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白起之死是战国甚至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他的死,人们也作出了各种不同版本的解读,各种情绪也同时掺杂其中,但细究的话,白起之死的原因就一点:对王权的不服从。另外,文武矛盾、派系之争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秦国之所以能够产生白起是因为商鞅打造的军功政治,白起在秦国的崛起完全就可以在其履历中找到答案:“昭王三十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
左庶长、左更、大良造...由此可见,白起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随着军功不断累积而爵位快速升级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白起的职位也是不断升高,逐渐成为秦军之统帅人物。
可以说,白起既是秦国军功政治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战国军事职业化、专业化的代表性人物。
但军功政治能够成就秦国,却也让王权天然面临挑战。本质来说,商鞅之死其实就是因为其军功对秦惠文王的王权产生了威胁,嬴驷为了控驭秦国庙堂就只能牺牲商鞅,以诛杀商鞅来迅速确立其对大秦的驾驭。
当白起的军功簿越来越厚之后,秦昭王也对白起产生了天然的提防心理。尤其是,白起其实还不属于昭王的嫡系,史书记载:“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白起此前属于楚系,而秦昭王又是通过打倒楚系收回的王权,所以,白起虽然依然受到昭王的重用,但两人之间天然就存在嫌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敏感关系,本来就容易出问题。
这个时候,白起只有对昭王绝对服从才能在波谲云诡的政治生态中生存,其积累的军功越多、爵位越高,就越要战战兢兢。
但两人脆弱的关系最终还是不能维持。长平之战后秦军挟大胜之威继续在赵地开拓,史书记载:“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
之所以对赵国继续用兵是不想给其喘息的时间,利用赵国大败之际进一步扩大战果。作为顶级军事精英,白起比任何人都知道,秦军此时的势能是最强的,是最容易拿到结果的时候,应该将这股势能转化为秦军的战斗力继续压缩赵国的生存空间。最重要的是,诸侯救兵此时还未到来,秦军的压力是最小的。
但秦相范雎此时却在赵国使者的游说下建议昭王对前线紧急叫停。范雎被说服的理由是,白起如果有了灭赵军功的加持其在秦国的地位会压过范雎。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白起不仅是王权的威胁,也是相权的威胁。
随着军人职业化程度越高,秦国文武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明显,商鞅那种出将入相的人物已经很难产生。文武分家的好处就是,秦王可以在两者之间玩平衡以保证王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由于秦国此后的宰相大多是来自山东六国的士人,其在秦国没有任何根基只能完全依附于王权,所以范雎这样的角色就成为秦王制衡武将的一张要牌。
范雎是秦昭王制衡武将的一张要牌 图源/剧照
但范雎也怕白起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怕白起在灭赵军功的加持下代表武将对文官形成压制之势。
最终,秦军被紧急叫停,秦昭王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进行和谈。
对于秦昭王叫停秦军的行为其实也很费解,按理来说,昭王是知道此时是灭赵的最佳时机的,不至于听了范雎的忽悠。对于此,只能说,昭王也怕白起在灭赵军功的加持下不受控。
也就是说,秦军撤军是王权联合相权对武将权力扩张的一次抑制。
之所以如此理解是因为昭王在当年九月再一次发兵攻赵,而此次攻赵的主将却是王陵。史书记载此时白起是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出征,但问题是白起真的是病了吗?
真正原因还是,昭王不想让白起再积累军功。为了更好地理解昭王和白起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还可以参照之后嬴政和王翦的故事,在讨论灭楚之战时,嬴政为什么支持少壮派李信,其实就是不想让王翦再积累军功,怕其威胁王权。后来,在灭楚之战不顺利的情况下嬴政又只能让王翦出山,在王翦带兵灭楚期间嬴政可是紧张到了极点,史书记载,在此期间,嬴政还亲自去了一趟郢陈,就是为了随时掌控军事。
用嬴政和王翦的故事进行倒推我们就能够理解昭王和白起当时的博弈。
之后,在王陵于前线不顺利的情况下昭王的第一选择还是,增兵,以数量优势来助力王陵的攻赵之战。
可以看出,昭王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再用白起。
只是,王陵还是让昭王失望了。在军事不利的情况下昭王就只能起用白起,而白起的病此时也非常神奇的好了。
但白起此时对于灭赵之战却是完全不看好,理由是:“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山河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不管是秦军实力损耗过大的主观因素还是诸侯援军的客观因素,总之,秦国此时根本不能实现灭赵的目的。
也就是说,秦国已经错过了灭赵的最佳时机。这是白起站在专业层面于昭王对形势的解读。
在昭王亲自命令接着又派范雎去请的情况下白起的选择是,不肯行,遂称病。
于是,昭王只能让王龁换下王陵。不过,前线的战事依然不乐观,尤其是在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率领楚魏联军十万救援赵国的情况下,秦军多失亡。
这个时候,白起说了一句极其刺激昭王的话:“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完全是幸灾乐祸的态度。
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验证上文昭王压制白起不让白起继续积累军功的说法,白起此时明显是在发泄情绪。
也就是说,针对灭赵之战,秦国庙堂也打起了一场政治战:武将白起和王权、相权的博弈。
昭王在听闻白起的话之后是大怒,强行让白起出征,但白起依然在称病,完了范雎去请白起依然是拒绝的态度。白起面对王权和相权的压力是一点也不妥协。
昭王的王权受到了挑战 图源/剧照
于是,昭王就将白起免为普通士卒并迁往阴密。由于白起此时依然称病,所以就在咸阳逗留了三个月。
白起为什么逗留了三个月,其实就是在等事情的转机,等昭王在秦军大力开拓需要人才的现实面前向武将妥协。
等到秦军在前线的战事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昭王就命令白起赶紧前往阴密,不得留在咸阳。
对于武将的不配合,昭王表现出了非常强硬的态度。
但当白起走到距离咸阳西门十里的杜邮时昭王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赐死白起,理由是:“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昭王觉得,白起迁往阴密只会进一步脱离王权的控制,因为,其本来就是老秦人,加之在军队耕耘多年,有相当的影响力,还是对王权有潜在的威胁,昭王不想夜长梦多。
既然白起已经不为自己所用,那么就用白起的生命来进一步震慑军人群体,提高自己的威望。
在王权和开疆拓土之间,昭王选择了王权。这也是后世许多君王的一致选择。
等于说,白起之死让昭王进一步确立了王权的绝对权威,这场王权和武将的政治战最终以王权的胜利而告终。
白起的悲剧完全是其以武将的身份叫板王权造成的,是军事对政治的不服从的必然结果。
也许,昭王后来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坚持灭赵可能就包含对白起的态度进行测试的成分。
当然,白起也没有王翦的运气,如果灭赵属于顺势的话白起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出征的,只是,其虽然对军事理解得非常透彻却忽略了政治这场战争的残酷性。
和历史上的许多名将一样,白起没有马革裹尸,却死于政治战中。
只能说,白起和昭王、范雎的博弈是秦国在完成真正的集权之前所不可避免的事情,白起的悲剧似乎也是注定的。
当然,白起之死也要客观看待,那就是,之后的历任秦王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都非常强,这不仅有助于秦国的开拓战略能够稳步推进,更保证了嬴政后来在发动灭国大战时的统一布局和行动。
秦国能够在十年内就拿到兼并六国的结果那是和秦王对秦军的绝对掌控有关的。
历史上的大多事件如果你能将时间线拉长、维度升高就能看得更加清晰。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