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会遭到宫刑?

书童读史 2023-03-23 14:45:58

公元前99年,太史令司马迁在李陵战败后,和汉武帝说了李陵的军功,汉武帝大怒,认为他替李陵开脱,把司马迁交给大理寺问罪,司马迁因为家境贫寒,钱财不足以赎身,亲朋好友也没有帮他的,于是最终被判罚了宫刑,司马迁身受父亲的嘱托,最终写完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司马迁的遭遇,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历史上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是他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爷爷,李广。公元前99年,汉武帝再次派兵征讨匈奴,是李广利率兵出征,这里面的李陵本来应该是输送粮草,但是他和李广利不和,于是他借兵出征,人数不到5000人,作为一只偏师同时出征。

李陵率领的这些士兵,出师不利,但是深入胡地,足迹到了单于的居住地,并且设下诱饵,英勇地向匈奴发起挑战。和单于的军队激战了十几天后,所杀的敌人都超过了李陵带的士兵数量。

匈奴震惊了,没想到这些勇士这么能打,于是出动了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以人数的优势向李陵的部队发动围攻。李陵军队转战千里,箭已经消耗完,士兵也死伤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活着的士兵仍然不放弃,在李陵的号召下,这些士兵擦干血迹,和敌人拼命。

这边李陵的士兵在英勇进攻,李陵的军队还没有全军覆没的时候,有使者给汉武帝送来捷报,朝臣也都以为汉军大捷。

但是李陵的士兵们,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而李广利也拒绝派兵救援,导致了全军覆没。李陵选择了和匈奴投降。

几天后,当最终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汉武帝非常生气,朝臣们也害怕自己受到牵连,纷纷指责李陵的投降。

此时的司马迁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李陵平时对部下恩遇有加,所以战斗的时候,部下死战到底,而且他认为我李陵虽然投降,其实却是在寻找机会立功,并不是真得投降,而且当时的李陵也是身陷囫囵,没有办法才投降的,且以李陵的军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勇将。

于是当汉武帝问司马迁的意见的时候,他力排众议,重点说了李陵的军功,希望能让汉武冷静下来再下诏令。

但是司马迁的话,在汉武帝听来,是为了我替李陵开脱,从而诋毁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交给大理寺问罪。最后给司马迁定了个诬上的罪名,并且也没有人替司马迁交钱赎罪,最终司马迁受到了宫刑。

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尽管后世有男人,为了进宫选择自宫,但是对太史令司马迁而言,他是出于公心,才说这些,他和李陵并没有什么交情。司马迁选择了苟活,是因为他心中还有未完成的事情,如果以这种方式死去,他的著作就不能流传下来了。

有时候屈辱地活着更需要勇气,司马迁活着的时候,甚至有人认为他是自愿受宫刑,以获取荣华富贵。但是司马迁为了他的信念,艰难困苦,没有放弃,完成了这本巨著,留名青史。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
  • 2023-04-06 15:59

    李陵事件只是幌子,真正原因是治史。史学家的政治眼光与一国之主的政治眼光是不一样的。史书记载汉武帝曾“怒而削之”(竹简),但原因却归为司马迁记载了汉景帝的缺点。其实不是的,是因为一些历史事实,司马迁想要如实记载,而汉武帝不允许。比如,汉武帝之前的南岳衡山是今大别山,但查遍史书都找不到确切记载,只能从其它线索找到(衡山国所在位置)。汉武帝要在广西设苍梧郡,就将湖南南部的苍梧山搬到连云港(今花果山),但也没有确切记载。

  • 2023-04-06 06:24

    知识分子看人和君主看人是有所不同的,历代的知识分子都把李广看做天人,而君主却不这么看。李白,杜甫都把哥舒翰看成天人,结果哥舒翰却投降了安禄山,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 2023-04-08 20:54

    写小说停更,因此太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