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GDP全揭晓,长三角“三省一市”成大赢家,江苏增量全国第一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2-07 16:14:43

随着各地统计部门披露当地2024年GDP总量和增速,全国31地去年最重要的一张经济成绩单终于全部与大家揭晓了。

2024年的GDP有些特殊,因为经历了第五次经济普查,不仅是历年来最精准的一次,而且五普后对2023年的GDP总量进行了大规模调增。国家层面2023年的GDP从126万亿元的初值增加至129.4万亿元,多出的3.4万亿元先被各地“瓜分”了,再加上2024年的经济增量,使得不少地区的名义GDP出现了大幅增长。

纵观各地数据,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可以说是最大赢家。需要说明的是,提到长三角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江浙沪,但根据国家制定的文件精神,安徽省的不少地区也属于长三角范畴,所以本文的长三角地区指的是江浙沪皖这三省一(直辖)市。

先来看下全国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上海的情况。上海虽然是直辖市,但无论从人口还是面积角度来说依然属于城市级别,无法和大部分省份相提并论。

然而,“小身段”的上海却有着惊人的经济能量。2024年上海的名义GDP为5.39万亿元,在全国31地里排在第九位。

之所以那么猛主要是因为五普调增极高。

上海2023年GDP的初值是4.7万亿元,调增后直接涨到5.14万亿元,调增了4186亿元,增长8.9%。无论是调整额还是增长比例均为全国之首,比第二位的北京多调近600亿元。

当然,2024年上海的经济也还可以,5%的实际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同。五普调增加上2024年增加量使得合计增量达到了惊人的6708亿元,只比两个经济、人口大省少。

长三角经济风向标都那么猛,旁边的江浙两省自然不会差,仔细分析后发现实际上更猛。

GDP总量连续多年排在全国第二的江苏省,2024年的名义GDP是13.7万亿元,虽然还是比广东少但差距进一步缩小。另外,江苏人口不到9000万,而广东人口为1.27亿,常住人口数量上的差距其实挺大的。

增量方面,江苏的五普调增额为全国第四,2024年增量全国第一,两项加总一共是8786亿元,排名全国首位。毫无疑问江苏是这两年最能 “打”的经济大省。

以“民富”著称的浙江如何呢?

五普增量为3067亿元,仅次于上海和北京,高于江苏和广东;2024年增量全国第二;两项加一起共计7578亿元,位列全国第二。靠着强劲的增量,浙江2024年的名义GDP有史以来首次站上9万亿元大关。

有趣的是综合五普增量和2024年增量,江苏、浙江、上海分列第一至第三位,在本身经济总量已经很大的情况下维持高速增长,不得不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后看下安徽的经济成绩单。

2024年的名义GDP为5.06万亿元,成功攀上5万亿元大关,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属于中上游水平。

总量上来说中规中矩,和2023年类似,未能挤入全国前十,但增速可不慢。安徽省2024年GDP的实际增速高达5.8%,仅比西藏和新疆低一些,后两地由于本身经济体量较小,维持高增速是比较容易的。

因此,安徽2024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并没有拖长三角地区的后腿。

仅从最近两年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绝对属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没有之一,尤其是在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增速乏力的情况下挑起了重担。

更重要的是江浙沪还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力军。上海的人均财政净转移支付位列全国第一且遥遥领先,江苏和浙江也是仅有的不到十个财政净贡献地区里的两个。

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在外部形势动荡、国内房地产行业萧条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给力的经济增速除了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外,还得益于发展模式和营商环境的突出。

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个个能打,GDP总量没有低于5000亿元的,而且产业齐全,各自发展优势产业,很少有省内“抢饭碗”的情形发生;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当地克服了山多、平原少的地理缺陷,成为除了京沪外民众最富有的省级行政单位。

这些不只是靠堆钱堆出来的,而是软实力的体现。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未来还想再进一步更多是要靠制度、环境等软实力作为保障,长三角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7

王五说说看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