她知道, 女人的尊严和安全感,不能寄托在任何人身上,而是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争取。
或许未来还有很多坎坷,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替我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