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六位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武大郎实际身高一米八?每一位都颠覆你的历史认知

简单远山纪实 2025-04-01 13:07:19
第一位:商纣王帝辛

很多人印象里的纣王应该都来自于《封神演义》的酒池肉林,妥妥的荒淫无道。

可实际上帝辛把商朝的地盘从河南扩展到了江淮,整整扩大了三倍,还很重视农桑,现代学者估算当时的农业产量提升了40%之多。后面周朝为了证明灭商的正当性,就系统性地将他污名化了。

第二位:隋炀帝

隋炀帝劳民伤财修大运河被骂了千年,但大运河到了唐朝还在用。

花了三千万大银是不假,但江南到洛阳的漕运成本也降低了60%,《新唐书·食货志》中记载,唐朝年均漕运量约400万石,也就是说光唐朝289年间就通过大运河运了2.9亿石粮食,足够当时全国吃五年。

再说征发民夫这事,对比以下罗马造斗兽场时35%的奴隶死亡率,再看隋朝民夫15%的死亡率,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连唐太宗都承认:“朕取高句丽,实赖炀帝开路。”

第三位:潘金莲

河北清河县志记载,武大郎身高1.78米,明代男性平均身高才1.65米,而且武大郎还中过进士,和潘金莲是真正的郎才女貌,两人的合葬墓也显示二人是白头偕老,压根没有西门庆这个人。

至于谣言怎么来的,是因为因为当时武大郎拒绝资助一个叫孔二的人,孔二怀恨在心,故意编排了一个“潘金莲出轨”的谣言,后来还被冯梦龙写进小说,让夫妻两人背负了600年的骂名。

第四位:曹操

戏文中的曹操被描述成一位白脸奸臣,实际上的曹操是一位乱世里的硬核管理者。

曹操推行的屯田制让黄河流域亩产从三十斤恢复到一百二,二百万饥民靠他的屯田制活了下来。

《三国志》中还记载了他通过提高基层官吏的俸禄来减少官员贪腐的发生。

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也是在汉室名存实亡时重建秩序,就连杀华佗也是因为他拒绝随军服务,而非三国演义写的多疑害贤。

第五位:周瑜

真实的历史上,赤壁之战时周瑜是总指挥,而诸葛亮只是个外交官,赤壁那把火也是周瑜带着东吴将士放的。东吴军队为啥能打?是因为周瑜首创了“部曲制”,让东吴军队的专业化程度碾压了曹刘。三国演义中,纯粹是因为罗贯中想要突出诸葛亮而污名化了周瑜,落个小肚鸡肠的名声。

第六位:秦始皇

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但谁又真的了解其实焚书烧的主要是针对六国史书和政治敏感的百家著作,而且秦朝官方其实可能都有备份,这些备份真正消失是在项羽焚咸阳,后世典籍的缺失更多是归因于战乱。

修长城死了三成人也是瞎说,有学者根据汉代居延汉简戍卒死亡率反推,实际死亡率可能才百分之三。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