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科技全视野,从机器人谈起,这里是你的原材料。》

写在前面
上篇文章中,我们对科技这个大而模糊的概念做了细分。包括机器人、云计算;以及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模型、芯片、汽车、医药医疗和软件应用。
在所有的科技分支中,人形机器人让大家格外兴奋。因为它有可能和手机、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手一台的高端消费品,从而改变人类的生活。
机器人投资潮兴起
自从2025年春晚宇树机器人跳舞之后,国产人形机器人赛道彻底被点燃。
2025年2月23日,小米宣布了其机器人CyberOne(铁大)的新进展。
2月28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
3月5日,2025年度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会暨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首次会员大会在成都举行,标志着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正式成立。
3月6日,日媒表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月7日,上交所举办“未来产业沙龙”人形机器人产业座谈会,20余家产业链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与券商、创投机构、银行等专业机构参加会议。
3月7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让机器人可以在不同地形、不同姿势下,自主、平稳站起。
3月7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 LimX Dynamics 宣布,近期已完成 A+ 轮融资,在半年内完成的 A 轮系列融资累计达到 5 亿元。投资人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蔚来资本、联想创投等。
机器人产业链
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George Devol设计了能够执行重复性任务的机械手臂,而麻省理工学院则研发了具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系统。
根据国际标准,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
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早已在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物流产业等行业应用,我们最熟悉的两个场景,一个是汽车无人工厂、一个是物流公司分拣运输机器人。


2、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被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建筑业、医疗等行业。比如为果园除草、畜禽养殖喂料、采掘、钻孔,以及情感陪护、助残、手术、家务、娱乐、讲解、代步等。最常见的包括扫地机器人、博物馆的讲解机器人以及酒店的送货机器人等。


3、特种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不是对人类的简单替代,而是去完成人类无法完成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比如水下探测、反恐防暴、核工业操作、海洋捕捞、应急救援等。


人形机器人
今年以来热炒的人形机器人严格说是一种外形描述。人形机器人可以成为上述三种机器人的任何一种。因为外形模仿人类,所以大家给了人形机器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刺激到了大家的兴奋点。
而人形机器人之所以比工业机器人晚了这么多年,技术难点在于尽可能模仿人的各类场景下“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过程,涉及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视深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又包括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主要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丝杠、控制器、芯片、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系统。中游主要是生产机器人脑袋、胳膊、腿的本体生产厂商。下游就是各种机器人集成和应用。我们来说说几个核心零部件。

减速器: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机构,具有降低转速、放大扭矩的作用。
伺服电机:精确运动控制的执行电动机,在伺服控制系统驱动控制下,实现电动机轴上的扭矩、角速度和/或角位移输出。
丝杠: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控制器:负责规划、控制运动,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实现交互,并确保安全运行。
芯片: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复杂算法,实现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控制和通信功能,是其智能化和高效运行的核心组件。
传感器:能够感知并转换物理量或化学量为电信号的装置,是人形机器人的“感官”,负责采集和处理环境和自身的各种信息,为机器人的决策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中证机器人指数
说了这么多,我们终于说到了基金或者指数。正念写文章,目的是为了投资,想要赚钱,就必须学习,做到心里有数。
市场中唯一具备操作性的指数是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根据该指数定义,该指数是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关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机器人产业相关股票的走势。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本意是选取10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而目前只有70只。所以,基本包括中国上市机器人公司的全产业链。
了解了产业链,下面就是要看看,这70只成分股和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我们整理如下:

在上图中,我们以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的成分股为基础,根据每家公司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产品,将两者进行了匹配。我们发现,中证机器人指数对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减速器、电机、丝杠、控制器、机器视觉、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集成和应用等多个环节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

我们又做了细致的研究,70只成分股,有29只涉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权重占比52.02%。剩余的41只股票,有的分布在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以及各种机器人的不同环节,包括扫地机器人、智能环卫、智能安防、智能巡检等。
所以,买这个机器人指数,等于就是买了目前上市公司中的全产业链。
指数表现

截至2025年3月6日,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上涨28.38%,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5.25%,产生超额收益23.13%。
写在最后
至此,关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和对应的机器人指数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既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又处于关键技术的突破阶段,几乎还没有量产。但是,如果您愿意早期投入,可以选择挂钩该指数的机器人指数ETF(159526)进行投资。
当然,投资有风险,买基需谨慎。
关于机器人,机器人产业链,您还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