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袤的领土上,有一处地方,它虽不起眼,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风景。
这个地方,就是洋馆坪大堤,一个仅有880米长、8米宽,却能一眼看遍中俄朝三国的神奇之地。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这条窄窄的大堤上,左边是铁丝网围起的俄罗斯边境,右边是波涛汹涌的图们江,江的对面则是朝鲜的领土。这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三国交界的“三不管”地带,但不同的是,这里是中国领土,每一寸都属于我们!洋馆坪大堤,听起来像是某个高级度假村的名字,但实际上,它只是一条连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与防川村的江堤。可别小看这条江堤,它可是连接“中国东方第一村”防川村的唯一通道。没有它,防川村就得孤零零地成为一块“飞地”,那可就尴尬了。说起防川村的历史,那可真是一部活生生的领土争夺史。晚清时期,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给沙俄。防川村就在这片被割让的领土边缘,被包围了起来,仅通过一条狭长的通道与中国相连。沙俄见状,还想趁机侵占防川村等地,幸好有个叫吴大澂的清官据理力争,才保住了这些地方。吴大澂,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他可是晚清时期的“领土保卫者”。
他发现沙俄侵占珲春黑顶子地方(今敬信镇一带)后,立即上报朝廷,并向沙俄提出抗议。经过他的一番努力,沙俄最终承认了错误,并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收回了被侵占的土地。这才有了后来的洋馆坪大堤和防川村。不过,洋馆坪大堤的建成可不是一帆风顺的。1957年,最窄的洋馆坪段被图们江的江水冲断,导致进出防川村需要借道苏联领土。那时候的防川村村民,想要出个门还得先跨国境线,相当麻烦!直到1983年,我们用青石填筑成了洋馆坪堤路,才结束了借道他国的历史。到了1992年,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两地交通条件,出资建设了现在的洋馆坪大堤。这才让进出防川村变得方便起来,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个“一眼看三国”的神奇之地。走在洋馆坪大堤上,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繁华。左边是俄罗斯的边境铁丝网,上面挂着“禁止攀越国境”的告示牌,仿佛在提醒你这里是国境线;
右边是图们江,江水滔滔,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远处,朝鲜的领土若隐若现,让人不禁感叹:真是“一步跨三国”啊!不过,这儿可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国家的尊严。也时刻警醒着,领土问题,寸土必争!别看洋馆坪大堤小,它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见证着中国曾经受过的委屈,也见证了如今的强大与繁荣。要是有人敢来侵占,咱们的解放军时刻准备着,必让侵略者付出惨痛的代价。现在的洋馆坪大堤已经成了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打卡。他们在这里拍照留念,感受“一眼看三国”的独特魅力,也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总之啊,洋馆坪大堤虽小,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连接防川村的唯一通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保卫家园,让每一寸土地都闪耀着中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