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皇帝中,最善战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但要说最好战的,那就要数明成祖朱棣了。朱棣在位的22年里,有超过一半的寿辰都是在出巡或征战中度过的。由此可见,朱棣不但好战,而且还喜欢御驾亲征,这在以往的帝王里是非常少见的,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马上天子。
想必了解过靖难之役的朋友们都知道,虽然朱棣也算得上是被逼造反,但毕竟从亲王成了皇帝,管辖之地也从一个北平城变成了全国。但朱棣并没有安于享受,反而热衷于亲赴前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朱棣
朱棣的战功遍布南北。在南方,他剿灭了胡朝,也就是如今的越南,将其纳入领土。而在北方,他则进行多次御驾亲征,史称“五出漠北,三犁虏庭”。
永乐八年至永乐二十二年间,朱棣五次出征漠北的目标主要是鞑靼与兀良哈,还包括一次后来发起土木堡之变、差点终结明朝的瓦剌。当然此时的瓦剌还完全不成气候。
朱棣北伐路线
对于这五次北征,史家有不同的评价。有人称赞朱棣的战功,认为他的威慑力让胡虏至今不敢大肆侵略,后世受益匪浅。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这些远征耗民伤财,攻打一些本来也并不富裕的地方,意义不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多年征战非常消耗国力,朝廷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永乐时期明朝疆域
但朱棣不明白这些吗?历数明朝16帝,朱棣仅次于他老爹朱元璋,就是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中,朱棣也算得上是能力很强的皇帝。那他为什么要做这种看起来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朱棣自己的算盘和野心。毕竟他是篡位当上皇帝的,非常重视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他派出胡濙巡游天下,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另一种就是探查民情,了解民间对自己的看法,用现在话说就是了解舆论。
同时,他还打着恢复洪武旧制的旗号,推翻建文帝的全部政策,但唯独违反了朱元璋的一项规定。朱元璋当初定下15个小国不得攻打,其中弄个就包括胡朝。朱元璋的目的就是怕后代子孙自持军力强大,从而穷兵黩武、四处扩张。而朱棣的这一举动,则体现了他的野心。
郑和船队
朱棣篡位后,为了摆脱恶名,不断通过修改历史典籍、展示功绩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凭着极强的能力,他确实在文治武功各个方面都颇有建树。
无论是郑和下西洋还是编纂《永乐大典》,都抬高了他的历史地位。但这些都是他安排下属去做的,作为一名马上天子,战功更能给他带来超越父亲的机会。
永乐大典
历来中原王朝的最大敌人都是游牧民族,但凡能扫平边疆威胁的,无不是千古一帝级别的人物,这对朱棣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更别说明朝的江山就是从蒙古人手里打下来的。
而此时的蒙古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退守退守大漠成为北元,仍然控制着大片地域。另一方面内斗不断,根本无法形成对明朝的威胁。
当时的瓦剌和鞑靼
朱棣的做法就是分而治之。他第一次远征对象,是鞑靼大汗本雅失里,一举将其击溃。这也是五出漠北战果最大的一次。本雅失里逃跑后被属下马哈木所杀,之后马哈木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伎俩。而蒙古东部的阿鲁台为对抗马哈木,也扶持了一位来历不明的大汗。一时间,蒙古出现了互相队对立的东西汗庭。
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之后,阿鲁台向明朝认怂,而马哈木则越发膨胀。于是,马哈木自然成为了第二次出征的目标。此役明军虽胜,但也损失巨大。
阿鲁台休养生息多年后再度挑衅明朝。朱棣随后又接连三次北征阿鲁台。趁着这边打的热火朝天,瓦剌首领脱欢趁机偷偷发育,统一了瓦剌各部。多年之后,他的儿子成为了土木堡之变的主角,兵临北京城下。
土木堡之变蜡像
经历了多次北伐之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明朝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民间厌战情绪高涨。永乐之后,明朝对北方的态度也不得不转攻为守。但同时也给了瓦剌发展壮大的机会,为日后的土木堡之变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