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杨修恃才傲物,常常猜测曹操的心思,最终因为猜到了“鸡肋”含义,被曹操扣以“动摇军心”的罪名处死。
事实上,杨修确实锋芒毕露、不知收敛。有一次杨修外出,想到曹操可能会派人来问话,提前写下了曹操可能提问的答案,并吩咐下人如果有人来问,就按照写的依次回答。
影视作品中的杨修
但这种行为并不至于让曹操杀了他,因为杨修不仅仅个人极具才华,背后的家族也极有实力。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但凡袁绍、袁术一出场,周围的人总是把“四世三公”挂在嘴边。这是在说袁氏历代高官、家门显赫。但有这种家世的,并不只有袁氏,而杨修的家族也是如此。
影视作品中的袁绍和袁术
杨家氏族的崛起源于汉朝初期的先祖——杨喜。当时杨喜还是刘邦手下的一名士兵,参与了垓下之战。而在项羽自刎后,有五名士兵去抢夺项羽的尸首,各得了一部分拿去兑换军功。杨喜就是其中之一,被封为赤泉严侯。杨家也由此平步青云。
之后的杨家在汉朝一路官运亨通,家族势力不断壮大,门生故吏也遍布海内。即使在汉朝式微之时,杨家也是忠心耿耿。杨修的父亲杨彪就曾出生入死、力保汉献帝周全。
影视作品中的项羽
而曹操则畏惧杨彪,后来借口杨彪与袁术有亲家关系,污蔑他们勾结谋反,将杨彪关了起来。之后还是由杨彪父亲的学生孔融从中斡旋,才将杨彪放了出来。之后杨彪退居二线,与曹操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曹操也不可能与士族完全闹翻,还是要维持关系,因此才提升了杨修。
但杨修的母亲是袁术的妹妹,杨修就是袁术的外甥。袁绍和袁术与曹操征战多年,要说曹操一点不在意杨修的身份是不可能的。甚至也有说法称杨修的主要死因是跟袁术有关,但并无实据。由此可见,曹操不会轻易找个理由就把杨修干掉,但也不太可能百分之百地信任他。
影视作品中的曹操
最有可能让杨修找来杀身之祸的,还是他陷入了曹植和曹丕的太子之争。植才华横溢,诗才卓绝,是建安文学界的名家。而曹丕御下有术,政治手腕强。
从曹操到《魏武三诏令》就能看出,曹操更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人品,也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对立长还是立幼并不在乎,而是让两人暗中较量,看谁更有能力。
影视作品中的曹植与曹丕
杨修与曹植惺惺相惜,投靠了他,并积极辅助他竞选太子。他教曹植斩门吏以示孝顺,为曹植作文以应对考验,告发了曹丕背地里的一些手段,还传播关于曹彰的谣言。
这在曹操眼里,不会觉得这只是杨修的个人行为,而是整个杨家在夺嫡之战中的立场。当曹操决定由曹丕继位之后,杨修的才能越大,危险也就越高。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看法是“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意思是曹操担心在自己死后,有发生篡位的可能。而以杨修的才能和立场,对曹丕来说无疑是具有威胁的,更何况他还是袁术的外甥。
陈寿雕像
而当时的魏国也并不太平,对外不但短期之内无法消灭吴蜀,对内不断有叛乱发生。所谓的叛乱多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这也让曹操对亲汉的士族颇为戒备。
当曹操开始对这一势力进行清算的时候,杨家自然也是无法置身事外的。当所有的因素都集齐的时候,杨修作为一场漩涡中的代表,其下场也就无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