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的儿子看到母亲的胃镜报告忧心忡忡地问向医生:“医生,我母亲怎么得了霉菌性食管炎?这好好的食管怎么也会发霉了?这是咋回事?”

什么是霉菌性食管炎?
霉菌性食管炎,是以念珠菌为主要致病真菌,所以也被称为念珠菌性食管炎。是很常见的食管感染性疾病。通常,念珠菌也存在于正常人食管中,但一般数量较少,和人体其他共生菌一样默默无闻、安分守己,与人体和平共处。但当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出现下降时,念珠菌便会在食管黏膜中疯狂生长,在黏膜上形成黄白色斑块,最终导致霉菌性食管炎。
好好的食管为何会“发霉”?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消化防御系统可以抑制真菌的过度生长。但是当食管局部防御机制被破坏或全身因素引起免疫功能下降,便有可能引发霉菌性食管炎,如:
1、本身存在某些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基础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2、治疗相关:正在接受大剂量放射性治疗,以及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如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抑酸剂等;(王老太曾有长时间头孢类消炎药服药史,而这极可能是她患病的根源。)
3、其他情况:长期吸烟、大量饮酒或者合并严重的食管动力障碍,如食管失弛缓症、硬皮病。
霉菌性食管炎有什么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其他症状包括腹痛、烧心、体重减轻、腹泻、恶心、呕吐和黑便。另外,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看到粘附在食管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渗出物,而且不能被水冲洗掉。感染较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糜烂、溃疡、狭窄等情况。必要时医生会在胃镜检查时对食管黏膜进行活检或刷洗,将标本送到病理科进一步完成组织学的检查,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念珠菌的假菌丝及一些特有的组织学改变。但临床上多数患者一点症状也没有,内镜下也仅有轻微的改变。
得了霉菌性食管炎怎么办?
首先要寻找病因,由于食管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最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所以,首先应该先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如果有上述基础病或者存在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情况,要及时治疗原发病、谨遵医嘱使用药物或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真菌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存在食管症状、内镜下病变严重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应该进行全身性抗真菌治疗。抗真菌药物对人体肝肾功能影响较大,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定期返院监测肝肾功能状态。而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无症状和内镜下病变轻微的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全身性抗真菌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临床上这部分患者较为常见,即使未行抗真菌治疗,数月后复查胃镜也存在自愈的情况。
总而言之,霉菌性食管炎并不可怕,找寻诱因是关键,必要时再进行抗真菌治疗也能让食管摆脱“霉运”!
我是烟台消化内科辛大夫,愿用业余时间,为有胃肠健康问题的朋友提供帮助。您的提问,我都会抽出时间一一回答,欢迎您私信或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