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吃了黄巢起义的最大红利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5-01-23 20:35:04

文 / 子玉

黄巢起义之前,李克用正处于人生低谷,几乎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可能还会有巨大的生存危机,但当唐帝国遭受黄巢大军毁灭性的打击并且无力平叛时,就只能无奈启用之前还和朝廷是敌对关系的沙陀军。凭借平定黄巢之乱的军功,李克用不仅解决了生存危机,且拥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成为被唐帝国合法认证的强藩。

868年是沙陀武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这一年唐帝国爆发了庞勋起义,作为沙陀军首领的朱邪赤心也以太原行营招讨使、沙陀三部落等军使成为平叛的主力之一。战后,朱邪赤心凭借军功不仅得到了大同军(云中)防御使的职位,更是被李唐王朝纳入宗谱,赐名“李国昌”。之后,李国昌又被任命为镇武军节度使,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在成为藩镇之后,李国昌也和大部分藩镇一样,想要扩张其权力和地盘,因此就发生了当时身为云中守捉使兼沙陀三部落副兵马使、正在戍守蔚州的李克用火并大同防御使段文楚的事。

李克用父子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同时据有镇武和大同两军,将整个代北地区发展为沙陀武力的根据地。

按照惯例,唐王朝在对边地藩镇失去控驭能力之后一般都会承认藩镇内部通过武力兼并推举出的首领,但李克用这次却是以异族的身份将事情做得特别出格,所以就引起了朝廷的强烈不满,决定对李克用父子采取强硬态度。

朝廷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通过处理李克用父子来强化对北方边地藩镇的驾驭能力。

于是,唐僖宗就以前义昌节度使卢简方为大同军防御使派其前往处理沙陀军问题,朝廷的话说得很明白:“若便图军柄,欲奄有大同,则患系久长,故难依允。”

此时,李国昌就彻底暴露了其真实面目,不仅拒绝卢简方入境,还撕毁了朝廷的诏书,并杀害了监军,表现出公然抗命的态度。

李克用呢,也采取了以沙陀武力骚扰宁武军、岢岚军、唐林等地的方式给朝廷施压,逼朝廷承认既成事实。

随后,朝廷是频繁更换河东节度使的人选,但却始终无法搞定沙陀问题。广明元年(880)三月,朝廷又以太仆卿李琢为蔚、朔等州招讨都统,统领东北面行营的李孝昌、李元礼、诸葛爽、王重盈、朱玫等诸路人马以及忻州和代州的土兵团应战沙陀军。

七月,唐军先后在药儿岭和雄武军大败沙陀军,李克用部被杀一万七千余人,李尽忠、程怀信等一批李克用的忠实拥趸也战死疆场。同时,李国昌也被唐军大败于蔚州,部众大溃。李克用父子在绝望之际只能逃往了阴山鞑靼。李国昌在长安作为人质的两个儿子也被朝廷所杀。

沙陀军遭遇了其发展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没有谋取代北之地,甚至连历代祖宗打下的江山也丢失殆尽。尤其是,他们还和唐王朝成为了敌对关系。

相对战场上的失败,政治上与唐王朝的敌对关系对沙陀人才是最致命的,因为,不仅皇帝,就是地方上的藩镇也能以朝廷的名义名正言顺对沙陀武力进行打击。

正常情况下,李克用父子的路已经走到头了。

李国昌多年的积累一朝归零 图源/剧照

而大唐也通过不惜代价处理沙陀问题稍微强化了其对边镇的控驭力。不过,中原的问题也很快爆发,黄巢起义不仅彻底摧毁了大唐的中枢机构,更让其不得不对沙陀武力低头,请李克用协助朝廷平叛,最终彻底失去了对藩镇的控驭力。

乾符二年(875)年初,濮州人王仙芝于长垣起兵,不久,曹州冤句人黄巢也响应了起义。随后就是起义军旋风式地对南北的刻意破坏,义军先是从北到南进行横扫,接着又从南到北对唐朝地方进行二次破坏。在王仙芝战死之后,黄巢被推举为首领,自称黄王,号冲天大将军。

广明元年(880)十一月十七日,起义军进入洛阳,十二月二日,攻克潼关,五日,进入长安,唐僖宗西逃成都。

黄巢进入长安之后主要干了两件事:摧毁帝国的中枢;诛杀公卿门阀。不仅使帝国仅存的威望丧失殆尽,更是摧毁了唐朝那点剩余遗产。从这一刻起,大唐已经不具备控驭天下的威望和能力。

黄巢起义让李克用父子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因此是频频向对他们表示怀疑的鞑靼人进行表态:“我父子为贼臣谗间,报国无由。今闻黄巢北犯江、淮,必为中原之患。一日天子赦免,有诏书征兵,我与公等南向而定天下,此乃我之心愿。人生世间,怎么能终老于沙堆之中呢!”

看到李克用父子无意久居阴山,鞑靼人也才放下心来,留他们过了一段苟且的日子。

只是,唐王朝起初并没有要用沙陀人的意思,但在黄巢攻陷洛阳和长安之后,朝廷也就不得不考虑重用沙陀武力的可能性,最终在河东监军陈景思的建议下,唐僖宗就任命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讨伐黄巢军。

中和元年(881)五月,李克用率领阴山鞑靼诸部一万人赶往雁门,南下助唐平叛。

但李克用在南下的过程中却是一波反向操作,他亲自带兵攻陷了忻、代二州,接着又攻蔚州,争岚州,还数次侵掠并、汾,争楼烦监。明显是趁火打劫。

这是因为,唐王朝给李克用的雁门节度使只是一个名誉称号,并没有实际的地盘,李克用这是在主动给自己抢地盘。

面对李克用的反向操作,唐朝再次表现出了强硬态度,警告李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横暴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军共讨之。”

唐朝之所以如此强硬是因为唐军在中和二年(882)四月时已经形成了对黄巢大军的包围之势,胜利在望。

不过呢,在朝廷威望丧失殆尽的情况下,各藩镇的救兵也是各怀心思,以保存自我实力为主要任务,再加上藩镇兵战斗力有限,所以形势又变得悲观起来。

无奈,朝廷只能和李克用谈判,向其承诺一定的好处。十一月,李克用率军南下。

次年(883)正月,朝廷任命李克用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此后,李克用和其沙陀军就承担起了平叛的主力任务。

沙陀军的战斗力已经无数次在战场上得到过验证,且李克用本人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武力值,所以,沙陀军对黄巢叛军基本就是降维打击,其一出手就打破了唐军和叛军的对峙局面,重创叛军主力。沙陀军先后在沙苑、梁田陂、华州、零口、渭南等地大败叛军,以致于黄巢惊呼:“鸦儿军至,当避其锋。”

最终,黄巢撤出了长安,随后李克用又率军协助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攻击黄巢叛军,最终是彻底平定了叛乱,成为复兴唐王朝的最大功臣,对于此,杨复光在给唐僖宗的上书中就说得非常明白:“伏自收平京阙,三面皆立大功,若破敌摧凶,李克用实居其首。”

李克用的军功和朱温还不一样:朱温最多属于平叛的主力,但李克用却绝对属于复兴唐朝的功臣。

对于李克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是对其极力点赞:“克用时年二十八,于诸将最少,而破黄巢,复长安,功第一,兵势最强,诸将皆畏之。”

中和三年(883)七月,朝廷任命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进爵陇西郡公。以坐镇河东为起点,李克用拿到了争雄天下的雄厚资本。

李克用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图源/剧照

山西在军事上的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我们还是用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话来形容:“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且夫越临晋,溯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箠而下也。出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对于太原的地理优势,顾祖禹则如此形容:“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当年,李渊正是以山西为根据地才在短时间内进入长安,颠覆了大隋。安史之乱时,安禄山之败也是因为没有拿下山西高地。山西的地理优势由此可见。

当时的河东领有太原府和石、岚、汾、泌、辽、忻、代等八府州,大体相当于今天山西省中部一带地区。

对于山西的地利,作为五代诸雄之一的郭威也曾表示:“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土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

因为处于农耕和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所以山西自古就是人才辈出,卫青、霍去病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唐代时,这片土地依然是武德充沛,人才辈出。

所以,山西天然具备乱世中的人才优势。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战马资源。

当然,作为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李克用坐镇河东更是积累了一定的政治优势,当时,他的官衔全称是: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充河东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已经迈入强藩的序列。

不过,初入河东的李克用如何稳固河东,打造以其为中心的军政班底,将河东打造为其稳固的根据地却也是对他最现实的考验。

李克用在现实中面临的考验不只是军事,还有政治。

但不管怎么说,是黄巢起义将处于泥淖中的李克用拉了出来,李克用吃了黄巢起义的最大红利。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