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历史渊源

鸿朗说健康 2024-07-19 15:20:47

所谓的“三伏贴”,属于中医里的贴敷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以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的一种中医内病外治法,大多在夏季进行。原因在于夏日炎炎,肌肉腠理疏泄,汗腺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循经渗透、吸收和传导。

“三伏贴”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最早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炎热的3天,也就是分别在头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就可以提升阳气,,到了秋冬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古代和现代医家皆指出其疗效确切。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就是三伏贴疗法的应用。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

三伏贴是目前普及最广的“夏治”方法之一,它是将中草药物熬成膏药、油膏或将药物赋形做成药饼,贴敷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使药物成分渗透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三伏贴原理:三伏贴,是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念,在夏日三伏天内用药物调节,从而对在冬天发作的疾病起到治疗及预防的作用。“冬病"一般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特点是感受寒凉容易加重,遇温暖容易减轻。

三伏贴治什么: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感冒;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妇产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怕冷、产后风等虚寒症;

“痹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患者;

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多汗、夜尿多、慢性腹泻等气虚、阳虚症。

这些疾病须由中医生通过辨证论治,诊断出确实属于中医“阳虚体质”的“寒”性特征,才能运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如一名患者虽然得了慢性支气管炎,但表现为黄痰、咽痛、便秘等“热”象,体质属于“热性体质”,就不能称之为“冬病”,也不宜“夏治”。

“三伏贴”治疗重点在于预防保健,能够缓解病情,降低发病率,属于中医治未病的一种手段。主要用于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适用“三伏贴”疗。此外,还适用于怕冷、怕风、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而过敏性体质、孕妇以及阴虚阳亢的人群则一般不宜贴敷,因此,贴敷前要进行辨证。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