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昆明海埂大坝看海鸥

京都闻道阁 2024-12-13 10:14:54

文丨倪玉

作为一名昔日水面舰艇上的水兵,自己曾多次有机会跟随战舰从渤海到黄海、到东海、到南海,又从南海到东海、到黄海、到渤海,沿海港口大大小小城市至少去过几十个……后来脱下穿了20年的海军军装,没有回老家安置又继续把小家留在了沿海城市大连,看海鸥对于我来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这次到云南昆明旅游的时候才得知,去海埂大坝看海鸥,已经成为云南昆明旅游一个重要项目,很多游客只要来到昆明旅游,不说百分之百,至少超过半数的游客会抽时间去大坝一睹红嘴鸥风采。有道是,入乡要随俗。我们一家人经过商议,决定也挤出点时间顺道路过海埂大坝看看海鸥。

海埂大坝在滇池旁边,这里真的是看海鸥是不错的选择。景色很美,也没有门票,还可以趁机看到西山下的滇池。每年冬季成千上万的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这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壮观的景象。我们上午8点前就到达了海埂大坝,坝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围着长长的保护栏杆,有的人在用手里面包喂海鸥、有的人在移动找合适拍照位置、有的人在摆姿势……海鸥一点都不怕人,有的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有的在勤奋的觅食、有的海鸥站在游客的手臂上、还有的向食品一次又一次的俯冲、偶尔见到几只零散的海鸥在互相嬉闹……湖面上一大群海鸥则是追随着工作人员喂食的快艇成群结队飞翔,场面尤为壮观。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通常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一般说,哪里有海鸥,哪里就会有鱼,船在哪里撒网捕鱼,哪里也就会有海鸥光顾。海鸥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因此哪里发现有大群海鸥,哪里的水域必然充满着生命。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特别是在航船的航线上,你会发现海鸥尾随跟踪。

海鸥,已经成为了一些城市的市鸟,如:国内天津市、温州市、珠海市和昆明市,国外韩国的釜山市。昆明的市鸟是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型大小与鸽子相似。红色的小嘴扁扁的,尖端呈黑褐色,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展翅高飞时,翩翩犹如白衣仙子。自8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云集昆明市区。这些白色的精灵都会飞到昆明,形成昆明冬季一道亮丽的风景。2007年昆明举办了第一届海鸥节,之后每年元旦左右举办一届,2012年更名为“海鸥文化节”。

海埂大坝又称草海大坝,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山区,地处滇池东岸北部草海一侧,北起永昌湿地公园,南抵海埂公园,全长约2.8公里,是昆明市最大的观赏滇池与看海鸥的最佳平台。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围海造田时代,2017年重新改造,新建了12组文化景观雕塑、12块十二生肖地雕、279幅春夏秋冬植物栏杆立柱线刻以及180块昆明八景和滇池景致线刻,生动讲述着源远流长的古滇文化和滇池流域多姿多彩的人文故事。16米宽度的坝体,游人可以在海埂大坝尽情一边看海鸥、一边了解昆明更多历史。

文学作品《老人与海鸥》就是源于昆明的一个真实故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与高度好评。作品讲述的是昆明一位名叫吴庆恒的老人,他为了喂食海鸥,每天徒步二十余里到昆明的翠湖,去给他心爱的海鸥送吃的。老人和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风景。后来老人去世了,好心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雕像,安放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远陪伴着他的海鸥,雕塑被命名为“海鸥老人”。由于时间太匆忙,未能够亲自拍下雕塑的照片,留下了此行的遗憾!

“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而得名。作为与海埂大坝近在咫尺特色景点,本应该一起仔细游览,但是与参观建水古城不可兼得,想到往返建水还有400多公里路程,不得不痛心的做出了割舍……

何止是翠湖……昆明可圈可点值得深度游览的地方数不胜数,这也许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要多次前往一座城市一次又一次旅游的原因所在吧!

☆ 本文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