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开凿?麦积山石窟第一大像!

探文化古今 2024-11-24 15:56:38

上一期小探君介绍了北朝时期麦积山石窟的盛况,这一期主要讲一讲隋代的麦积山石窟。来看看这摩崖石胎泥塑“弥勒三尊”,整组造像面阔18米,高17米,进深1米,是麦积山石窟第一大像。这就是隋代的造像,是不是很漂亮?

麦积山石窟13窟 摩崖大像

01

隋代麦积山开凿考略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其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1400多年连续不断的营建,成为中国石窟寺中开凿和营建历史最长的石窟,是中国石窟寺中开凿历史序列最为完整的石窟寺,在世界石窟营建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现存大小窟龛221个,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近1000平方米,以及大量的碑碣、经卷、文书等文物。

麦积山石窟外景

麦积山又称“麦积崖”,其名称来源最早见于《高僧传·玄高传》,记载关中石羊寺高僧玄高因时局动荡而“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魏书·李焕传》载,北魏正始三年(506年)秦州主簿吕苟儿反,梁州刺史李焕“令石长乐等由麦积崖赴援”。

可见山上洞窟之多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这处在山梁末端孤兀而立的奇峰,五代文学家、大诗人王仁裕在《玉堂闲话·麦积山》中有一段精彩描述: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山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远看真的像一个麦垛

隋唐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根据对麦积山崖面现存窟龛综合考察分析,可知到北周时,壁面上已是窟龛密布,几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供利用的位置。这一时期现存窟龛主要有第5、8、10、13、24、37等窟,多为隋代开凿。

其中第5窟完成于初唐,绘制于右侧大龛外壁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场景壮观、人物众多,是唐代壁画的杰出之作。此外,第4窟后室大龛之间的墙壁上方保存有多幅唐代绘制的佛说法图、供养菩萨、跪拜供养人形象。造像题材以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为主,兼有传统的三佛造像。

5窟所处位置

这一时期造像最杰出的代表是隋代开凿的东崖大佛(第13窟),为石胎泥塑,正中主尊系阿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大佛高15.7米,气势宏伟,也是麦积山第一大佛。造像风格上,体态丰腴,神情雍容大度,服饰繁缛华贵,充分展现出隋唐王朝的盛世风貌。但由于地震、战乱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盛唐以后的麦积山走向了衰败。

东崖大佛(第13窟)

乾元二年(759年),因躲避战乱而流寓秦州的大诗人杜甫来到麦积山时,他看到的是“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的凄凉景象。

会昌法难后,唐朝统治者佛教政策开始变化,宣宗大中元年下诏恢复佛教。同时,唐朝乘吐蕃内乱,收复了陇右包括秦州在内的“三州七关”。在这种背景下,麦积山又逐步恢复起佛事活动,据宋《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瑞应寺再葬佛舍利记》碑载:“……至大中二年,有先师迥觉大师,寻旧基圣迹,构精伽蓝……”其中也包括对崖面窟龛造像的修缮。

麦积山导览图

02

隋代名窟大起底

前文已经说过,隋代开凿的石窟主要有第5、8、10、13、24、37等窟,刚刚提到的麦积山第一大像,就在第13窟。

远眺东崖大佛

第13窟

麦积山第13窟俗称“东崖大佛”,位于东崖中部。开凿于隋代,南宋绍兴年间重修。系摩崖浅龛,立面近方形,高17米、宽约18米。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像。

东崖大佛

这是麦积山现存最大的一组石胎泥塑造像。正中主佛为释迦牟尼,高15.7米。佛面形圆润饱满,螺纹低平肉髻,顶有肉髻珠。弯眉细长目,双眉间有白毫相,两眼下视,眼角上挑。高鼻阔口,下颌丰满。两耳紧贴后颊,短颈端肩,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

袒胸鼓腹,倚坐姿,双脚踩于仰莲台上。内着偏衫,外穿垂领式袈裟,服饰表面堆塑数道流畅舒展的衣纹线。双手已失,从残迹推测原左手抚左膝,右手齐胸,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表情肃穆庄严中带着一丝慈祥,仿佛在注视着世间芸芸众生。

主佛释迦牟尼

佛双膝以下部分泥皮全部剥落,石胎外露,岩层表面整齐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方形柱眼及部分残存木桩,可知此类大型佛像制作流程为先在崖面雕凿出大形,然后在石胎表面等距凿出大小、深浅不一的桩孔,插入缠有丝麻的木楔。然后再敷泥塑形,精雕细塑,最后加以妆彩。既能减轻塑像的重量,又可以增加强度和稳定性,充分彰显出古代雕塑家们高超娴熟的创作技艺水平。

普贤菩萨

佛左侧为普贤菩萨,高13米。束发高髻,头顶花冠上有一个象头的形象,宝缯自耳后垂至双肩。面容饱满圆润中透着一丝清秀,弯眉细长目,鼻梁直挺,双唇紧密,下颌丰满。短颈端肩,挺胸敛腹。身穿袒右偏衫,下著贴身长裙。帔帛横膝前一道后,搭肩绕臂,沿身体侧下垂至脚面。

普贤菩萨手部细节

胸前缀饰一串联珠状璎珞,现多已残毁无存。左手自然下垂,微曲于膝前。右手横置于胸前,持一莲叶及莲蕾,跣足立于仰莲台上,神态恬静安逸,身姿婀娜挺拔。

文殊菩萨

佛右侧为文殊菩萨,高13米,装束、神态等大致同左侧菩萨,左手上扬至颌下,掌心托一圆莲。胸前缀饰璎珞。体态挺拔之中略显敦厚,仍有北周造像之遗韵。

摩崖大佛细节

这组造像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秦州大地震中部分受损。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秦州甘谷城信徒高振同对大佛进行了重新修缮,并在佛白毫相内敬奉一件定窑白瓷碗留题。

1983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东崖大佛面部进行重修时,发现了这件文物。白瓷碗基本完整,高5.4、口径16.4、底径6.4厘米。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细密,色泽温润。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定窑白瓷碗

第37窟

37窟位于中区入口处,隋代开凿,高2.53米,宽2.45,深1.8米,是一个平面马蹄形洞窟,原有五身造像,现存一佛一菩萨。窟顶部分残存0.05平方米壁画,为飞天飘带。

37窟一佛一菩萨

正壁主佛为隋代造像,身高2.1米。顶作螺髻,面型方圆。身着通肩袈裟,袈裟上绘有彩绘,其衣纹呈阶梯式,线条简洁明朗,双手部位已残,残损部位中可看到内部的木骨支架,佛像双足下垂,坐于方形佛座之上。

主像细节

右侧胁侍菩萨同样是隋代作品。身高1.85米。菩萨头束高发髻,戴华鬘冠,秀发披于双肩,宝缯下垂落于肩头。袒胸露臂,修长的颈部佩戴有项圈,双臂搭披帛,胸前装饰着华美的璎珞,腰间系百褶长裙,双手轻柔地交叠合抱于胸前,身体微微前倾向佛,赤足立于圆形莲台上。

似在侧耳聆听佛祖教诲,面容中透露出佛国人物的虔诚。手部线条流畅,纤细而柔美的手腕佩配带有手镯,泥塑的作品却富有着肌肤的质感,是麦积山石窟隋代的代表作品。

胁侍菩萨

005窟-牛儿堂

第5窟开凿于隋末唐初,位于4号崖阁(上七佛阁)西侧,俗称“牛儿堂”。以泥塑天王脚下有牛犊而得名。此处距地面70余米,是麦积山石窟能登临洞窟中相对位置最高的。

5窟1龛

形制为三间四柱的仿宫殿式建筑,洞窟前半部分坍塌,原四根石柱目前仅剩东侧的半根。此窟进深6.5米,高9.0米,宽15.0米。廊后壁正中开一深龛,左右各开一大小相同的浅龛,现存14身塑像。

5窟平面图

前廊目前仅存一身塑像,称为“踏牛天王”,因其脚下踏一身牛犊而得名。此身塑像身高3.6米,身披长甲,腰系战裙,下着宽腿扎脚裤,足蹬圆头靴,稳健地站在牛犊背上,是一位镇定自若的西域将军形象。脚下神牛目视前方,鼻翼张开,塑造得十分传神。

踏牛天王

后室列三龛,中间主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左右两龛各塑一佛二菩萨。三龛内供奉“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

5窟3龛 露齿莞尔一笑的菩萨很有特色

西侧窟顶平棊方格内绘有一幅天马图,另长廊西侧龛外上部绘有一幅西方净土变,中龛顶部绘说法图及供养人。

5窟3龛及其主像

天马图中马昂首扬尾,奔腾前进,前有三颗摩尼宝珠,左右四方有流云环绕,飞天相随,花瓣点缀。飞天的裙裾、巾带迎风招展,表现出速度极快的飞扬状态。所绘壁画内容据推测为《太子瑞应本起经》或《修行本起经》中的太子夜半逾城出家的故事。

天马图

西方净土变中画的是宝池、宝地,主佛与胁侍菩萨、化生、狮子和伎乐等均安排于倒凹字型宝池当中。由宝池延伸出带状水渠纵横环绕宝地。主佛阿弥陀佛居中结跏趺坐,左右两侧侍立观音、大势至菩萨,下侧围绕七宝莲池。画面左下方绘女供养人三排,右下方绘女供养人一排。

西方净土变局部

供养人均为女子,三人一组,为主从关系。每组前方均有长条榜题,但已不可辨识。供养人三人一组中:先头一人略高大,为主人;后跟两人略小,为侍女。主人着交领大袖,右衽。女主人长裙高提至胸,后裙由身后侍女双手上提。

西方净土变女供养人

上述供养人,尤其女主人的服饰与发形式比较特殊,随着汉化政策的深入,女子“多数身穿交领大袖衫,下着长裙”,供养人所体现的隋代特征不止于服饰,尚见于其发髻形式。此铺壁画供养人女主人发髻上拢,顶平。平顶侧面略有洼陷,隐约可见结带装饰。这装饰于左侧第二列存留较为明显,如第一组女主人发髻上结带,随后的第二、五、六组亦能辨认出带状装饰。侍女二人发较小,与主人形式基本相同。

唐代、五代补塑供养人

03

隋代麦积山造像特点

隋唐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由于在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发生大地震,造成中部洞窟塌毁,使现存洞窟成东、西两崖分布。恰好隋唐时期的洞窟主要位于中窟,这也使得那时候的洞窟保存较少。

但是仍然留下像牛儿堂这样的代表洞窟,上面留下的壁画也为后人研究隋唐服饰等方面留下了珍贵的材料。

5窟3龛与踏牛天王

隋代的佛教造像基本沿袭魏晋南北朝的要素,在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时代风格。隋代佛教造像风格较偏向为北周、北齐的特点,体态丰满,肩背部分开阔且具有体量感,腹部微凸,腰间曲线逐渐明显,此时期的造像出现了动态感。配饰部分以璎珞繁复华丽为特点。

5窟天王像-仰视

究其面部特征,隋代佛教造像注重造像的女性化,与前朝造像对比鲜明,前朝崇尚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而隋代则更偏向于略微丰腴的造像风格,从上述的观音菩萨头像就可以看出造像面部丰满,颈部还出现了“三无碍”纹。

以麦积山石窟第37窟的菩萨像为例,菩萨高1.86米,形体修长,双手自然地交叉于胸际,姿态优美丰满,表现手法简练、写实,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37窟胁侍菩萨像

初唐佛教造像延续隋代风格,造型多体态丰腴,头部偏大且身体稍短,脸型偏方形。盛唐时期是佛教造像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造像脸型圆化,身躯富有动感显得生动妩媚,腰线明显,肌肉线条流畅健硕,极具张力的造像风格使得盛唐时期精品频出。

至于中晚唐时期的造像,则失去了盛唐时的恢宏气势,整体拘谨生硬,表现力大大减弱。

5窟2龛主佛身旁的菩萨与弟子

加上安史之乱后,天水以西、以北一带被吐蕃占领,麦积山石窟很难见到中唐与晚唐的造像、壁画等作品。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