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3年,西夏的黑水城军营里,阵亡了三年的士兵李阿豹,竟然连续36个月按时领取了军饷。
更离奇的是,三个军营的名册中都出现了他的腰牌。
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鬼怪作祟的故事,而是西夏的“白籍兵”制度下催生的灰色产业链,活人冒用死者的身份,让阵亡将士们“借尸还魂”重复地领取军饷。
西夏是实行全民皆兵制的,男子在15岁成年后就要入军籍,每两户出一名正兵,再配一名后勤杂役,合称“一抄”。
这种“平战结合”的制度看似高效,却让军队名册膨胀到了6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西夏全国有四成人口都是“在编军人”。
士兵们平时务农,战时自备武器粮草,战死后往往无人及时上报,这就为身份冒用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黑水城出土的文书显示,在西夏军营中存在三类“白籍兵”。
借尸型:活人冒用阵亡者身份,如李阿豹案例中,其兄长用他的腰牌继续领军饷。
分身型:健在士兵同时在多个军营注册,1137年凉州驻军名册中,就有5%的士兵重复登记。
嫁接型:将阵亡士兵的服役年限“嫁接”到新兵身上,提前退役。现代学者统计,每百名在册士兵中就有17.3个“幽灵身份”。
很多人会疑惑,西夏军官都是傻的吗,这都发现不了?
并不是的,军官只是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多报兵员就可以多领朝廷配发的战马和骆驼,而倒卖一匹骆驼就能赚20两白银。
1132年,西夏枢密院清查发现,前线部队虚报名额含达23%,事后却只处罚了7名低级军官。
西夏不是没有尝试过亡羊补牢,在1145年的时候,西夏仁宗颁布了一条叫《天盛律令》的新规。
新规要求实行“腰牌三验法”,即入伍时留掌纹,出征前按手印,归来时核相貌。
但这种执行成本是极高的,验证一名士兵就要耗费大概300文钱,300文钱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普通家庭半个月的收入。
更离谱的是,负责登记的官员们还会趁机索贿,交500文就能给你伪造全套的生物信息。
虚报兵员最后终于掏空了国库,一匹战马年耗粮草折合12贯钱,10万幽灵士兵每年就要浪费120万贯,相当于西夏两年的财政收入。
到了1227年蒙古灭夏时,西夏名册上的50万大军实际仅剩8万人,你就说可不可笑。
成吉思汗发现真相后也冷笑道:“用纸人打仗的王朝,活该被草原的风吹散。”
西夏的幽灵士兵现象,本质上就是粗放式管理的恶果。
当今某些国家虚报“吃空饷”、企业伪造“影子员工”,与八百年前的黑水城舞弊何其相像。
当李阿豹们能在名册上“永生”,这个王朝的寿命也就进入了倒计时,这对任何时代的组织管理都是震耳警钟。
就这样挫宋还打不过,可见赵宋是有多废物[横脸笑]
西夏男人们战斗力我是不知道,但西夏王妃的战斗力可是冠绝数千年的欧亚大陆历史。要是铁木真多活15年…
还以为是卖壮丁呢,原来还是吃空饷。
钢牙妹有什么好玩的,就只是身份比较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