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的黄金时代:北魏、西魏和北周

探文化古今 2024-11-17 15:50:53

天水,可不止有麻辣烫!在中国四大石窟里,麦积山也许是名气最小的那个。和声名不相符的是它的价值——在极少人为扰动的状况下,这里保存有绵延11个朝代、持续1600多年都不间断的雕塑作品,堪称是建立雕塑通识的“东方雕塑博物馆”。

麦积山石窟外景

01

麦积山石窟开凿源流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深山密林中,“麦积”得名于它酷似麦垛的山形。它的北面和起伏的秦岭相连,南面则是没有植被覆盖的陡峭山崖。历经1600多年的不断增修营建,现存有大小窟龛221个,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以及大量的碑碣、经卷、文书等文物。其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造像,风格各有特色。

远眺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麦积山石窟的始建年代目前主要有周穆王说、汉代说、后秦说等好几种说法。

最受学界认可的是后秦说,这其中是有道理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384-417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比较吻合的。

姚苌画像

公元384年,前秦龙骧将军姚苌建立羌族政权,史称“后秦”或“姚秦”,都长安。394年姚兴克成大统,更是大兴佛事。当时大德高僧鸠摩罗什在凉州(甘肃武威)修行,姚兴为请其至首都长安弘扬佛法,不惜采用武力。

《十六国春秋·后秦录·姚兴》载:

(弘始)四年(401)五月,遣大将军陇西王硕德率步骑六万伐吕隆于凉州……十一月,鸠摩罗什至长安。七年(404)正月,兴如逍遥园,引诸沙门听什说佛经。

鸠摩罗什是古代著名佛经翻译家,他汉译的佛教经典有《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等共三十五部,三百余卷,这些佛教经典成为指导僧众修行的法门,使后秦修禅之风大盛。正是基于姚兴大盛佛教、沙门求法广及的背景下,毗邻长安的麦积山开始了石窟开凿的历史。所以,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后秦时代,是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

阿克苏克孜尔石窟前的鸠摩罗什塑像

在这之后,麦积山石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系统完整地保存了各历史时期的佛教造像和世俗人物造像。这些造像,面容亲切,充满温情,展现着各历史时期的美。又由于其选址在疏松的砂岩上,不易雕刻,绝大部分造像采用泥塑工艺,这是中国在世界雕塑史上的独创。

麦积山导览图

02

麦积山石窟的黄金时期—北朝

北朝之所以会变成麦积山石窟的黄金时代,首先是因为天水和距离北朝的政治中心(平城、洛阳、西安)等有一定距离,并且和长安之间有陇山阻隔,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区域,古代称为陇右。在北朝战乱时期因远离政治中心以及陇山阻挡,可以最大程度隔绝战争对这一区域的影响,保持区域的稳定。

北魏 麦积山石窟54窟主尊

其次是因为丝绸之路贯穿,可以很快地接受来自文化中心的新佛教思想和艺术。所以麦积山石窟在北朝时期极少受到战乱波及,石窟的开凿得以不间断地延续,我们可以看到造像艺术不间断发展脉络,这是其他石窟寺所不具备的。

北魏

首先,从时间顺序来说,北魏击灭后燕、后秦、大夏、北凉、西秦、北燕等割据势力。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北朝也就此拉开序幕,所以第一个要说的当然是北魏。

北魏的代表龛窟非常多,小探君以135、127以及133窟为代表来叙述。首先是135窟,135窟位于西崖东上部,是麦积山石窟三大窟之一。在窟内正中靠左侧放置着花岗岩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可能是由别处搬入此窟的,但从何地搬入,因何搬入没有明确的记载。

北魏 135窟左壁一佛二菩萨(局部)

正中主佛内着僧祗支,中衣两襟系带下垂,外穿双领下垂袈裟,脚踩覆钵莲花,莲瓣饱满尖部翘起,左手作无畏印,手掌独立下垂,这对石雕作品的受力是很不利的,很容易损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代工匠在手背和衣袖间雕刻了一朵莲花,并在拇指与食指间雕刻了一个莲子,这不但解决了受力问题,还起到了修饰作用。

主像与指尖莲子

左、右胁侍菩萨两身,头已失。上身袒露,下着长裙,颈戴项圈,胸前挂谷穗、花饰相间的长璎珞,肩搭帛带,跣足站在覆钵莲台上。

135窟正壁一佛二菩萨

接下来是133窟,俗称万佛洞、碑洞。开窟于北魏时期,窟内正中塑大小佛各一尊,窟门内壁左、右侧各塑一身菩萨,窟内有石碑10件,大型泥塑造像20余尊,各类小泥塑千余件。

大佛螺纹发髻,中有肉髻珠,方圆脸,细长眉,眉间有白毫相,双眼微合下视,高鼻大耳,四瓣嘴,上身内著僧祗支,腰间束带,外著双领下垂袈裟。身体微微前,左臂手抬,手向前,自然伸直,掌心向上,中、无名二指向上弯曲。右小臂前下直伸向小佛头顶上方,掌心向下,大指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向下弯曲不一,双手手指形似盛开的兰花。赤足立于圆形仰莲台上。造像面部丰满,神态威严慈祥,具有长者风范。

133窟 罗睺罗授记

小佛浪卷纹发髻,前有肉髻珠。上著袒右胸半披肩袈裟,头略低俯,双手合十,赤足立于圆形仰莲台上,神情虔诚而恭谨。二身佛像均彩绘装金,袈裟边沿“沥粉堆积”莲花及团云纹及莲叶等图案。从造像姿态和组合形式来分析,与佛经中描述释迦会见罗睺罗(儿子)的情节相似,故现认为此组造像可能是释迦会见罗喉罗。窟内小沙弥被誉为东方微笑是麦积山石窟代表性雕塑。

罗睺罗细节

窟内小沙弥

前室左侧顶部壁画。其左侧可见似忍冬形象和二天人的下摆的痕迹。再向右有二身羽人或飞廉的形象,再向右有二身骑凤天人形象,天人着披巾,着交领内衣。再向右可辨三天人骑飞鱼的形象。再向右似有一踏云朵的天人形象,身后有忍冬纹。

北魏 · 影塑飞天像

原贴于麦积山第133窟第11龛龛楣上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藏

最后是127窟,麦积山石窟第127窟,位于麦积山西崖最高处,是麦积山西崖三大窟之一,该窟窟形完整,窟内平面面积近50平方米,窟内四壁及窟顶满绘壁画,现存壁画近100平方米,其中绘有西方净土变等在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经变画。

127窟正壁一佛二菩萨

第127窟整窟四壁及窟顶全部满绘壁画,这是武都王元戊为其母亲乙弗皇后所建的功德窟,主体为多幅大型经变画和本生画。

127窟正壁涅槃经变中的八王争舍利

正壁为涅槃变,左壁为维摩诘经变,右壁为西方净土变,前壁上部为七佛,下部分别为十恶地狱变和十善迎接图。

127窟左壁维摩诘经变中的文殊菩萨

窟顶左、后、右三披绘制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前披绘睒子本生,窟顶正中绘导引图,主要表现了涅槃、西方净土、七佛、善恶轮回、慈悲、牺牲、孝道等主题,特别是正壁的涅槃变和前壁的七佛及善恶图,还有窟顶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占据了该窟壁画比重的大半和最关键位置,是该窟壁画的主要内容,蕴含着该窟的主要创作企图。

窟顶前披睒子本生中的国王探视睒子父母

窟顶左披萨埵太子本生中的骑马出城

窟顶右披萨埵太子本生中的舍身饲虎

与国内其他石窟中的功德窟不同,第127窟因为对乙弗皇后本人的形象、身份以及感情的认同,她作为一名废后,以一名尼姑的身份,在其死后得到了涅槃的身份转换,在她的儿子及侍从还有与之相关的僧众心目中,她由人变成了佛,她的形象也以佛的形象得到了最高级别的供养。

仰卧棺中的释迦

洞窟内的石雕造像属于皇家私人订制,四壁及窟顶组合有序的壁画,都是对应了乙弗皇后本人的精神品质,这种专属的空间营造,在我国石窟寺中仅此一例,该窟将佛教信仰、墓葬形制、个人事迹、功德供养等诸多信息和思想糅合在一个空间内,既是首创,也是绝唱。

127窟壁画位置示意图

西魏

西魏最出名的当属“西魏微笑”第44窟。麦积山石窟第44窟开凿于西魏,原洞窟形制为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窟,因隋唐时期地震对该窟破坏较大,前壁大部分坍塌,仅存后壁造像保存完好。

西魏 44窟后壁一佛二菩萨

在洞窟完整的情况下,要向前延伸3米左右。正壁正中开龛,现存一佛二菩萨一弟子。在洞窟前壁坍塌后,此组造像在外暴露了一千多年,但造像基本保存完好,主佛面部泥质温润细腻,罕有岁月痕迹,宛如新塑。

44窟主尊

正中主佛是麦积山石窟西魏时期的代表性雕塑作品,据考证是武都王元戍仿母亲(西魏皇后乙弗氏)的形象所作的佛像。顶做漩涡纹高肉髻。

佛像面部呈鹅蛋形,肌肉饱满,虽在大地震后经历了千载的风雨,面部仍然给人一种晶莹如新、圆润如玉的感觉。眉目细长,嘴角微微内含,面带微笑,双目微微下视,眉目之中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慈母之爱;与之相对,仿佛面对慈母,又仿佛是面对一位大慈大悲的佛。佛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袈裟从肩部垂下自腹间上绕,下摆部分层层叠叠,层次清晰而丰富。

主尊衣摆细节

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手执如意

窟壁壁画

北周

你知道什么是“薄肉塑”吗?从麦积山北周004窟里可以找到答案。

窟门处金刚力士

麦积山石窟第4窟,开凿于北周(公元557年-581年),位于东崖上部,俗称“散花楼”,又名“上七佛阁”,是麦积山石窟最为宏伟壮观的一个洞窟。根据史籍记载为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祈福所建造的“功德窟”。完工时,请了当时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庾信作序,即《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现存842身塑像,其中影塑小佛像为757身,浮雕塑像8身,圆雕塑像77身。

4窟4龛 主佛与菩萨 宋塑

原本的形制应该是一个八柱七开间,前廊后室的仿宫殿单檐庑殿顶建筑。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洞窟前半部分坍塌,前廊的柱廊中,六根石柱已崩毁,仅存梁尾与后壁相连接处的残痕,东西二角的两根石柱尚保存完好。与此八根石柱相对应的,每龛之间的墙壁上塑一身佛的八部护法,称之为“天龙八部”。此八身浮雕塑像在后期进行过修复,因自然风化等原因,泥层有所剥落,剥落的泥层下隐约可见北周原作泥层。

天龙八部

最具价值的是前廊各龛上部一列七幅大型飞天壁画,为北周原作,未经后代重绘。每幅纵1.9米,横3.5米,每幅中有四身飞天,两两对飞。

28身飞天,或弹奏乐器,如阮、笛、拍鼓、钹等;或手捧供物,如仙果、香熏等。与其他壁画不同的是这些飞天的脸部、胳膊、手、脚等这些身体的裸露部分是用浮雕的手法塑出来的,泥层最大厚度不超过5毫米,一般在2-3毫米之间;而其他部分如身体、衣裙、飘带等是描绘出来的,这种别具匠心地把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法巧妙融合于一体的技法被称为“薄肉塑”,让飞天有一种破壁欲出感觉,立体感非常强,这种作法全国仅此一处。

“薄肉塑”飞天壁画(局部)

03

北朝造像的艺术特点

麦积山北朝早期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相术传统、 汉末魏初的人物品鉴以及魏晋文艺理论中重 “骨” 的审美风尚, 吸收与融合了印度犍陀罗、 秣菟罗与笈多造像的样式风格, 散发着骨力铮铮的刚健之美,体现出鲜卑民族发展上升期的生命力量。

西魏 54窟主像

如果说麦积山北朝早期的造像是在以重 “骨” 为主导下的一种偏阳刚、朴拙的美学风格,那么从北魏后期至西魏则逐渐倾向于重 “韵” 的阴柔、婉丽之美,造型凝练而不失细腻,注重通过对面部五官神态与身姿体态、衣纹等细微的刻画来传达所塑人物的内在精神。

北魏 146窟坐佛

北朝中、后期造像的审美风格由重 “骨” 转为尚 “韵” , 飘逸传神、 浑然妙有,散发着一种宁静、 秀逸的阴柔之美。 这是对魏晋玄学与佛学所关注的 “形神”问题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尚神、 尚意的审美风尚的反映, 同时也是对南朝审美文化与造像样式的吸收与融合。

衣纹等细微的刻画来传达所塑人物的内在精神。

西魏 60窟主像

无论是重 “骨” 还是尚 “韵” ,造像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所塑人物的眼睛、嘴巴等面部特征、姿势体态与衣纹线条传达出来。

北魏 85窟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