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定三秦,刘邦对三秦王是绝对的实力碾压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5-01-21 19:44:34

文 / 子玉

一般来说,我们将刘邦集团还定三秦的军事行为不管是战略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执行都归功到韩信身上,实际上,刘邦还定三秦是在实力层面对三秦王的绝对碾压,同时,政治优势和人心层面也是刘邦制胜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还定三秦汉军的真正指挥者其实是刘邦。

先说一个结论,刘邦集团从汉中还定三秦是历史上从蜀地杀出夺取关中并进而拥有天下唯一的成功案例。再加上刘邦在楚汉之争中遭遇的败绩比较多,所以人们自然就将还定三秦的战果和韩信深度绑定,刘邦的作用反而被淡化。

但看看史书上的原话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邦集团还定三秦的军事行动汉军的真正指挥者是刘邦。史书的原话是:“八月,汉王用韩信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汉王遂定雍地。”

此时的韩信也只是汉军统帅刘邦手下的一个将军,是负责执行方面任务的,比如,汉二年(前205),刘邦东出,在韩王郑昌不投降的情况下刘邦派韩信将其搞定。随后,盟军攻破项羽西楚国国都城彭城的指挥者也是刘邦本人。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因为,韩信虽然被刘邦拜为了大将军,但此时他和汉军将士的黏性并不强,再加上此时的韩信没有军功,不具备直接指挥全体汉军的个人威望,还定三秦的指挥任务只能由刘邦来干。

此时的韩信更多相当于汉王参谋者的角色。

就是之后攻魏、拔赵、降燕、击齐的军事行动,韩信也只是北方战场的负责人,而刘邦却负责的是荥阳战场抗击楚军精锐的重任。韩信作为大将军指挥全体汉军的唯一案例是垓下之战,此战,韩信指挥六十万汉军成功完成了对项羽及其楚军的围剿,奠定了汉王作为天下霸主的地位。

而此时的韩信之所以具备指挥六十万汉军的能力又是因为,韩信此时已经是军功傍身,名扬天下,可以履行其大将军的权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事实,韩信虽然在刘邦取天下的过程中贡献极大,但刘邦永远是汉军事实上的统帅,起了主要作用。

说回还定三秦。汉军之所以能成功还定三秦首先是因为关中此时的衰弱。始皇在经略岭南的过程中不断用关中资源对岭南进行输血,因此造成了关中的极度空虚,这也是陈胜部将周文为什么能轻易攻破关中的核心原因,也是子婴不能据有关中的关键原因。

接着,项羽及其诸侯联军又在前往关中的路上主导了新安杀降的事件,这就造成章邯等三王手里并没有多少可支配的秦军精锐。而且,新安杀降的行为还导致老秦人站在了三王的对立面,三王在关中的根基非常薄弱。

最重要的是,项羽及诸侯联军在鸿门分封之后还对关中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包括对咸阳城的焚毁和对关中财富的掠夺。

对于项羽在关中的行为,人们一般都将其归结为项羽性格的残暴,属于自断前途。但事实上,这正是项羽的精明之处,他是用摧残关中的行为削弱三王的实力,使他们不具备威胁关东诸王的经济能力。当然,也是为了防止汉王刘邦还定三秦后利用关中的资源东出争夺天下。

这也是鸿门分封要将关中一分为四(包括刘邦的汉国)的核心原因,因为,一个整体而强大的关中就相当于当年的秦国,是关东诸侯的绝对威胁,尤其是在鸿门分封之后关东诸侯林立的现实面前,关中对关东的威胁只会更大。

也就是说,项羽和诸侯对关中分别实行了分割和经济掠夺的行为削弱其实力,使关中不具备对关东的威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就能明白项羽为什么不能据有关中,又为什么对关中进行大面积毁灭,原因就在于,这是诸侯们的意思。

诸侯不允许项羽独霸关中 图源/剧照

但是呢,项羽和诸侯的行为对刘邦来说却绝对是有利的,因为这无形中弱化了刘邦还定三秦的阻力,三秦王在不能形成合力又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是刘邦的对手。

而刘邦在实力层面也绝对是优势的一方。史书记载,刘邦在就国汉中时带了三万人,其主体是丰沛故旧和刘邦在砀郡经营时的核心人员,另外,还有看好刘邦、跟随刘邦入汉中的诸侯慕从者数万人,我们假定这部分人的数量为两万,那么汉军的数量都绝对在五万以上。

在刘邦发现韩信这位当世精英之后又果断将其拜为大将军,然后让韩信以秦军的军功爵制对汉军进行了升级。在韩信于汉中申军法之后,汉军就已经是诸侯中纪律性最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而三秦王因为受新安杀降事件的影响其部队整体士气很差,战斗力也必然有限。而且,项羽为了防止三秦王的扩张肯定也不会给他们安排过多的军队的。

所以说,刘邦还定三秦是绝对的以实力制胜,而且,刘邦还有萧何这位管理能手在后方源源不断给汉军提供所需粮草。

就这,刘邦还定三秦依然是一场苦战。汉军主力在出陈仓之后虽然在好畤城附近消灭了章邯的机动部队和塞王司马欣派来的援军,并很快迫使司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但是章邯却在退守废丘城之后依然坚持和汉军作战,即使刘邦在东出用兵彭城时双方的战事依然在继续。

而且,章邯雍国所控制的陇西郡和北地郡直到汉二年(前205)正月才被汉军所控制。至于章邯,则是在刘邦遭遇彭城之败回军之后亲自指挥用水攻的方式才攻克了废丘城。

我们来给刘邦还定三秦的战事算个时间账,汉军基本搞定关中用了大半年时间,解决废丘城内的章邯又用了半年,经历了一年左右的周期。

这再次印证了刘邦还定三秦是实打实的实力制胜。

另外,除了军事优势之外,刘邦还有政治优势。楚怀王熊心在派刘邦西行入关时同时也确定了对秦地的处理方案:

保存秦诸侯国的地位,先入关中者为王。

怀王之约既是楚国君臣内部的约定,同时也是天下公约。

所以,怀王之约就成为了刘邦进入关中和合法据有关中的法理,这一点,刘邦在还军霸上之后还给老秦人刻意进行了强调:“吾与诸侯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也就是说,秦人此时已经接受了刘邦为秦王的事实。再加上刘邦拒绝了老秦人所献的牛羊酒食,这就更增强了秦人对刘邦的好感。对于刘邦和秦人的黏性,司马迁的一句话可谓精准道明:“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法理,人心都拿到了,这只会让刘邦之后还定三秦的军事行动更加顺利。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和老秦人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一般的解读是,刘邦以除掉秦国的苛法、约法三章让秦人摆脱了秦法的控制,但实际上,刘邦此举其实大有深意。首先,当秦国崩溃之后关中马上就面临秩序失控的局面,而刘邦此时也无法承接大秦灭亡的权力真空。

在诸侯到来之前,刘邦为了稳定关中的局面,也只能以简单的约法三章来保证关中的稳定。

相信,当刘邦合法据有关中之后还是会迅速出台详细的律法来管理关中的,这从其还定三秦之后就以秦法为模板出台相关律法的行为就能看出来。汉承秦制就包含汉朝对秦朝律法的继承。

当然,约法三章却无形中成就了刘邦,因为,这让老秦人看到了刘邦的宽大,更让老秦人看到了刘邦有意和他们合作的心,因为,约法三章本质上就是刘邦将管理关中的部分权力让渡给了老秦人。

这才是秦人强烈想要沛公为秦王的核心原因。

所以,当刘邦被项羽封在汉中之后,老秦人就无比怀念刘邦,当刘邦发动还定三秦的军事行动时,老秦人必然全力进行配合。

但是呢,当刘邦还定三秦之后他就已经不用再采取和老秦人合作的方式来治理秦地,因为,旧秦势力已经被项羽和诸侯所完全摧毁,刘邦此时直接可以再开新局。

以子婴为首的旧秦势力被项羽彻底清洗 图源/剧照

从这个角度来看,项羽其实是帮了刘邦的忙,帮刘邦扫清了治理关中的障碍。

这是刘邦在政治、人心层面的优势。

除此之外,刘邦还有制度优势,因为,刘邦集团在汉中时就完成了由楚制到秦制的转变,正式成为秦地的代言人,最典型的就是军事领域对秦国军功爵制度的继承。

如此,刘邦在还定三秦时就有了虹吸旧秦军的制度优势,当时,有一大批旧秦军加入了汉军,成为汉军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这些人之后直接成为灭亡项羽的主力。

再说,这些旧秦军本来就是刘邦的手下败将,所以在慕强心理和秦制的双重作用下,他们必然是积极地加入汉军。

可以说,刘邦在各个层面对三秦王都是碾压性的存在,汉军还定三秦之战完全就是以实力制胜。

所以,读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深挖,我们才可能看到其中的真相。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