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怪论之“人民公社要存在的话农民现在都可以领退休金了”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3-12-02 06:45:09

“人民公社要存在话农民现在都可以领退休金。现实的农村是种地的很少了。”

在评论区总会看到类似的话,可能意思是,如果人民公社不解体,原来的社员正好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以领退休金了。

到了领退休金的年龄不错,但能领到退休金吗?

人民公社存在就能领退休金,问问过来的农民有人相信吗?

从人民公社成立,到包产到户的头一年,农民的生活怎样?

人民公社生产队二十年,农民的生活状况几乎没有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头一年我们这里还是以地瓜为主食,拿什么发退休金。

别以为包产到户后,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公社不解体也会如此。

农民都相信如果不是包产到户,人民公社到现在仍然在打基础,看看我们的邻国就知道。

有人说,如果人民公社不解体会发展的比现在更好!

凭什么?

包产到户后经济的发展靠的什么?

靠的是解散人民公社,给农民松了绑,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事多种经营,农民的积极性和自身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这些条件人民公社具备吗?

人民公社把农民管的死死的,人多地少,还把农民死死的拴在土地上,十个人干三个人活,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不仅如此,农民除了参加生产队劳动还不能从事其他工作,动不动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那时的农民只能从事拔草、拾柴、捡麦穗、㨎(ruan)地瓜这种低产出的劳动,其实就是在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和农民大好的光阴。

农民一方面是缺吃缺烧,另一方面是有劲无处使,没有机会靠自己的能力来挣钱养家,改变命运,只能是机械的听从一些不了解农业生产的官僚们的瞎指挥;而一些官僚,只顾方向正确,不管农民温饱,二十多年,没有大的改变,人民公社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现在一些人说,包产到户是倒退!

那我就纳闷了,前面没有路,走不通,不走出来,难道要鬼打墙般的原地转圈!

这种“基础”一直打下去有意义吗?

一些人,可能在那个年代不愁吃喝,而且相对于农民的生活还有无比的优越感,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知道农民是多么希望转变吗!

七十年代,我知道的我们这个五六百人的小村,“下东北”的青年有近三十位,主要的原因是没钱盖房娶媳妇,这还是在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情况下,都是以探亲的名义去的,那时东北地多人少,生活好过,我们山东历史上有“下东北”的习俗。

现在一些人把农民外出打工说的无比悲惨,什么背井离乡、撇妻舍子,什么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那么我不知道你们对“下东北”也就是历史上说的闯关东怎么看?

人民公社生产队这种体制就决定了无法真正的给农民放权,因为一放就散了,不放就一直受穷。

其实人民公社生产队持续时间二十多年,一直有年龄大了不能再出工干活的农民,从来也没有退休这一2说,只能是不用参加劳动了,还能按“人七劳三”分粮食、分柴火,挖河打堤的活不派你了。

分粮食能分多少?

也就是三百来斤,杂粮为主,细粮极少。

包产到户后,是没有生产队分给粮食了,但每人能分到至少一亩半地(我们这里是这么多),种两季粮食,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现在即使全部雇佣机械干活,也能剩一季的收成。

小麦亩产1000-1200斤是平常产量。

每人一年1500-1800斤小麦,比生产队要高好几倍。

现在农民种地不用交公粮了,因为包产到户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农民,在各行各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富了,不光不要农业税,还给六十岁以上的农民发老人钱。

现在一些否定改革开放的人,慷国家之慨,说什么,一个月给农村老人发一百多块钱太少了,想借此挑拨农民和政府的关系。

但农民很知足,种地不拿钱,还有补贴,而且老人还能一个月发一百多块钱的生活补助,这种好处,按农民的说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绝大多数农民是通情达理的,因为他们经历过苦日子,知道一切都是来之不易。

至于人民公社的好处,一些人画的大饼,农民没有几个人相信。

吃到嘴里的、拿在手上的才是真的,光拿“好话”添欢人,还是省省吧!

这位网友说,“现在的农村是种地的很少了”!

看来你是不了解农村,农村直到现在不是种地的人少了,还是太多了,现在机械化程度这么高,一个村的地,有几户专职农民就能种好,只是我国的现状是农民的基数太大,土地的自然整合要随着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实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但我相信,只要农民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折腾,让农民自我发展,会越来越好!

3 阅读:853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