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15年,曹操发布了一道求贤令,这就是著名的《魏武三诏令》中的第一道。这道诏令发布后,曹操逐个击破马超、韩遂和宋建。在将凉州收入囊中之后,建立魏国、称魏公。
曹操 剧照
曾让《魏武三诏令》广为人知的,还是由于电视剧中的一段画面,说的是明太子朱标想要招揽一名叛将,但是朱棣觉得此人反复无常,不应重用。太子觉得弟弟还不懂事,让他把《魏武三诏令》抄50遍。
之后,朱标还向朱元璋报告了这件事情。朱元璋对朱标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是对《魏武三诏令》的一种肯定。
朱棣抄写《魏武三诏令》剧照
虽说这只是个杜撰,但在真正的历史上,历代帝王都十分肯定《魏武三诏令》的作用。那么,《魏武三诏令》究竟是何物呢?为什么会被如此推崇?曹操又是如何以此建立霸业的呢?
曹操年轻时期可谓一帆风顺。他原姓夏侯,后来被曹家收养,20岁时被举荐为郎中。先是通过讨伐黄巾军,让自己在军中站稳了脚跟。再灭董卓、迎回汉献帝,随后又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进而统治整个北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剧照
建安13年,曹操在赤壁遭遇到了自控制献帝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曹操兵力雄厚,人多势众,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对面。周瑜、诸葛亮年青有为、正值巅峰,东风似乎刻意针对曹操,而且曹军中还爆发了一场瘟疫。
二十万大军在烈火、瘟疫和饥饿中被消磨大半。失去快速一统全国机会的曹操不得不深刻反省。曹操认为天下英雄的斗争,最终依赖的是“人才”的斗争。如何比孙权和刘备招募到更多的人才,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赤壁之战 想象图
而前面说到的第一道诏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出的。曹操在诏令中指出君主招贤纳士的必要性。同时也明确表示,真正有才干的人并不是等来的,而是求来的。诏令中举了3个例子:
一是管仲协助齐桓公称霸,而管仲是来自鲍叔牙的举荐。这个例子强调了举荐人才的重要性。
二是周文王出游偶遇正在钓鱼的姜太公,这个例子说明获得人才有偶然性,但前提仍然是主动出访。
三是刘邦对陈平的重用。陈平私生活不检点,当官之后还收受贿赂。按照惯例是不能任用的,但在刘邦有手下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例子强调了“才”与“德”可以区分看待。
齐桓公与管仲
曹操第一次发出招贤纳士的命令,其目的不言而喻。举孝廉制度已经持续一百多年,在德行达到标准之后才考察才能,会筛选掉很多有能力的人。
因此唯才是举、才先德后,方能获得更多人才,而郭嘉、典韦等人也是这样被提拔上来的。然而这一主张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具有颠覆意义。同时也开辟了选人用人的新模式,拓宽了后世帝王的用人范围,影响巨大。
典韦形象
建安19年,轮番与刘备、孙权和马超开战的曹操意识到,稳守自己的半壁江山已颇为不易,更遑论一统天下了。这让曹操对人才的渴求再次提升了一个高度。
随后曹操就颁布了第二道求贤令,其中不仅又举了陈平的例子,还有苏秦让各地方官员去挖掘人才的例子。曹操到意思是只要有能力,即使是鸡鸣狗盗之辈,也有用武之地。
苏秦 剧照
建安22年,进爵魏王的曹操年事已高,但仍发出了第三条求贤令。这次又增加了吴起杀妻但带带兵打仗方面颇有功劳的例子,目的是想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求才若渴,只要有才不问德行。甚至直白地宣称不孝不仁之人也能够得到任用。
曹操这一系列举措虽然壮大了魏国,但也埋下了祸乱的伏笔。在曹操和曹丕过世后,曹家后代根本就不是这些权臣的对手,司马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司马懿 剧照
但《魏武三诏令》的进步意义是无法磨灭的。毕竟与才干相比,德行是无法量化考核的,而且也是可能会变化的,要看清一个人的内心,需要太长的时间。
而《魏武三诏令》的意义是既然无法分清干脆就先别做区分,先做出实绩再讨论其他。这就是历代帝王摆脱选人固有思维,进而十分推崇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