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志红.5个方案健康吃鸡蛋[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2,(01):68-69.
[1]武书庚.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J].养生大世界,2020,(09):80-81.
“平常健健康康的,可怎么就突然出了大毛病呢?”

46岁的李翠兰站在医院走廊里,手里攥着一张检查报告,满脸疑惑地嘀咕着。
她是河北一个小县城的超市收银员,平时生活简单朴素,每天早晚赶着公交车上下班,家里还有个上初中的儿子要照顾。
2023年10月,秋风渐凉,李翠兰的生活却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过着,没啥特别的波澜。
李翠兰有个习惯,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吃两三个鸡蛋。她总觉得鸡蛋营养高,又便宜实惠,早上煮个蛋配稀饭,既省事又能顶饿,有时候还喜欢生吃。

她听老一辈人说,鸡蛋能养胃,尤其适合她这种偶尔胃酸、胃胀的人。
日子久了,这习惯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连儿子都开玩笑说:“妈,你要是哪天不吃鸡蛋,我还以为你生病了呢。”她听了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2024年年初,情况开始有些不对劲。那段时间,她早上吃完鸡蛋后,胃里总有点烧心,像是堵了团火。
她没太在意,以为自己是累着了,或者是前一天晚上超市盘点时吃了点凉饭菜闹的。
毕竟,她干活麻利,超市里忙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胃不舒服也不是头一回了。

可到了3月,烧心的感觉越来越频繁,有时还带着点隐隐的疼。
她想着可能是年纪大了,胃弱了,就去药店买了点胃药,吃了两天也没啥改善。
5月初的一天早上,李翠兰像往常一样煮了个鸡蛋,刚吃下去没多久,胃里突然一阵翻江倒海。她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疼得直冒冷汗,儿子吓得赶紧给她倒了杯热水。
她缓了缓,觉得可能是鸡蛋没煮熟,索性那天没再吃。可接下来的几天,胃疼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晚上睡觉都能被疼醒。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鸡蛋的问题,可又觉得不可能,毕竟吃了这么多年也没啥事。
6月中旬,疼得实在受不了,李翠兰请了半天假,去县医院挂了个消化科的号。
医生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她老实交代了每天一个鸡蛋的事,还顺嘴提了句:“我有时候忙起来就直接吃个半熟蛋,省时间。”医生皱了皱眉,让她先去做检查。
检查单子一项项列下来:胃镜、血液常规、幽门螺杆菌(HP)检测、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筛查,还有腹部B超。她拿着单子跑上跑下,折腾了一上午,终于拿到了结果。

胃镜报告写着: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局部黏膜增生,疑似早期病变;血液常规显示白细胞略高,12.5×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
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抗体滴度高达85U/mL(正常值<20U/mL);肝功能正常,ALT 32U/L(正常范围7-40U/L);
肿瘤标志物CEA轻度升高,6.8ng/mL(正常值<5ng/mL);腹部B超提示胃壁增厚,约8mm(正常值<5mm)。
医生拿着报告看了半天,抬头问她:“你说你每天都吃鸡蛋,这鸡蛋是怎么吃的?吃了多久了?”

李翠兰老实回答:“十几年了,喜欢生吃,大部分时候都是半熟,俺那叫溏心蛋,还有时候直接煎着吃,咋了?”
医生叹了口气,放下报告说:“你这胃伤得可不轻啊,吃鸡蛋本身没啥错,但你这吃法,时间长了真会出问题。
半熟的蛋容易有细菌,煎蛋油放多了也伤胃,再加上你这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早就扛不住了。要不是这次查得早,再拖下去,胃癌的风险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翠兰愣住了,手里的报告抖了抖,她怎么也没想到,每天一个小习惯,竟会把自己推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鸡蛋是个好东西,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还有卵磷脂、维生素A、D啥的,对身体确实有不少好处。可为啥有人吃了没事,有人却吃出了毛病?
关键就在于怎么吃。像有些人习惯每天早上啃个半熟蛋,蛋黄软软的,口感是好,可这种吃法藏着隐患。
生的或没熟透的鸡蛋里可能有沙门氏菌,这玩意儿是种常见的细菌,耐热性不强,得70℃以上加热几分钟才能杀干净。
要是没煮透,细菌跑进胃里,轻则拉肚子,重则引起肠胃炎,时间长了还可能刺激胃黏膜,让胃变得脆弱。

数据上看,沙门氏菌感染每年在全球有上千万病例,尤其夏天更容易滋生,鸡蛋没熟透的风险就更高。
再比如煎鸡蛋,很多人爱用大油煎得焦黄香脆,可油温一高,鸡蛋里的蛋白质和脂肪就容易变性,产生一些不好消化的物质。
油用多了,还会让胃酸分泌失调,尤其是早上空腹吃,胃黏膜没啥保护,直接被刺激,长此以往,慢性胃炎就找上门了。
研究发现,每天吃油煎蛋的人,胃部不适的概率比吃水煮蛋的高出约30%。

所以说,鸡蛋本身没问题,吃法不对才是“元凶”。想吃得健康,水煮蛋煮到全熟是稳妥的选择,少放油少煎炸,胃才能舒坦。
胃病咋来的?幽门螺杆菌是个大麻烦说到胃病,不能不提幽门螺杆菌。这家伙是个狡猾的细菌,喜欢藏在胃黏膜里,能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气来保护自己,还能破坏胃的保护层。
像李翠兰这样查出阳性的,说明胃里早被它“占领”了。统计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都感染过这细菌,中国感染率更高,接近60%。
它咋来的?可能是吃东西不干净,比如生鸡蛋、手没洗干净就吃饭,甚至共用碗筷都有风险。

感染后,它会让胃黏膜发炎,时间久了就变成慢性胃炎,甚至糜烂、溃疡。要是再加上饮食刺激,比如半熟蛋里的细菌或者煎蛋的油腻,胃黏膜受伤更快。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得胃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6倍,尤其是有家族胃病史的,更得小心。
医生叮嘱,发现感染得赶紧治,三联或四联疗法(几种抗生素加抑酸药)用了两周,基本能清干净。
可不治的话,胃黏膜老受损,细胞老修复,修着修着就可能出错,变成癌细胞。所以,查出阳性别拖,早治早好。

鸡蛋本身不会致癌,可吃法不对加上身体状况差,就可能埋下隐患。
先说半熟蛋,沙门氏菌只是小麻烦,更大的问题是长期刺激。胃黏膜被细菌搞乱后,免疫系统老得“加班”,发炎反应多了,细胞就容易出问题。
医学上叫“炎症-癌变路径”,慢性胃炎拖成萎缩性胃炎,再到肠化生,最后可能就奔着胃癌去了。
数据挺吓人,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40多万,70%跟幽门螺杆菌和不良饮食有关。

再说煎蛋,高温油炸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这两种东西在动物实验里被证明能诱发癌变。
虽然人吃的分量不至于直接致癌,但常年累积下来,胃黏膜受损加重,风险自然就高了。
还有人爱吃腌鸡蛋,盐分高不说,腌制过程还可能有亚硝酸盐,胃里一反应,生成亚硝胺,这可是公认的致癌物。
所以,吃鸡蛋得讲方法,别让好东西变成坏影响。

要想胃好,鸡蛋得吃对,生活习惯也得跟上。先说鸡蛋咋吃:煮全熟最保险,70℃以上加热5分钟,细菌杀干净,营养也保留。
煎蛋少放油,别追求焦脆,蒸蛋也不错,嫩滑又不刺激。每天吃一个没啥问题,但别过量,胆固醇高的人每周3-4个就够了。
除了鸡蛋,防幽门螺杆菌也很关键。饭前洗手,别吃生冷不干净的东西,家里有人感染最好分餐,别共用筷子。

胃不舒服别硬扛,像烧心、胃疼、胀气超过两周,就得去查查,胃镜加HP检测最准。平时少吃油腻、辛辣的,胃黏膜才能喘口气。
研究说,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果,能把胃癌风险降20%-30%。胃病不是一天来的,防也得慢慢养。
鸡蛋吃对了,习惯改好了,胃才能长长久久地舒服下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