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这个词,随着各种补贴和弯道超车的口号很快发展起来。尤其是在某企业吹牛皮的带动下,可谓风头无两。但在我看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终可能会是一地鸡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d5557e97e6840578f9ccb4936babcf.jpg)
纯电动车的“冬季困境”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焦点。在寒冷的冬季,电池续航的“缩水”问题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了新能源电车爱好者的心头。网友们纷纷吐槽:“电池问题不好解决,充电麻烦,纯电动车在平坦暖和的地方或许还能勉强使用,但一到冬天,续航就成了大问题。”更有网友直言:“不能为了追求600公里的续航,就把电池做大做重,这样不仅浪费了材料,还增加了成本。”这番话无疑戳中了新能源电车的一大痛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e1247c81fff2286a5f25278ce07232.jpg)
合创汽车的暴雷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自去年1月以来,合创汽车陆续传出严重经营困难、拖欠员工工资等消息。曾有媒体爆料,合创汽车在2024年7月进行了裁员,广州总部仅剩50余人维持公司基本的经营与运作。2024年11月,总部位于广州的合创汽车缺席广州车展,有离职员工爆料称,原本与公司协商于10月31日前发放N+1的赔偿金,但现在超期了半个月也没发放赔偿金,一直拖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0e8906b739d9d8a58c2e137ebcef5b.jpg)
中国的房地产,亡于盲目无序扩张,亡于不计代价的“早收晚付”,亡于各种寅吃卯粮的供应链融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强调供应链融资,和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没什么区别——一边获取超额收益,一边把风险和成本转嫁给整个行业。问题是,行业能承受如此大的风险么?市场出现波动,房子不好卖,只能变本加厉的压榨关联企业,只能恬不知耻的搞出一堆烂尾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e538746d112b79ba120964e8f9a59f.jpg)
简单回想一下,那些依靠供应商“融资”的行业最后的结局如何。比如,曾经非常红火的连锁大卖场,国美、苏宁等,也是依靠压货推迟付款做起来的,最终被淘汰,原因有很多,其中供应商的不可持续资金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房地产也是如此,空手套白狼,有地就能发财的时代也早已远去,直到今天,供应商、建筑商的账款还大量未结。当然,跟着吃挂捞的还有众多提供信贷融资的金融机构。
所以啊,老铁们,别被那些唱衰的声音给骗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不会一地鸡毛,反而会越来越强大!咱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么强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你会考虑买一辆吗?你觉得哪个品牌最有竞争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