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完成一个壮举,从俄罗斯手中收回失地,在五处刻下中国名字

蔡京新参 2025-02-14 09:45:12

话说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却也藏着不少让人心酸的“大戏”。

清政府那会儿,就像是舞台上那个穿着华丽却脚步踉跄的演员,一边演着“我是老大”的戏码,一边却把自家的宝贝疙瘩——大好河山,随手就送了出去。

这其中,瑚布图河的故事,那可是让人听了心里直滴血,就像是看着自家祖传的玉佩,被贼人硬生生抢走,还得听着他们在那儿炫耀。瑚布图河,全长114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它就那么静静地躺在中俄边境,是绥芬河的一条小跟班。想当年,盛唐时期,中国的地盘大得没边,瑚布图河那就是咱家后院的一条小溪流,两岸百姓安居乐业,稻田里金浪滚滚,河里鱼儿游得欢,那叫一个和谐美满。可到了清朝末年,这画风就突变了。清政府那是出了名的“窝里横,对外软”,列强一来,立马就怂了。沙俄这老毛子,眼睛盯着咱家东边这块肥肉,早就馋得流口水了。他们派兵往瑚布图河边上一站,大言不惭地说:“这地儿,我接管了!”当地老百姓那叫一个惨,干活的时候还得提心吊胆,生怕沙俄士兵心情不好,上来就是一顿揍。这时候,有个叫马建军兄弟,那是真爷们儿!他一看这形势,心里那个急啊,直接就把官帽往瑚布图河里一扔,说:“老子不干了,誓死保卫家园!”他带着老百姓,拿起锄头镰刀,就跟沙俄士兵干上了。这勇气,是不是比那些整天躲在宫里享福的大臣们强百倍?可惜啊,勇气归勇气,实力摆在那儿,终究比不过。马建军他们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终究敌不过沙俄的枪炮。

最后,马建军牺牲了,瑚布图河也“改姓”了沙俄,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把这河改成了“乌沙河”,听起来就像是给沙俄脸上贴了个“无耻”的标签。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成了列强的提款机。跟沙俄签了个《瑷珲条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眨眼就没了,瑚布图河也跟着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这事儿,就像是被人当面扇了一巴掌,还得赔笑脸说:“打得好,打得好!”但咱中华民族,那可是打不倒的好汉子,跌倒了那就爬起来。清政府垮了,新中国站了起来,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机会来了!中俄开始坐下来谈边界问题,这一谈就是好多年。1993年,终于有了点眉目,瑚布图河回归的事儿算是定了下来。然后又磨蹭了好几年,直到2015年,瑚布图河这才算是真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俄边界上,还立了五座界碑,界碑岭、托伦岗、吉龙沟、红漆桩、蓝香坪,听着就像五壮士,守着咱家的门。

这瑚布图河的回归,可不是简单的土地收复,那是咱民族精神的一次大胜利!强大了才能要回被强盗抢走的心爱之物,才能守护国土。历史的伤痛,咱们得记着,但不能老活在伤痛里。现在,咱们得往前看,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因为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敢欺负你。这就像是你手里有把枪,别人就不敢轻易动你。所以啊,咱们得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发展,但也别忘了,这和平是怎么来的。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咱们得继续努力,让咱家的河山,永远都姓“中”!

1 阅读:1

蔡京新参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