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脾胃,百病丛生!十人有九脾虚,无外乎3大因素,不可忽视

刘大夫陪你养生 2022-08-04 18:32:44

一直以来,在对人体脏腑的认知上,中西医会存在着一些偏差,其中对于脾脏的认知,差异化比较大。

西医认为的脾脏是一个解剖器官,它即是人体自卑的血库,又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执行者”。

而在中医领域中,脾脏是一种功能概念,脾主运化,不仅仅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也是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一旦脾脏出现问题,那么人体各个脏腑和组织,都会受到牵连,因此,中医认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1、脾虚容易导致出血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主统血,有震慑血液的功能,让血液在它本该呆在的地方运行。然,要是脾脏出现问题,无法震慑血液,让血液脱离掌控,从而容易出现出血的现象,比方说鼻子出血、尿血、牙龈出血、月经量过多等。

2、脾虚运化失常

脾主运化功能,运化水谷精微物质,滋养全身,以致身体健康。可要是脾脏出现虚弱,运化水谷失常,那么很容易出现肠胃问题。比方说没胃口、腹胀、胀气、打嗝等。

3、脾虚生湿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除了运化水谷之外,还运化水湿。若是出现脾虚,水湿运化失常,导致体内多余的水分,没有及时地排出体外,那么就会出现久聚成湿,从而容易引起湿气重、痰多,甚至水肿的出现。

4、脾虚气焰

中医上讲,脾主运化、主升清,若是脾虚的话,不仅仅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佳的问题,若是严重的话,还会出现中气下焰的问题。本来脾气是往上升的,可脾虚升清功能失常,脾气往下走,那么就会出现久泄脱肛、内脏下垂、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以上都是脾虚所带来的后果,然而,现实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脾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十人有九脾虚,无外乎3大因素

1、饮食的变化

尽管现在已经是小康社会,但还是有不少人都是从“温饱不足”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从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到现在的饮食过饱,或者经常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对于脾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时间久了,很容易就形成脾虚。

2、过度劳累

以前的人都是靠劳力来生活,然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主肌肉,若是过度的劳累,会大量耗损脾气,从而造成脾虚。而现在生活压力大,不得不让人多想,可思虑过度则伤脾,时间一久也会造成脾虚。

3、久坐不动

现在虽然生活好了,可人却不爱动了,尤其对于一些坐办公室的人群来说,这一坐就是一天,若是长期久坐不动,减少肠胃蠕动,对脾造成负担,长期以往很容易形成脾虚。

脾虚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以下几种现象

1、舌边齿痕(如锯齿状),就是舌胖大,老是碰到牙齿,久了就有痕迹;

2、口水多,比如睡觉时,老是把枕巾给弄湿了;

3、饭后就想大便,特别是喝冷饮或油腻之品也不舒服,说明运化不了;

4、有食欲想吃,但吃几口就饱了,饭量变小;

5、大便不成形、稀溏;

6、身体沉重困倦乏力,嗜卧多睡或饭后困倦欲睡。

若是出现了以上几种情况,那么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脾虚了,自己可以对照一下。

中医调理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根据具体的病情来针对调理,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是出现身体不适,建议还是及时就医。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