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睡觉论”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5岁,睡觉尽量做到这几点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4-04 15:04:48

[1]杨鄂,王世强,罗丹,等.中国老年人睡眠时长和体力活动对认知障碍的联合作用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10):741-745+751.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4.10.004.

[1]李萍.逾六成人经历睡眠困扰[N].深圳特区报,2025-03-24(A06).

65岁的王秀兰怎么也没想到,睡了一辈子觉,竟然还能“睡出问题”。

她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退休前在一家国营纺织厂做了三十多年织布工,年轻时手脚麻利,熬夜加班从不喊累。

退休后,她搬到儿子家附近的小区独居,日子过得简单却规律:早起遛弯,中午小睡,晚上九点准时上床,早上五点起床。

她常跟邻居说,“人老了就得睡够八小时,不然哪有力气过日子?”可谁知,这“八小时”的习惯,却在2024年10月悄无声息地给她埋下了隐患。

那年秋天,王秀兰开始觉得身体有些不对劲。起初只是早上醒来时腰酸得厉害,她以为是年纪大了,筋骨不如从前,便没太在意。

到了10月中旬,她发现自己夜里总醒,醒了就再也睡不着,有时盯着天花板发呆到天亮。

11月初的一天,她下楼遛弯时,突然觉得腿软,差点摔倒,幸好旁边的老李扶了一把。

她拍拍胸口,嘀咕着:“可能是昨晚没睡好。”老李劝她去医院瞧瞧,她却摆摆手,“哪有那么娇气,歇两天就好了。”

可情况没好转,反而更糟了。11月下旬,她开始觉得头昏沉沉的,像蒙了层雾,连看电视都看不清字幕。

有一天,她在厨房切菜,手一抖,刀差点划到手指。她这才慌了神,给儿子打了电话。

儿子张强是个急性子,当天下午就带着她去了市里的三甲医院。

在医院挂了老年科的号,医生详细问了她的情况。

她老老实实交代:“我每天睡八小时,晚上九点睡,早上五点起,雷打不动。

”医生皱了皱眉,让她先去做检查。

检查项目不少,王秀兰被折腾了一整天: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6.2×10⁹/L,红细胞计数4.1×10¹²/L,血红蛋白128g/L,都在正常范围;

血糖6.8mmol/L,偏高但不算严重;血压测了三次,平均值148/92mmHg,提示轻度高血压;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脑部CT没发现明显病灶,但颈动脉超声提示轻度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增厚约1.2mm;

睡眠监测(PSG)结果却让人意外,显示她每晚实际深睡眠时间不足2小时,睡眠效率只有62%,远低于正常值。

检查结果出来那天,张强陪着她坐在诊室里。医生翻着报告单,语气平静却带着点严肃:“王阿姨,你的睡眠质量有问题。

65岁以后,身体代谢变慢,睡太久反而容易出毛病。你这八小时睡眠,听着规律,其实并不适合现在的你。

”王秀兰愣住了,她从没想过,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竟然会让自己身体亮起红灯。

医生顿了顿,接着说:“人老了,睡觉不是越多越好,得讲究方法。

你这种情况,再不调整,恐怕不只是头晕腿软这么简单了。咱们得好好聊聊,过了65岁,睡觉到底该怎么睡。”

睡眠时长并非“八小时定律”,因人而异才科学

很多人打小就听过“每天睡八小时最健康”的说法,觉得这是金科玉律,到老了也得照着来。

可实际上,睡眠时长这事儿,真不是“一刀切”能解决的。科学研究早就发现,人过了65岁,身体机能下降,新陈代谢减慢,所需的睡眠时间会自然缩短。

美国睡眠医学会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的平均睡眠需求在7到8小时之间,但这只是个大致范围。

实际需要多少,得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健康水平。比如,有些老人每天睡6小时就精神抖擞,而有些人睡满8小时反倒腰酸背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睡眠质量比时长更关键。像王秀兰这样,硬撑着睡8小时,结果深睡眠时间少得可怜,身体反而没休息好。

专家指出,老年人的睡眠结构会变,浅睡眠比例增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减少,这种变化是自然老化的结果。

所以,强求“八小时”不一定对,反而可能让身体负担加重。

医生常建议,65岁以后,睡觉时长别死盯着数字,得学会听身体的信号,睡到自然醒、醒来不疲惫,才是正道。

年龄大了,睡太久为啥反倒伤身?

人老了,睡多了咋还会出问题?这得从身体的变化说起。65岁以后,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氧能力也不如从前。

如果长时间躺着不动,血液流动减缓,就容易引发一系列麻烦。

比如,颈动脉超声里看到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血管壁慢慢硬化、堵塞的表现,睡太久会让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重这种状况。

再比如,心脏功能下降时,平躺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心肺负担加重,像王秀兰心电图里的房性早搏,虽然不算严重,但也提醒着心脏没以前那么有力了。

研究还发现,老年人睡超过9小时,患高血压的风险比睡7小时的人高出约30%,而中风概率也可能上升20%左右。

这是因为睡太久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比如皮质醇和褪黑激素的平衡失调,进而干扰血压和血糖的调节。

更别提,长时间不动还会让肌肉僵硬、关节发酸,早上起来腰酸腿软就不奇怪了。

所以,医生常叮嘱,65岁以后,睡觉别贪多,适量就好,不然好处没捞着,反倒把健康睡没了。

过了65岁,睡觉得讲究这几点

既然睡多睡少都不行,那65岁以后,睡觉到底该咋睡?医生们总结了几条实用的建议,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第一,控制时长,别硬撑。每天6到8小时够用了,具体多少看自己,醒了觉得精神好就行,别非躺够八小时。

第二,睡前别吃太饱,尤其是晚饭离睡觉时间最好隔3小时以上,不然胃还在忙着消化,影响睡眠质量不说,还容易反酸、烧心。

第三,睡姿得调整,尽量右侧卧或者仰卧带个小枕头垫高头部,这样能减轻心脏压力,也不会压迫颈椎。

第四,夜里醒了别硬躺着,老年人夜间觉多是正常现象,醒了就起来走走,喝口水再睡,别盯着天花板熬时间。

还有,白天别睡太多,小憩20到30分钟就行,睡过头晚上就该失眠了。

这些法子听着简单,但真能帮身体找回节奏。像王秀兰这样,医生就建议她把晚上睡眠调到7小时,白天加个半小时午睡,看看效果咋样。

实践证明,调整后的老人,头晕、乏力的情况往往能改善不少。

睡眠质量差,藏着哪些健康隐患?

睡不好不只是精神差那么简单,对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这可是个大信号。

睡眠质量低,可能跟好几种毛病挂钩。先说高血压,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晚上降不下来,长此以往就成了隐患。

再说糖尿病,睡不好影响胰岛素分泌,血糖控制就难,像王秀兰血糖6.8mmol/L,已经有点偏高了,得留神。

还有脑血管问题,睡眠效率低会让大脑缺氧时间变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中风风险自然上升。

数据表明,老年人每晚睡眠效率低于70%,患认知障碍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约25%。

另外,睡不好还可能诱发情绪问题,比如焦虑、烦躁,甚至抑郁,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医生常说,65岁以后,睡觉不是小事,质量没保障,身体迟早敲警钟。

想防这些麻烦,平时得多观察,比如夜里醒得多不多、早上起来头晕不晕,必要时做个睡眠监测,找准问题再调整,别拖到医院才后悔。

71 阅读:25011
评论列表
  • 2025-04-06 04:50

    成人每天睡觉须要几小时

    用户10xxx51 回复:
    7-10小时,不要信无能医生的话,这些医生这和害动物医生一样的,乱讲,害人害动物,必有因果[得瑟]
  • 2025-04-06 04:48

    成人每天睡觉须要几小时

  • 2025-04-06 04:49

    成人每天睡觉须要几小时

    用户10xxx88 回复:
    自己身体感觉舒畅为佳。如越睡越困就不对了[笑着哭]个人见解,一切合理就好。
  • 2025-04-12 20:09

    你话太多。废话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