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司令回忆老山前线,披露越军阵亡人数和伤亡最大的一天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4-30 20:17:22

阮春德,义安省安城县永城乡人,1979年参军入伍,在越军第356师第153团服役。经过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他所在的第356师移防黄连山省(即后来的老街省),担任第二军区战备值班任务。

1984年4月,河宣省渭川县边境地区的形势逐渐变得复杂,许多重要制高点被中国军队占领。第356师接到第二军区司令部的命令,立即开赴100多公里之外的渭川县清水乡,增援在当地组织防御的第313师,阻止中国军队向清水河以南发展进攻。阮春德当时是排长,指挥30多名士兵防守一个高地。他回忆:

同年7月12日,也就是“MB84”战役反攻的那一天,我们第153团没有参加进攻685高地(即634高地)和772高地(即662.6高地)的战斗,而是派出部分兵力为参战的第149团和第876团提供后勤保障。直到1985年初,我的上级才派我们排下山,参加进攻300高程(即142高地)和400高程(即146高地)的战斗。

在那场战斗中,我们的部队进攻比较顺利,夺回了制高点,但是没有办法守住它们。中国军队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在他们的不断炮击下,我军主力部队伤亡惨重,被迫撤出战斗。进攻失败之后,我们奉命在山脚下设置路障,限制中国士兵的行动范围。到了晚上,我和战友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沿着战壕爬上高地,去把阵亡者的遗体搬回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中国军队的炮火连绵不绝,有的时候甚至会轰上好几个小时。一些高地被炮弹炸成了荒山,树木和草丛荡然无存。我们沿着战壕四处寻找战友的尸体,这是一件充满偶然性的事情,因为经历了炮火轰击的尸体往往并不完整,遗骸和岩石泥土混杂在一起。

1986年6月下旬,中国军队的炮弹命中了我和另外3名战友藏身的U形掩体。这个掩体是一个厚达四米的混凝土工事,结果还是被穿甲弹击穿。我头部受伤昏迷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野战医院的手术台上。这次炮击夺去了2名战友的生命,他们没有能够完成前一天的承诺:“等战争结束了,到彼此的家里做客。”我的运气好一点,头部没有什么后遗症,也没有缺胳膊少腿。

而渭川县当地人,第313师第122团第3营第9连士兵张文斗,就没有阮春德那么幸运了,他在自己20岁那一年,1984年4月28日中国军队攻占1509高地(即老山主峰)那一天,失去了自己的右腿。他回忆:

4月28日上午,中国军队一个师向1509高地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在第一线阵地抵抗的是第2营。当我沿着战壕给一线阵地运送弹药时,一发炮弹落在了我的身旁,我被炸倒在地,血染红了军装,队友们随后把我抬到野战医院治疗。我所在的部队有很多士兵在那场战斗中丧生,但是我至今也不知道阵亡战友的确切人数,只知道他们全部都是被炮火打死的,中国军队的炮兵很厉害。由于失去了一条腿,我没有办法再回到部队与战友并肩作战,尽管渭川边境的战火仍然在熊熊燃烧,我也只能退伍回乡。

原第二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阮德辉少将则回忆:

1984年4月2日的开始的炮击,标志着中国军队拉开了进攻渭川前线的帷幕,这场战争持续了近6年,主战场就在渭川县清水乡。4月28日,中国军队昆明军区第14军第40师的2个团攻占了老山地区也就是1509高地地区,他们凭借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向处于较低海拔的我军阵地开火。除了1509高地之外,中国军队还占领了685高地、772高地、233高地和其他一些高地。我军出动坦克准备反击,结果在清水岔路口被中国军队的炮火击毁了3辆。

战争之初,我军在河宣省渭川前线的部队是第313师和第314师,5月份又增调了黄连山省的第316师和356师支援渭川战场。1984年至1989年,中国军队向渭川前线发射了200多万发各种口径炮弹。1985年初,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向我军阵地发射了3万多发炮弹。尤其是在685高地地区,爆炸声此起彼伏,山上的绿色植被全部被摧毁,露出了白色的岩石,岩石也被炸成粉末,因此参战老兵将685高地称为“世纪石灰窑”。

在整个渭川战争期间,有4000多名干部战士阵亡。1984年7月12日是作战最激烈的一天,也是伤亡最大的一天,当时我们发起了代号为“MB84”的战役反攻,目的是夺回被中国军队控制的重要高地,结果没有能够成功,有600多名士兵丧生。(阮德辉说的这个数据是严重缩水了的,实际上仅第876团就阵亡593人,再加上另外3个团,阵亡人数在1500人左右)

中国军队之所以选择渭川作为战场,是因为那里位于西北边陲地区,不容易引人注目。如果选择在其他地方,比如谅山省同登地区,就很容易引起国际关注。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渭川在哪里。

从1987年开始,前线的形势逐渐缓和。到1989年,越南军队全部撤离柬埔寨,两国之间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障碍就此不复存在,中国军队也随之全部撤回国内,渭川前线的战火彻底平息。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