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开凿在高约百米崖壁上的石窟吗?地处祁连山脚下,与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并称为“河西佛教圣地三大艺术宝窟”的张掖马蹄寺石窟,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其中的三十三天石窟位于马蹄寺北寺,共有七层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绝壁上的二十一个石窟,形如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百米多高的绝壁悬崖之上,令人叹为观止。
如宝塔一般的石窟
它是镶嵌在祁连山麓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与西域文化交融的见证。
01
为什么叫马蹄寺?
张掖马蹄寺石窟群位于马蹄山下,因山名的关系,遂有马蹄河、马蹄峡、马蹄寺、马蹄窟乃至马蹄殿等一系列的称呼。特别是明清以来马蹄寺地位大升之后将这一带北魏以来的金塔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通称马蹄寺石窟。就成了很具规模的石窟群的总称。
马蹄寺白塔
关于“马蹄”之称,最早则源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任和《重修马蹄寺记》。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也有说法是藏王格萨尔北征时在这里留下了马蹄印。
传说的马蹄印
但其实,非也。马蹄山故名临松山,前凉张天锡(363-376年)于临松山下置临松郡。这一带也是沮渠蒙逊一支卢水胡早年驻牧的地方,北魏在这里也置过临松郡。
张天锡画像
对于马蹄山名称的来源,北宋雍熙三年(986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称出自“吐蕃赞普即其郡丞的异称也”,也就是说马蹄本是驻牧在临松山一带吐蕃一支的名称,后来以族名称之。临松山逐渐地称作马蹄山、并非出自天马足印,而应该根据《太平寰宇记》予以正确的解释。
《太平寰宇记》卷“凉州,张掖”条云:临松山,一名青松山,一名马蹄山,又云丹岭山。在县南一百二十八里。十六国春秋,晋元嘉元年张掖临松山有石如“张掖”字,后“掖”字渐灭,而“张”字分明。又有文曰“初祚天下四方安万年”。后魏太和中置临松郡,故城在此山下。吐蕃赞普即其郡丞异称也。文称临松儿,又名青松山、丹岭山。这些都是对山形称呼,至今山间松林茂密,云霞蔚然。而马蹄山则源自吐蕃一支。
石壁上雕刻的佛塔
马蹄寺的石窟群落,始凿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丝路繁盛期间,受东传佛教影响,历代凿窟不止,开凿成规模宏大的洞窟群落,留下历代大量风格不同的壁画与塑像。
远眺三十三天石窟
据史料记载,马蹄寺石窟最早的创建者是郭瑀,郭瑀是十六国前凉、前秦时期的著名学者,撰写了《春秋墨说》《孝经综纬》等经学著作。他年轻时喜好游历,自敦煌一路向东游学至张掖,在张掖的东山拜入著名学者郭荷门下,而后潜心攻读,精通史集。
马蹄寺站佛殿中站佛
在师傅郭荷去世之后,郭瑀便继承师业,到临松薤谷(今天的马蹄寺)开凿石窟,设馆讲学。据说前来拜入郭瑀门下的弟子多达千余人,连前凉王张天锡和前秦帝苻坚都曾因仰慕郭瑀想请他入世为官,但品行高洁的郭瑀均遵师遗志,婉言谢绝,一心出世向学。
《晋书·郭瑀传》记载:
郭瑀,字元瑜,敦煌人也。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事郭荷,尽传其业。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荷卒,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
在这之后,马蹄寺石窟群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的营建和重修,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02
传说天马下凡的印记!
马蹄寺北寺——普光寺,位于马蹄河西岸南北走向的马蹄山中部坐西向东的红砂石悬崖峭壁上。崖前洞口,原有清代后期建造的窟檐,多为翘角形翚飞式,远望层楼叠阁,蔚为大观。窟前半坡上原建有马蹄寺院,南北设置两座经堂,南为“三佛宝殿”,清咸丰八年(1858 年),法台薛喇嘛募资修建。殿内中塑像三尊,系喇嘛教像。此殿专供每晨喇嘛礼拜。
马蹄殿内塑像
北为马蹄殿,相比其他殿宇年代较为久远,明永乐、嘉靖和清雍正、光绪年间都修缮过。此院是喇嘛教活动中心,是整个马蹄寺的主体,“马蹄寺”主要指北寺,坡下盆地建有十几院供喇嘛和远方香客居住的宅舍,每院有一小型佛堂。这个盆地四周高,中间凹,像个小城堡。堡内斜坡灌木苍翠,古松参天;坡下古刹,错落有致,香火炊烟,生机盎然。
殿内塑像
窟顶平面约为方形,窟内有中心塔柱。窟高约4米,宽10米,深8.6米。窟内南、北、西三壁凿圆拱形龛,窟内造像被毁,已经无法辨认,现在窟内的塑像都是现代新塑的。
中心柱正面新塑三尊像
中心柱正面新塑三尊头戴桃形“班霞”,金光耀眼的佛像,中间佛像是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左面一尊为宗喀巴大弟子嘉操杰塑像,右面一尊为宗喀巴二弟子克珠杰塑像。这三尊一组的塑像被格鲁教派尊称为“杰亚赛松”,意为父子三尊,极受藏传佛教徒的尊崇。
马蹄印
马蹄殿中心塔柱前面的左侧,地上有一凹陷的酷似马蹄的印迹,传说中是天马下凡的印记。天高云淡,丽日当空的一天,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骑着自己的天马,路过马蹄寺,格萨尔王在马背上睡着了,天马停到了大殿门口,就是现在的马蹄殿,马蹄刚停下来落地,格萨尔王就从马背上醒来了。
格萨尔王铜像
他一拉缰绳,天马就起飞飞走了,但马蹄印却永远留在了这里。也正是由于这个神奇的马蹄印迹,也有其他几种说法:是成吉思汗、乾隆皇帝、格萨尔乘骑和二郎神神马所踏,“临松山”改名为“马蹄山”“普光寺”也改称“马蹄寺”,山谷中的河也成了马蹄河,也就有了现在的马蹄藏族乡。
03
三十三天石窟
崖壁上的绝美石窟!
“三十三天”石窟在普观寺的红沙石岩壁上开凿,距地面高43米,总共7层21窟,下面较小而上层较大的宝塔形,这种造型独特结构的石窟,在国内极为少见。
三十三天石窟,由此入内
洞窟自下而上整齐排列为五层。第一层到第三层都是平列开窟,每一层具有五个窟,第四层开凿三个窟,第五层只有一窟,而最上一层的左上方又开凿二窟。
从外面看三十三天石窟
洞窟层峦叠嶂,每一层都有隧道相连供进出,从第一层的北面进去,隧道为“之”字形,回廊十分曲折。“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仞利天”,是佛教用语。
狭窄的内部通道,恐高人有难了
石窟从山体内部凿出一条通道,攀爬难度较高,过道狭窄,数处仅容一人蜷身通过。高层的佛洞烧毁严重,多数泥塑已不见踪迹。残存的壁画部分也多为明清时期重修的手笔。河西走廊的石窟寺多数都有明清时期的重修经历,只是彼时丝绸之路已然衰落,经济与工匠艺术水平大不如前了。
残存壁画
佛教吸取了古印度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各种说法,从而提出“三界”说,即欲、色、无色。世间万物一切有情,而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到达涅槃境界,修行成佛,才能超越三界升天,升入不生不灭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三界中欲界是最低的一界,人类社会住在此,地狱饿鬼、畜生也住此。
三十三天石窟北侧入口旁药王殿内塑像
天有六重,也就是“六欲天”,佛经讲“在须弥山峰最顶上,住在最中央的为帝释天,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居住着八位天神,所以,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中国寺庙里,帝释的形象多为
少年帝王像,而且是男女相。所以藏传佛教认为能够到达“三十三天”的人可谓是修行成功、功德圆满。
绿度母塑像
最上面顶层,窟内雕塑为绿度母塑像。观音化身为度母。相传由观音菩萨悲伤时掉落的眼泪演变而来的。相传“三十三天”石窟,是绿度母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绿度母菩萨在马蹄寺自然生成的传说,就传遍了藏传佛教地区。
无量光如来
据说有一天,寺院里一位活佛看见“三十三天”石窟悬崖顶上,有一束佛光若隐若现,异常壮观。活佛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崖顶,看到的是一尊大约四指高的孔雀石绿度母菩萨像闪闪发光。这是一枚自然生成的绿松耳石小佛像。随即活佛就仿照孔雀石的度母像,在龛壁上塑了一尊绿度母菩萨像,把孔雀石度母像装进塑像肚子里。绿度母就这样成了马蹄寺的本尊佛,因此信众们认为来这里祈福朝拜,最为灵验。
主像:大日如来
胁侍:宝生如来、金刚王菩萨
在石窟最顶层的右侧有一个小窟,里面是白度母菩萨塑像。白度母菩萨让当地人又称“送子菩萨”。
金刚灯天女
04
揭秘藏佛殿!
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石窟!
藏佛殿在三十三天石窟北侧,这些石窟结构复杂,规模巨大,在中国的石窟艺术中是罕见的。
藏佛殿金色大佛
石窟平面的配置非常独特,石窟平面就像一个“凸”字,总深度为33.5米,宽度为26.3米。由前厅,礼拜堂,过道等组成。前厅是一个水平的长方形,上面有一个水平的横,这是礼拜堂,大约是方形的,前墙上有三个巨大的拱形壁龛。殿的左右三面墙壁有一条走廊,走廊的两面墙上有49个大壁龛。
走廊墙上的壁龛
这是马蹄寺规模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石窟。石窟开凿于西夏至元朝年间,由前堂、拜殿、甬道组成,属于中心塔柱式佛窟,因殿内原有高11米的大悲弥勒站佛而得名,目前窟内矗立的金色大佛是新造的,而背后拜殿内如今只剩空空如也的佛龛,目前挂着巨幅唐卡。
殿内挂着的唐卡
拜殿背后的回字形甬道两侧原先有48尊元代造像,均在建国后的运动中被破坏殆尽,如今剩的这些佛像造型粗糙,应该是新塑的。甬道西南角有座水井,被佛教徒称为“八功德圣水井”。
藏佛殿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