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爱吃西瓜 ■素材:张巧英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我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平常都在家办公。每天早上七点,我都能听见楼下传来熟悉的叫卖声:“新鲜水饺咯,刚出锅的水饺,两块钱十个,都是现包的!”
这是我们小区门口的张巧英阿姨,她在这儿摆摊卖水饺都快30年了。记得我刚搬来这个小区的时候,就被她的水饺香味给吸引住了。那会儿我还在报社上班,经常加班到半夜,早上总要赖床。可每次闻到楼下飘来的香味,肚子就咕咕叫,这一香就把我从床上叫了起来。
张阿姨的摊位不大,就一个铝制的小推车,上面放着一口大锅和一个案板。锅里的热气腾腾,案板上的面团一个接一个变成白生生的水饺。她的动作可麻利了,三下五除二一个水饺就在她手里成了型。
我常去她那儿买早餐,一来二去就熟了。张阿姨生得瘦瘦小小的,头发早就全白了,但人特别利索。她总爱穿一件藏青色的棉袄,袖子卷得高高的,围着个花布围裙。天冷的时候,她就在锅边搓手取暖,嘴里还不忘吆喝着:“来嘞,刚出锅的,快来尝尝!”
最近这几天,楼下格外安静。我习惯性地支愣起耳朵,却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吆喝声。张阿姨的摊位空了,连那口大锅都不见了。
“诶,你说张阿姨这是咋了?”隔壁王奶奶在楼下遇到我,一脸疑惑地问道。
“我也不晓得啊,”我摇摇头,“前两天还在摆摊呢。”
“可不是嘞,”王奶奶叹了口气,“三十年的老摊子说没就没了,怪吓人的。”
是啊,在我们这个小区,张阿姨可是个活地图。她的水饺摊从小区建起那会儿就在了,眼看着一批批住户搬进搬出,一茬茬孩子长大成人,就她那个小摊子一直在那儿,雷打不动。
我记得去年冬天最冷那阵子,零下好几度,张阿姨照样凌晨三点就起来和面。她那双手冻得通红,可包水饺的动作一点都不含糊。我那时还问她:“张阿姨,天这么冷,您歇两天呗?”
她笑着摆摆手:“不能歇,这么多年都没歇过,大伙儿都等着吃我的水饺呢。再说了,这不还得赚钱么。”
说起张阿姨的水饺,可是远近闻名。馅料实在,调味地道,皮薄馅大,煮出来晶莹剔透的。最绝的是她家的秘制蘸料,香醋里飘着几片小葱花,再加上她自己调的辣椒油,那个味道,想想都流口水。
更让人佩服的是,这么多年了,她家的水饺一直是两块钱十个,从来没涨过价。就连去年猪肉涨价那会儿,她也没多要钱,只是默默把馅料改成了白菜猪肉馅。
“这物价涨得这么厉害,她家水饺还是老价钱,能挣着钱么?”我有次好奇地问王奶奶。
王奶奶摇摇头:“哪能挣着啊,能保本就不错了。可张巧英这人死倔,说是这么多年的老主顾,她舍不得涨价。”
我望着空荡荡的摊位,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三十年的老摊子,咋说没就没了呢?
这事儿搁在我心里好几天,实在放心不下,我就打听了一下。这一打听不要紧,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张阿姨进医院了,住的是县医院的风湿科。
“风湿?”我愣了一下,“张阿姨得这病多久了?”
“快三十年了吧,”王奶奶说这话时,眼圈都红了,“你是不知道,她那手指头都变形了。这些年包水饺,全靠一股子倔劲儿撑着。”
听到这话,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三十年,整整三十年啊。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冬天张阿姨总爱在锅边搓手,原来不是取暖,是在缓解疼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县医院去看张阿姨。走到病房门口,却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妈,你这手这样了还想继续摆摊?你是不是想把自己搞到残废?”这是个年轻女人的声音,带着哭腔。
“蕊蕊,你别管我,我这不是还能动么。。。。。。”张阿姨的声音有气无力的。
“还能动?你自己看看你的手!医生说再这样下去,你的手指头就真要废了!”
我站在门口,不好意思进去。过了一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走了出来,眼睛红红的。这应该就是张阿姨的女儿张蕊了。
“你是。。。。。。”她狐疑地看着我。
“我是您妈妈的老主顾,住在观海小区,”我赶紧解释,“听说张阿姨住院了,特地来看看。”
张蕊的眼圈又红了:“谢谢您记挂我妈。”她顿了顿,“其实我妈这病,早该好好治了。可她就是不肯,非说什么没事。。。。。。”
我跟着张蕊走到医院的走廊上。她掏出手机,给我看了几张照片。那是张阿姨的手,十根手指头全都扭曲变形,关节处高高肿起,皮肤泛着不正常的紫红色。
“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张蕊说,“医生说我妈这病起码有三十年了。这种病一开始还能治,可她硬是扛着不管,现在。。。。。。”说到这儿,她的声音哽咽了。
我这才知道,原来张阿姨的手一直都是这样的。可她硬是用这双变了形的手,一天天包着水饺,从不间断。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您妈妈为什么不早点治疗呢?”我小心翼翼地问。
张蕊摇摇头,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这还不是为了省钱。。。。。。”
原来,张蕊的父亲在她12岁那年出了意外,留下母女俩相依为命。那时候张蕊正上初中,张阿姨为了供女儿读书,就开始摆水饺摊。
“我妈那时候什么都不会做,就会包水饺。一开始还不会和面,面团总是太硬,手都磨出血泡来。。。。。。”张蕊说着说着,泪水就止不住了。
那时候张阿姨的手就开始疼了,可她根本不敢去医院。看病要花钱,她舍不得。省下的每一分钱,都要留着给女儿交学费、买书本。
“我那时候还小,不懂事,整天嚷嚷着要这要那的。现在想想,我妈那时候肯定疼得厉害,可她从来不说。。。。。。”
我看着张蕊流泪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谁能想到,那个每天笑呵呵的张阿姨,背地里却承受着这么大的痛苦。
“后来我考上大学,我妈高兴得不得了。我以为她终于可以歇歇了,可她说什么都不肯。”张蕊抹了抹眼泪,“她说大学花钱更多,得多攒些。。。。。。”
张蕊说,她上大学那会儿,每个月张阿姨都会寄钱给她。有时候是三百,有时候是五百,虽然不多,但从来没断过。她那时还纳闷,卖水饺能挣这么多钱?
后来才知道,张阿姨根本就没挣多少钱。她省吃俭用,自己一年都舍不得买件新衣服。就连最冷的冬天,她还穿着那件打了补丁的棉袄。
“前几年我在上海工作,嫁了人,以为我妈终于可以享享清福了。”张蕊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没想到。。。。。。”
张蕊说到这儿,深深吸了一口气。我察觉到她的表情有些异样,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下去。
“没想到什么?”我忍不住问道。
张蕊咬了咬嘴唇:“没想到我前夫是个混蛋,在外面欠了一屁股赌债。我妈。。。。。。”
说到这儿,张蕊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我妈偷偷帮他还债,整整五十万!”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五十万?就靠卖水饺,要卖多少年才能还清啊?
“这事儿还是上个月我才知道的。”张蕊抹着眼泪说,“我跟那个混蛋离婚后,带着儿子回了老家。有天收拾我妈的柜子,发现了一沓借条。。。。。。”
原来,张阿姨这些年来一直在偷偷还债。她怕女儿知道了难过,就自己默默扛着。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包水饺,到晚上还要去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白菜叶子回来煮馅料。
“那天我问我妈,她就哭着说,怕我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她想着把债还清了,我就能轻松些。。。。。。”
我听到这儿,眼泪再也忍不住了。这个倔强的老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用她那双残损的手,悄悄为女儿撑起一片天。
“现在我妈的手已经变成这样了,医生说如果再不好好治疗,以后连筷子都拿不了。”张蕊说,“我求她别再摆摊了,可她不肯,说还有十几万的债没还完。。。。。。”
“债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张蕊抹了抹眼泪,“我妈这一辈子都在为我去操心,现在该我照顾她了。”
从医院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在街上,我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香味。顺着味道望去,看见一家新开的水饺店,店门口挂着“张家三十年老味道”的招牌。
推门进去,看见张蕊正在案板前包水饺。她的动作虽然没有她妈妈那么麻利,但也有模有样。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是年轻时的张阿姨,正在笑着包水饺。
“这是我开的店,”张蕊抬头看见是我,笑着说,“用的是我妈的配方。”
我点点头:“生意好吗?”
“还不错,”张蕊笑了笑,“很多老主顾都找过来了。他们说,这味道跟我妈包的一模一样。”
看着张蕊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明白,有些坚持看似固执,实则是一个母亲最后的倔强。那些年深里浅的皱纹,泛着紫红的手指,都是她给女儿最无声的爱。
如今,这份爱又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我相信,当张阿姨看到女儿继承了她的手艺,一定会欣慰地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