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京都闻道阁 2024-12-02 10:14:55

文丨吴刚

我们是普通人、平民百姓,当我们从广播里听到,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看到一个又一个“巨贪”落马的消息时,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涟漪,既感到震惊,又感到愤慨。一代名相诸葛亮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尽管我们是普通人、平民一个,无力回天,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反腐败尽点微薄之力。那就是开动脑筋思考,那就是献计献策,那就是与之斗争,那就是拿起笔来探讨……

为何在反腐风暴席卷全国十多年了,而在当下,贪官的数量似乎并未减少,反而如同割韭菜一样层出不穷呢?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查和深入了解以及深刻思考,写成拙文,抛砖引玉。

一、原因

贪腐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的固有诱惑: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尤其是在权力集中的领域。权力可以让一个人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通过职权为自己或小团体谋取私利。这种诱惑是难以通过简单的反腐措施彻底根除的。

2、权力结构的本质:从古到今,在任何权力集中的体系中,权力的运作往往涉及大量的决策和资源分配,这为掌权者提供了谋取私利的机会。即使反腐力度很强,这种权力结构本身难以根本改变。

3、制度设计的空隙: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为贪污受贿提供了空间。部分制度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操作细则,使得一些人有机会钻法律的空子。在一些体制中,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可能不够完善,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问题。这种结构性的问题为贪腐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即使反腐力度很大,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监督。在一些组织中,监督和问责机制可能不足以约束权力的运行。即使有很好的制度,执行不力或监督不足都可能导致贪腐现象的发生。

4、利益共同体:贪腐往往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环境中,贪腐行为被内化为一种文化,个人、家庭、亲戚甚至合作伙伴都可能卷入其中,形成了一种互相保护的机制。在这种环境下,贪腐行为被内化为一种“行业惯例”,即使反腐行动针对个别案例,整个贪腐网络仍然难以被打破。

5、人性的弱点:权力的膨胀容易导致个人欲望的失控。在漫长的体制生活中,公职人员可能会逐渐丢弃最初的理想信念,将手中的权力工具化、私利化。这种内心的堕落是反腐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贪腐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人性中贪婪和自私的体现。即使面临强大的反腐压力,一些人可能会出于生存或享乐的本能,选择冒险贪污。

6、监督的滞后性: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外部监督由于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等原因,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腐败措施往往侧重于事后问责,而事前和事中监督可能不够。这种滞后性使得腐败行为难以被及时制止,增加了贪腐的隐蔽性。

7、文化和心理的错位:在一些地方和行业中,存在着一种“大家都这么干”的心理,认为贪腐是一种普遍的、可以接受的行为。这种文化和心理上的错位使得个体很难独善其身。在某些文化或社会环境中,贪污腐败可能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策略”。这种文化背景下,贪腐行为可能被视为正常甚至合理。

8、社会价值观扭曲: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使得贪污受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合理化,为腐败现象提供了土壤。

9、贪腐手法的不断翻新和升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贪腐手法也在不断翻新和升级,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更大的挑战。

贪腐现象的层出不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有效减少贪腐或解决贪腐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加强反腐力度,更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权力结构和文化观念,加强法治建设,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还需要从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改革,并培养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危害

贪污腐败的存在对党和国家、人民及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巨大危害,具体包括:

1、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民众信任:贪污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人民对党和政府产生疑虑。公职人员因贪污腐败而失去廉洁形象,导致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了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公共治理效能。

2、侵蚀党内团结和纪律:贪污腐败行为削弱了党内团结,破坏了党的组织纪律。一些党员干部出于私利,利用职权进行腐败活动,使得党内风气败坏,严重影响了党的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

3、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贪污腐败使得公共财政资源流失,本应用于民生和发展的资金被滥用或挪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同时,贪污腐败也使得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加剧了贫富差距,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4、阻碍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贪污腐败使得公共管理体系失去效能,无法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进程。同时,贪污腐败也扭曲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国家和社会无法实现可持续的进步。

5、侵害公众利益:贪污受贿者往往将公共资源转化为私人利益,侵害了公众的利益。

6、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腐败行为的存在和蔓延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得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7、威胁社会稳定:长期存在的贪污受贿现象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和谐。

8、破坏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贪污腐败分子不仅违反法律法规,而且违背道德伦理,严重破坏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对社会风尚产生不良影响。

9、导致社会信任危机:一些贪污腐败分子的行为让人民群众感到失望和不满,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导致社会信任危机。

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了国家形象和人民利益,也破坏了党内的团结和公平正义,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坚决对贪污腐败说不,是保障国家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并加强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反腐机制和制度体系,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对策

要有效减少贪腐,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和推进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和广泛开展廉政教育,提高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廉洁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腐败行为和相应的惩处标准,确保有法可依。细化操作细则,减少制度漏洞,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是强化监督机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监督网络,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拓宽监督渠道,注重协同配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加大惩处力度。对贪腐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增加贪腐行为的成本。严格执法执纪,对腐败行为坚决查处,不论涉及到谁,都一查到底,保持高压态势。

五是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权力配置,减少权力集中和寻租空间,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在反腐败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和追逃追赃。

七是培育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使廉洁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八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既鼓励公职人员积极作为,又防止以权谋私,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九是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反腐败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贪官越抓越多并不是反腐斗争的失败,而是表明我们还需要在几个关键方面加强努力,下更大的功夫:

一是要在制度建设和监管上下更大的功夫。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度漏洞和监管空白谋取个人利益。加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漏洞,是遏制贪官滋生的关键。

二是要在监督机制的强化上下更大的功夫。现有的监督机制存在乏力的问题,一些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力度,防止贪腐行为的发生。

三是要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引导上下更大的功夫。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官本位、权力崇拜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需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防止贪腐行为。

四是要在经济利益的监管上下更大的功夫。经济利益的诱惑也是贪官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加强经济监管,遏制不正之风,防止官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动摇。

五是要在政治生态的改善上下更大的功夫。政治生态的恶化是导致贪腐现象愈演愈烈的核心问题。需要解决权力斗争、利益集团固化、官商勾结等问题,恢复政治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逐步解决贪官问题,进一步推进反腐斗争的成功。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让贪腐行为无处遁形、彻底根除。

☆ 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闲暇时喜欢读书写字,舞文弄墨。常行走于文字间,掬一捧清泉,撷一朵浪花,品一壶茗茶,捧一卷好书。享受生活之淡美,感悟人生之真谛。用书的馨香来滋养孤寂的灵魂。喜欢写一些通讯,散文,诗歌,随感。数十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有百余篇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著有《海天壮歌》等多部文集。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