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名人说过:
“我们千万别浪费了一场危机。”
自2020年初新冠爆发至今,已过去两年半了;从最初的武汉封城,到后来的西安封城,再到今年3月底的上海静默管控,如同过山车一样,我们在反复无常的突发中既恐惧又很无奈。
新冠疫情,就是一场空前危机。
面对这场危机,国外一一躺平了,而我们依然谨守人性与底线思维,坚持病毒清零。
只是,当一座座城市被强行按下停止键时,损失何其大,恐怕无法用单纯的数字来估量,比如这次上海疫情,全国第一大城市因此停摆了2个多月。
粗粗一想,心绪难平。
一周前,上海已全面解封,城市秩序逐步恢复,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的空气。但伤疤刚好,疼痛犹在,我们应从经历中汲取教训,在反复抗疫中寻找希望。
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上海疫情期间的10个瞬间,既有痛苦无奈,亦有人间真情。一次次的意难平,除了带给我们痛心反思外,也让人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长存的信念。
道路依旧充满荆棘,我们仍需踏步前行。
01、老年人的良知操守,让我们见识了“弱德之美”有一位志愿者,名叫树树。
她住在上海某小区,隔壁住着一对年近80的夫妇,老两口都是退休老师。
小区封闭后,他们志愿者经常上门送药和团购物品,但唯独没见老两口家的。志愿者担心他们不会团购,于是每次多带一份菜送去老人家里。
老两口很感激,总想找机会感谢他们。
后来,树树社区发的物资里有一只鸭子,但他们年轻人不会做。老两口从门缝里听见后,径直把鸭子拿过去炖好,隔天连锅端过来让他们吃。
大V李冰清也讲过一个故事,一对高龄夫妇,一个98岁,一个96岁。夫妻俩同时确诊,因此要被送去方舱隔离。
邻居们知道后,主动找到工作人员,说:
“新闻里说,他们这个年纪的老人,可以考虑在家隔离,我们都同意他们居家隔离。”
工作人员表示很为难。这时,那对老夫妻走了出来,躬身对邻居们说:
“谢谢大家了,我们确定跟他们去,我们年纪这么大了,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不想拖累大家。”
见此一幕幕,我想到了作家叶嘉莹提出的“弱德之美”。她说:
“弱德之美不是说你软弱就是美,是说你坚强地持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把自己持守住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都尽到了我的力量、我的责任。”
老人再老,疫情之下生活再难,他们依然懂得分寸,持守良知与感恩,绝不给社会、他人添麻烦。当一个弱者都能坚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时,弱德之美就成了一个民族的底蕴。
一句话,人们有操守,国家才有希望。
作家叶嘉莹
02、保护弱者生的权利,人类文明才有希望2022年5月1日下午,上海某福利院。
一辆黑色的殡仪车停在门口,一位殡仪馆工人看着刚拉上来的老人躯体,怔了一会儿,随即对福利院人员大喊:
“你看一下死了吗?人在动哦……”
一时间,消息传遍全网。
对于福利院的“草率”行径,人们除了愤怒,还有最深沉的悲痛。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一个“无知之幕”的理论,即:假定自己站在一块幕布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走出来后是什么身份,然后一起讨论应如何对待每一个人。
罗尔斯认为,在这样一个无知之幕的背后,存在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是:希望这个社会是功利主义的世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还有一种选择是,希望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尽可能地为弱者保留一些基本的权利,即便你走出幕布后发现自己是手无寸铁的老人,依然能得到最基本的保护。
最后,他下结论似的说:
“我们应该选第二种,一个社会一定要对弱者保留最基本的权利,这才是人类的文明之所在。”
可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告诉我们,对弱者不离不弃,正义才能长留人间。
毕竟,我们每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或弱者。到那一天,你盼望的肯定是关爱,而非抛弃。
因此,捍卫弱者的权利,其实就是捍卫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权利。
极具讽刺的是,西方世界却背道而驰,让身为西方人的罗尔斯情以何堪。
罗尔斯和他的“无知之幕”理论
03、当人性与良知缺失时,大发国难财者便横行无忌2022年4月22日,云南曲靖向上海捐赠了一批物资,有娃娃菜、西红柿、玉米、香葱……都是深处疫情之中的人们急需救命的食材。
当下发到某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公寓区时,物资却不翼而飞。
居民隔着窗户翘首以盼时,有人却早已转卖牟利,一箱都没留。
我们小区离疫情中心有一段距离,以家庭为单位,每3天一家可以一人出门采购物资。但当我们走进超市时发现,就连最便宜的大白菜已是天价,从3元摇身一变卖到了50元。
和一个处在疫情中心的朋友聊到这时,他不置可否地说:
“你这至少能买到菜,我们这拿钱也买不到,你听过从浦西市中心开车去虹桥机场,要价12000元的么?……”
我震惊了。
原本几十元能到达的路程,如今竟然要价过万。
事实就是这样。国家越深陷危难,有些人越跳得欢腾。因为,他们可以趁此大捞一把,大发国难财。最令人难过的是,他们不是少数几个。
有些人被抓到后,还大言不惭地说:
“本来我也不想这么做,但看到其他人这么做时,我就忍不住动心了。”
当人性与良知缺失时,大发国难财者便横行无忌。这类人确实可恨,但他说不定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所以,我们除了恨,更应时刻警醒自己。
人无完人,国无完国。就像一位网友说的: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当制度还没来得及调整的时候,要靠最基本的人性良知,去创造一个灵活转圈的余地。”
这个时候,每个有良知的人,就成了一种制度,一个国家。
04、邵楠和护士的故事:我们都是好人邵楠,何许人也?
他是拙朴投资的创始人,上海市政协委员。
这样一位有身份的人,上海疫情爆发后注册成了一名配送服务平台的骑手。
有人劝他不要冒这个风险,待在家里,少冒生命之险。他想了想,还是要出去。他说:
“我觉得我一个人能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觉得挺有劲儿的,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别人谢谢你,我觉得这个城市就有希望了。”
人人肯出力,城市就有希望。
一天深夜,邵楠骑行送货时遇见一位形单影只的护士。
她说自己骑了10公里的共享单车,脚实在蹬不动了。
邵楠与护士合影
原来,这名护士是某医院护理科的负责人,在医院连续干了15天,每天早6点到24点。明早就要进方舱工作了,但她已15天没换过衣服,也没痛快地洗把脸,身上都有馊味了,夜里下班后就想蹬个自行车回去洗个澡、换套衣服。
邵楠主动搭载她回家。
快到的时候,护士说要给他钱,但邵楠微微一笑,连忙说“不用,不用!”
推辞一番后,护士只好不强人所难,深有感触地对邵楠说:
“你是个好人。”
邵楠扬扬手,边发动电动车,边大声回答:
“你也是个好人。”
疫情下的千年古都上海,有太多这样的好人,所以才能屹立不倒。不得不说,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是整个城市一起在战斗。
05、做点实在的事,比讲大道理要强有一位老人,名叫王秀珍。
看名字像个年轻人,其实她已经70多岁了,典型的古稀老人。
疫情来了之后,她的小区很遭殃。偌大的一个小区,阳性楼栋超过一半,抗疫物资严重不足,更别提工作人员了。
王秀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她坐不住了,站出来做了一名志愿者。
要知道,70以上的老人,本是最容易感染新冠的群体,一旦感染上,很难治愈。但她依然坚定地穿上白色防护服,参与楼栋消杀,帮忙患者转移,协助物资运送等。
用她自己的话说:
“我虽然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以前了,但我热爱这里,还能出一份力。”
王秀珍老人
另一位是名叫纪荣明的人。
退休前,他是一位解剖学教授。疫情封控后,上海人想买猪肉实属不易,因此只能大家一起团,团回来后再一起分。
但问题来了。
拿回来的猪肉是一整块的,要想最终分到每一家,必须切开切小。“切肉”听起来不是难事,但真的做起来,没一点经验,就算拿到屠刀,也切不均匀。
纪荣明知道后,自告奋勇站出来。他说:
“我虽然不是专业杀猪的,但我一直是干解剖工作的,可以来试试帮大家分割。”
果然,纪荣明切得又好又匀净,基本上都是10斤左右,分到每一位邻居手上。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有些人会在人前怨声载道,有些人只会光喊口号,还有些人会站在人后,放下所谓的身份与地位,默默地帮大家做些实事,哪怕微乎其微的小事。
灾难面前,做点实在的事情,比讲任何大道理都要强。
纪荣明老人
06、 消失的“附近”,悄然回来了一天,一位居家隔离的上海大爷,趴在窗口吸烟。
刚好,住在楼上的夫妻也趴在窗口,唉声叹气,正在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大爷听到后,掐断烟蒂,提了一袋米送给楼上邻居。
那袋米,足足有50斤。
楼上夫妻很激动,提出要给钱时,大爷摆摆手,说了句“都是邻居,不要钱”就走了。
其实,楼上夫妻和大爷虽是邻居,但平时素不相识,以前也没打过招呼;听到大爷这句话,两人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还有一个疫情中的邻里故事。
一位叫高捷的上海姑娘,在对门邻居——一位老阿婆的门上贴了一张纸条:
“阿婆:我是住对门的高小姐,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物资有什么需求,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家还有一些储备。”
她担心老阿婆一个人在家,弄不到食材,所以主动分享自己的物资。
对门阿婆看到后,也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高捷的门上:
“高小姐:谢谢你的关心,我们家物资储备丰富,我女儿和我住在一起,可以照顾。你若有需要补充蔬菜,门口竹竿上挂着,随意取。再次感谢你的关爱。”
人类学家项飚在节目《十三邀》中谈到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
所谓“附近”,就是以个人为圆心的周边生活范围。随着科技与网络的发展,“附近”慢慢消失了,见面不聊天,互不干扰;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无视,彼此失去关照互助的能力。
但因为疫情,“附近”悄然回来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真正危难的时候,你身旁出现的人,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07、网友“Joshua”自杀:杀死她的,不是她自己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故事。
一个名叫“Joshua”的上海女子,因为疫情封锁,她没法看望居住在20公里外的老父亲。这让她急得团团转。
她的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耳朵很背,还是独居,她实在放心不下,于是千方百计找到一个好心的外卖小哥,让他帮忙给父亲带几盒食物过去。
但疫情下的上海,区与区之间互不通行,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涯。
好心的外卖小哥经历了种种人在囧途,花了5个小时,才最终把食物送到目的地。
Joshua为了表示真诚的感谢,想给小哥打赏费,但支付宝没转成功,网银也没转成功,最后她没办法了,就给小哥充了200元的电话费。
就是这200元,成了她的“罪孽”。
为了宣扬小哥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Joshua把他的事迹发布在朋友圈,并让人发在微博上。
她想告诉绝望中的人们,世界再残酷,人间依旧有温暖。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网友们不是关注小哥的高尚品行,而是落在她充的200元话费上。
有人说:“这女的真抠门”;有人说:“善良这么廉价吗?”;有人说:“这不是正能量,这是欺负老实人”;还有人说:“人家不顾一切不计代价帮助你,你像打发乞丐”……
没想到,她的善举,却成了恶行。
那一刻,她绝望了。
4月6日中午,Joshua穿着一身白衣,从32楼纵身一跳,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而网上那些大骂特骂的人,根本不关心Joshua平日过的生活。她失业在家,有两孩子要养,有高额房贷要还,还有个生病的父亲,而所有的收入只靠老公一个人。
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写过一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所以,请不要随意去评判一个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或正经历什么。
08、真正有格局的城市,可以包容四方人
上海封控,苦了那些来上海打工的外地人。
原本,他们远离家乡、亲人,跑到上海打工赚钱养家;但疫情来了,他们有活干不了,有家回不了,不仅养不了家,还要花钱租房吃饭。
但这次,他们在艰难中也感受到了温暖。
一个来自河南的小伙子关在出租屋里,不仅赚不到钱,还为买不到菜而焦虑。
房东太太知道后,摘了自己种的蔬菜,特意跑来送给小伙子。而且,她送了不止一次。
还有一个外来租户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段视频。
有一个上海大爷,在楼下跟发物资的工作人员说:“多关心一下租户,多给他们发放一点物资。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
真是大爷一句话,外地人眼里两行泪。
哲学家加缪在名著《鼠疫》中说过:
“要了解一个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不外乎打听那里的人们怎么干活,怎么相爱,又怎么死去。”
从前面两个例子中可以看见,上海人做事的标准里含有“兼爱”的原则。
很多人说,上海很西化,上海人很排外。但其实这座城市和中国千百座其他城市一样,有温良、友善和低调的人,而且他们占绝大多数。
有时候,不是他人本身存在偏见,而是我们的眼睛里自带了偏见。一个真正有格局的城市,一定像大海一样,包容四方人。
09、疫情带给我们的深思两个多月前,看到上海停摆时,我们的心很痛;如今,看到上海重新上发条而高速运转起来时,我们止不住的兴奋。
也许疫情还会反复,也许我们还要经历困苦,但近身经历后发现,困难不怕,怕的是人心懈惰、人性缺失以及信仰崩塌。
还记得“竹林七贤”中阮籍的穷途之哭吗?
对名士阮籍而言,乱不怕,苦也不怕,怕的就是人生没了信仰。一旦没了信仰,希望就成了空中楼阁,因而人生就只剩下麻木或愤恨。
所以,在混乱而又无信仰的魏晋,阮籍只能以狂与哭麻木自己。
1000多年后的几天,我们依然遭遇各种磨难,但只要心怀信念,相信国家、民族以及自身的力量,我们依旧可以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愿将来即使遭遇各种磨难,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正念。
(我是,欢迎关注我,人生路上一起读书,读好书,看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