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军本想袭击华野的支前队伍,得知此人保护后乖乖收手

凌瑶看趣事 2023-12-26 19:26:18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为了打好这场战略大决战,蒋介石投入了80万重兵,还将杜聿明、黄百韬、邱清泉和胡琏等国军名将都派上了战场。当时华野和中野投入的总兵力为60万,足足比对手少了20万人。而且中野刚刚从大别山转出,重武器十分缺乏。

在兵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经过数十天的鏖战,我军最终取得了这场大决战的胜利,蒋介石的嫡系精锐几乎在淮海战场上损失殆尽,手下大将黄百韬自杀、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被俘,只有胡琏侥幸逃脱。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蒋介石就在桂系的逼迫下下野。

我军之所以能取得这场大决战的胜利,除了粟裕、刘伯承等人的精妙指挥和广大将士的英勇奋战之外,充足的后勤保障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据统计,淮海战役期间,支前民工高达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他们不分昼夜地往前线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解决了作战部队的后顾之忧。

陈毅元帅对支前民工的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陈官庄战役中,杜聿明集团数十万人马被华野团团包围,冰天雪地中衣食都没有着落,每天有限的空投只是杯水车薪。为了争夺一点食物,包围圈中的国军经常大打出手,战斗力受到了极大影响。

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围圈外的华野部队,由于支前民工的努力,他们每顿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到开饭的时候,饭菜的香气对包围圈中的国军都是极大的诱惑和煎熬,在饥饿的驱使下,成排、成连的国军士兵投降。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的解放军,靠着500万支前民工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硬是战胜了拥有飞机、坦克和大炮的80万国军,书写了解放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我军如此庞大的支前民工队伍,国军怎么一直无动于衷,不想办法进行袭击和破坏呢?事实上,国军确实动过想要袭击华野支前民工队伍的念头,但得知支前队伍有此人保护后只得乖乖收手。当时山东也出动了许多支前民工,不分昼夜地往前线运送粮食和弹药。

淮海战场上的国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杜聿明手中虽然有80万兵力,但黄百韬和黄维被包围后,他要出动重兵进行救援,手中的机动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办法对华野的支前队伍进行袭击。自己动不了手,他想到了青岛的国军。当时山东还有青岛和即墨没有解放,青岛守军有5万多人,尚有一战之力。

当时为了支援淮海战场,山东军区的兵力都快要被抽空了,只剩下了2万多地方部队。青岛守军以为有机可乘,打算出兵对华野的支前队伍进行袭击,以破坏我军的后勤保障。但当他们得知许世友在山东军区坐镇后又乖乖退了回去。许世友是华野著名的悍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在胶东打出了赫赫威名。

解放战争爆发后,许世友跟随陈毅和粟裕在山东打了许多硬仗和恶仗,表现十分出色。济南战役中,他采用“牛刀子”战术,仅用八个昼夜就攻克了国军重兵把守的济南,还活捉了国军名将王耀武。这一战对青岛守军是一个很大的震慑,连王耀武都不是许世友的对手,更不要说他们了。

济南战役结束后,许世友之所以没有参加淮海战役,一方面是因为伤病,另一方面上级考虑到他在山东的声威,特意将他留在山东军区镇场子。有了许世友坐镇,青岛守军根本不敢耍什么小心思,山东的支前民工队伍也因此没有遭到国军的袭击。从这一点来说,许世友虽然没有参加淮海战役,但也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 阅读:1312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