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家为颜文斌军衔偏低鸣不平,颜文斌:为了这颗星没意思

史在没有弦 2025-01-01 03:53:05

颜文斌将军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年幼失去家人,青少年时期便毅然投身红军,参与了血与火的长征与抗战。历经生死考验,他从未因荣誉与名声而动摇,始终坚守着那份深沉的革命信念。长征途中他曾为生死而与命运抗争,抗战胜利后,他依然以“红军的骨头比铁还硬”自勉。然而当历史给予他荣衔时,他却淡然处之,认为那颗星星与自己经历的种种并无太多关联。那么,颜文斌真正看重的,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图|颜文斌接受采访

颜文斌的成长故事,几乎是中国无数开国将领的缩影:出身贫寒,命运坎坷。年仅6岁时他的整个家庭在一场瘟疫中不幸丧命,家中11口人,只有他一个孤零零地活了下来。回忆起这一段,颜文斌曾沉痛说道:“13岁之前,我连裤子都没穿过。15岁时我就用布围住腰,走上了当红军的路。”

这样的童年,让他从小就习惯了极度的贫困与苦难。正是这种早年的磨砺,培养了他超乎常人的坚韧和胆略。在长征时期,颜文斌作为红六军团的一名排长,亲身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某次激战中,部队久攻不下,形势一度十分危急。为了扭转战局,上级决定组建一支敢死队,要求有足够勇气和决心的战士带头冲锋。此时颜文斌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主动请缨,成为了敢死队队长。

图|颜文斌全家福

与许世友等军事才能出众的将领不同,颜文斌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武功或战术,然而他从小在山野间摔打成长的经历,让他具备了异常强悍的体能和不服输的斗志。在战斗中,他以惊人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率领队伍在敌阵中冲锋陷阵,杀得敌人溃不成军,在即将胜利的时刻,一颗手榴弹突然爆炸,爆炸的震动和飞溅的碎片将他震倒在地。

战友们见状,急忙上前确认,发现颜文斌身受重伤,面容血迹斑斑,误以为他已经牺牲。他们心情沉重地为他挖了个坑,准备安葬,正当土层覆盖时,奇迹发生了——颜文斌突然睁开了眼睛,虚弱地喊道:“我还活着呢!”

据当时在场的军医回忆:“像他那样的伤势,居然还能活下来,真是连阎王爷也有点打盹了。”颜文斌的顽强生命力在这次爆炸中得到了彻底的体现,仿佛他注定就是一个永远无法被打败的战士。

图|老年颜文斌

1939年7月,在河北平山城攻坚战中,颜文斌是一个年轻的营长,带领百余名士兵,手持手榴弹、背着大刀,携带汽油瓶,向日军的军营发起了猛烈攻击。他们成功炸开了平山城的城墙缺口,顷刻间摧毁了敌人的军营,击毙了200多名日军,还歼灭了近千名伪军,由于后续部队没有及时支援,敌人的援军封锁了缺口,颜文斌和队伍被困在城内,激烈的巷战不可避免。

颜文斌不顾伤痛,与敌军展开生死搏斗,甚至一度单挑两三名敌军。当他掩护战友撤退时,一颗子弹打中他,身体从城墙上跌落到外面的战壕中。经过整整一夜的恶战,百余名参战的士兵仅剩20多人成功突围。颜文斌受伤严重,一具敌军尸体挡在他面前,险些让他被敌人发现。

图|颜文斌、项彬夫妇

他在战壕里躺了整整一天一夜,等到敌人松懈后,才成功逃出并躲进高粱地。由于虚弱和迷失方向,颜文斌几乎昏厥,但他凭借经验分辨出方向,朝北走,最终被平山的地下便衣队救起。颜文斌开始还以为自己被敌人发现,却因语音被识破,才得知是友军。

抗日胜利后他奔赴东北,进入了解放战争的最前线。随着战争的推进颜文斌的职位从营长迅速晋升为副团长。也就在这个时期,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女人——项彬。

项彬来自黑龙江省海伦县,比颜文斌小整整十岁。她出身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1946年,年仅21岁的她便投身解放战争,成为了一名女卫生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项彬的坚强与勇气让她在战场上脱颖而出。

图|颜文斌

颜文斌第一次见到她时,便被她的果敢和气质深深吸引。军人一向直率且果断,颜文斌也不例外,他没有绕弯子,直接对项彬说:“项彬同志,我们结婚吧,我会一辈子对你好!”这份简单而坚定的承诺,打动了项彬,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他的妻子。

婚后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战火,但颜文斌从未让项彬感到过多的惧怕与孤单。尽管身处战争的最前沿,颜文斌依旧像一位温暖的丈夫,常常在简短的信件中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可是战争的残酷却始终紧随其后。在辽沈战役的前夕颜文斌与政委前往前线视察地形时,一颗炸弹突然落下,政委当场牺牲,颜文斌也不幸受伤。

这个噩耗迅速传回后方,政委的妻子当场晕厥,而项彬得知丈夫受伤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骑马带着警卫员赶赴前线探望颜文斌。途中随着远处战斗的枪声越来越近,战马受惊突然倒地,项彬也从马上摔了下去,滚进了山沟里。幸好经过紧急抢救,项彬和腹中的孩子安然无恙。这一场惊魂未定的冒险,几乎让她失去了最亲的人,但项彬从未后悔过。

颜文斌夫妇与子女

伤愈后的颜文斌毫不退缩,继续重返战场,带领部队参与了接下来的锦州战役。随着战争的推进,他屡次立下赫赫战功,率部参与围攻廖耀湘兵团,俘虏了2名敌军师长和3000多名国军,紧接着,他指挥大军突破沈阳城,直逼敌人心脏。

此时项彬给颜文斌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消息——她怀孕了,而在辽沈战役胜利之后,她顺利产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女儿。初为人父的颜文斌满怀喜悦,他为女儿取名颜沈平,以此纪念这段胜利与新生命的到来。

1949年1月,时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十五团团长的颜文斌,身负重任,带领着他的部队冲锋陷阵。在动员大会上他毫不犹豫地表态:“我们十五团没有预备队,只有敢死队。团部也要和大家一起冲!”

颜文斌、项彬夫妇

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颜文斌带领着队伍不到半小时便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摧毁了敌人的前线指挥部,俘虏了一名少将师长。最终这场战斗以敌军151师全体投降告终,颜文斌和他的部队凭借着过人的勇气与决心,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颜文斌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经历了长期的战斗与艰苦的环境后,他带着一身伤痕归来。项彬得知丈夫伤势严重后,心疼不已,眼中满是泪水,但颜文斌依旧是那副乐观豁达的模样,笑着安慰她:“哭什么?我不是好好地回来了么?”

颜文斌的身上有着太多难以数清的伤痕。他曾在一次采访中笑着说:“身上负伤太多了,我这双手和双腿,伤处最重,四肢都是贯通伤。”这些“贯通伤”是指子弹从他的手臂、腿部穿过,留下的永久伤痕。颜文斌的右胳膊一直无法伸直,直到他去世时,依旧保持着弯曲的姿势,颜文斌从不觉得这些伤痛值得抱怨,他始终坚信:“为了国家和人民,受点伤无所谓。再说了我们是军人,打仗负伤是理所当然的。”

颜文斌

颜文斌回国后,担任了三十九军副军长。尽管他在战场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但在1955年授衔时,由于他任职的时间与规定的授衔标准相差仅十几天,最终只能获得大校军衔。很多人见状,纷纷劝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向上级反映,争取提前晋升,毕竟他曾是长征中的一员老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实至名归。

然而颜文斌的回答让人震惊,却也充分体现了他那种骨子里的坚韧与高洁。他淡淡地说:“长征过草地时,我所在的一个连队只剩下29个人了。面对那些已经‘光荣’的同志们,我怎么敢开口呢?难道我在雪山草地上爬行,忍受饥饿、流血,拼死拼活,最后就是为了得到这颗星吗?没意思!”

颜文斌用这番话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淡泊。他明白真正的英雄不需要外界的认同和奖励,自己的生命历程本身便是一部传奇。而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的付出和精神,才是最值得铭记和尊敬的。

颜文斌

直到1964年,他才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然而颜文斌心中最难以原谅的,依旧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在看到女儿房间里挂着的富士山图时,作为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他的愤怒与痛苦再次爆发。他一生的经历,印证了他对日军暴行的深仇大恨,那是他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

颜文斌曾在血与火中生死搏杀,但即便在晚年,他依旧无法忘记那些牺牲的战友,尤其是长征中失去的200多名同袍。他常对家人说:“太惨了,200多人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这个仇不能忘!”

晚年时,颜文斌住在大连的别墅里。一天,一支日本代表团带着怀旧之情来到了这座别墅,声称他们曾在这儿生活过,想再来瞻仰这片“记忆的土地”。当时颜文斌恰好不在家,别墅的警卫员果断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这一决定引发了小小的风波——日本代表团通过政府找到了颜文斌的儿子,要求他为代表团向父亲求情。听到此,颜文斌的儿子不无愤怒地批评了警卫员,认为这样对待“友人”不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颜文斌的反应远超他们的预期。听说自己被误批后,他怒不可遏地说道:“你批评他干什么?他做得对!要是当时我在家,我就用拐杖把他们打跑!”他话语中的愤怒与决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这位老将军心中难以磨灭的仇恨。对于那些没有忏悔的日本侵略者,颜文斌从未原谅过,更不容忍任何对其罪行的美化与淡化。即便已年过古稀,面对日本人,依然能勃发出如火的怒火。

晚年的颜文斌,尽管身患十几种病症,几近失明失聪,但他依然活力十足,时常唠叨着电视坏了、家里需要修理。家人们笑称他依旧在“点名”,与过去的部下们“见面”,这些时刻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酸。对颜文斌的家人来说,哪怕是这种病中的喃喃自语,依然是对过去的怀念,是他那段充满传奇的岁月留下的印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受教育较少,颜文斌对后代的要求却异常严格。一次大儿子在课堂上捣乱,他愤怒地拿出皮带狠狠抽打,训斥道:“我小时候想读书却没有机会,你如今有了这份机会,怎么能不珍惜!”那个时代教育资源匮乏,但他始终坚持让子女珍惜学习的机会,时刻提醒他们新中国的安定来之不易。

他也积极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曾特意让兵团中有文化的将士去当老师,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无论社会风气如何变迁,他始终坚信,只有教育才能让子孙后代立足社会。直至2014年,颜文斌将军活到了100岁,带着他对革命、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安然离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