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正史不一定够正,但一定够野。
郑庄公不小心射了周天子一箭,直接让春秋这滩浑水,变得更浑了。各地诸侯就此开始疯狂发展自己的势力。
明面上虽然还没有人敢和周天子作对,但周朝的礼乐制度,率先绷不住了!
礼乐制度一崩,哪里还管的上什么仁义道德。
01齐国虽然实力强劲,但齐桓公毕竟刚继位,国内非常动荡。
管仲因此建议齐桓公,不要去贸然进攻鲁国。但这时的管仲,才刚刚当上齐国相,齐桓公根本就没把他的话听进去,铁了心要去攻打鲁国。两年后,齐桓公正式对鲁国宣战。
02鲁庄公见到曹刿后,就连忙请教曹刿退敌的计策。这时,曹刿反问鲁庄公:“敌众我寡,你想取胜,自己有什么条件?”曹刿的这个问题,相当犀利。这种“何以战”的计策,在《孙子兵法》中明确记载过,意思就是说,在打仗之前,必须了解自己靠什么去和敌人打。鲁庄公非常陈恳的回答说:“我是一国之君,平日里获得的生活用度,从来不敢独自享受,身边之人都受过我的恩惠。”曹刿闻言,多少感觉鲁庄公有点憨。
当即说:“你的恩惠,只是分给了你的身边人,那些打仗的士兵,民间的百姓,全都没有受到你的小恩小惠,到了战场,他们不可能为你出全力。”鲁庄公又说:“我非常信奉鬼神,时刻遵守礼法。”曹刿此时估计要被鲁庄公的耿直气哭了,立刻又泼了鲁庄公一头冷水,反问道:“大王啊,打仗是靠的实力,不是靠仁义道德,鬼神更不会出手相助。”鲁庄公也没招了,仔细想了想后,便又说道:“国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每一件都亲自处理,但只要经过我手,我一定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处理。”
03很快,曹刿便随着鲁庄公一同奔赴长勺。曹刿仔细观察地势,再对局势进行分析,当即下令,所有人按兵不动,没有命令不许应战。与此同时,齐桓公带着大兵疯狂击鼓助威,在他眼中,鲁国连番吃败仗,根本没有力量与他。
鲍叔牙更是摆下阵势,带着齐军喊得震天动地。 齐军此时,巴不得鲁军应战,厮杀声越来越大。 本以为鲁国一定会反击,结果鲁军一点动静都没有,齐军喊了大半天,顿时觉得无趣。
只好鸣金收兵,齐国所有士兵由原来的气势高昂,变得无精打采起来。鲍叔牙见齐国不肯应战,依旧不肯罢休,过了一阵子,又发起冲锋,带着士兵疯狂呐喊助威,结果鲁国还是稳如泰山,一点反应都没有,只好再次收兵。
04鲁国打败齐国,鲁庄公高兴极了,当即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说:“打仗需要士气,前两次我们不应战,齐军三次击鼓,导致士气消耗殆尽,而此时我们士气高昂,自然就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