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参透了生活这场战争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12-07 20:32:47

文 / 子玉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认为自己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大部分人只有接受好事的本能,却没有接受坏事的能力,岂知,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生活的常态,只有以平常心去接受生活扔过来的一切东西,我们才能从容而洒脱地过好这一生。

评价历史人物我们总会被世俗的价值体系所裹挟,带着惯性加入观点同质化的人群中,比如,对于蜀后主刘禅的评价人们一般都认为其是个庸人且没心没肺。至于刘禅到底是不是个庸人暂且不论,就单从蜀汉被灭后其在洛阳的表现就绝对值得推敲。

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司马昭在宴会上故意安排蜀国歌舞以测试刘禅对于故国的态度,没想到刘禅以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解除了司马昭对于自己的顾虑,还以没有心肝的形象定格于历史。

当然,也有人说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故意破坏自己的形象以自保。

笔者之前也认为是这么个逻辑。不过,后来再细细推敲此事突然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都不过是从术的角度来定义历史人物,如果刘禅当时的回答就是其真实心态呢?

真相可能是,刘禅早就参透了人生的真相游戏人间呢。

刘禅的内心值得推敲 图源/剧照

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对刘禅的智商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刘备能够选刘禅为继承人说明刘禅在智力层面绝对是一个正常人,而且其才华还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刘备能将蜀汉的烂摊子交给刘禅也说明刘备对儿子的智商是有信心的。

刘备此人不管军政能力如何,但看人还是很准的,所以,其在几个儿子中选中刘禅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刘禅的水平在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也得到了验证,比如,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完全可以通过否定对方的方式来收回、加强皇权,就像明朝的万历皇帝之于张居正一样,但刘禅却非常坚决地诛杀了非议丞相的李邈。

之所以会以霹雳手段处理这件事就是为了维护蜀汉内部的稳定,压制益州派对于荆州派执政权力的挑战。通过此事,我们就完全可以看清刘禅的真实段位。

而且,他和历任执政的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对诸葛亮是完全放权,维持“皇帝垂拱,丞相主政”的二元政治体制;对于蒋琬和费祎则是部分配合,因为这两人毕竟没有诸葛亮的威望;费祎之后则是收回权力。

能够将皇权参与政务的度把握得如此精准,这已经体现了刘禅在皇帝这个群体中的水平。

事实是,刘禅偏安蜀中坐了四十一年的皇帝(223—263),不说在三国的大争之世,就是在整个大历史中都是极其罕见的,其能在激烈的竞争格局和尖锐的内部矛盾中执掌江山这么久就足以证明其水平。

由此可见,我们在评价刘禅时一定不要掺杂“傻”“憨”这些贬义词。

从理论上来说,刘禅作为一个正常人、一个有一定段位和水平的人,他不可能对蜀汉被曹魏灭掉这件事没有感觉,再说,寄人篱下和当皇帝的感觉那是天地之差,刘禅怎么可能没有情绪。

世上的事,有时候装是装不来的,尤其是在司马昭这种段位极高、足够敏感的人面前。既然刘禅不是装,那么结论只能有一个,那就是:

刘禅在内心里早就接受了蜀汉灭亡这个结果。

既然结果不可改变,那还不如活得洒脱一点,游戏人间。主打一个不拧巴。

也就是说,刘禅早就看透了世间的真相: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王朝的兴衰更迭也是规律,区别只是,老爸刘备是开国皇帝,他是亡国之君而已。如果蜀汉没有在他手里终结,他的子孙照样得接受这个结果。

因为,在三国的竞争格局中偏安蜀地的蜀汉被兼并几乎就是定局。

真相可能是,刘禅早就接受了蜀汉灭亡的结果,因为,自打蜀汉建立之后就有人不断唱衰蜀汉,在诸葛亮和姜维连续北伐无果之后,蜀中的人也早就做好了被曹魏兼并的准备,谯周的《仇国论》就是代表。

既然刘禅早就接受了这个结果,那么其在洛阳无比自然的表现也就非常正常了。

刘禅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点:在事业中,成功是正常的,失败也是正常的,都只不过是人生阶段性的相而已,个人能做的唯有坦然接受结果。

当然,反面案例也有,南唐后主李煜在南唐被灭后一直不愿接受这个结果,结果因为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杀。

其实南唐的灭亡是定局,因为,早在李煜父亲李璟手里南唐就被周世宗柴荣一阵武力输出丢了淮南之地,在宋太祖发动统一之战宋军所向披靡的大背景下南唐的灭亡更是不可避免,赵匡胤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已经亮明了宋朝对于地方割据政权的态度。

但是李煜一直到在汴梁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还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所以自然就被生性多疑的赵光义所猜忌。赵光义继承皇位由于疑点太多缺乏合法性,再加上没有军功所以天然对军人和曾经的诸侯有防备心,收拾李煜简直太正常了。

只能说,李煜虽然是一代词宗,但是对于人生的解读,他的段位还不如刘禅。

作为皇帝李煜却更像一个文人 图源/剧照

也就是说,李煜的心理只能接受顺的事情,但却绝对没有接受逆境的能力,但这个世界的真相却是:

人生永远不可能处于顺境,无常才是真相。

有些人只能在事业的上升期保持稳定的心态,但往往却在面临逆境时自暴自弃,借酒消愁,一蹶不振。

大家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人怎么可能一直处于顺境,不管是经济还是人生,都是有周期的。

高段位的人的做法是,坦然地接受逆境,然后将逆境当作检测自身抗风险能力的机会,不断加固自己的护城河,等到春天来临时,他又可以在市场中大杀四方,攻城略地。

危机危机,这个词语应该进行拆解:危局中也藏着机会,就看你怎么看待危局,如何发现机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没有所谓的自性,福祸是可以随时转换的,个人所能做的就是照单全收,客观地看待一切,积极应对。

佛家说,诸行无常,不管是历史上的王朝、牛人,还是现在的企业家,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曾经在谷底苦苦挣扎,在前行的道路上常态化遭遇挫折,但每次穿越周期之后都会变得更加强大。

任何一个牛人都要经受冬天的考验。挫折本质上是对人迎接大礼之前的测试。

就拿笔者写文章这件事来说,之前,当文章数据非常好时,笔者一天都是打鸡血的状态,当数据低迷时又非常消极,个人情绪极度不稳定。

后来,在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之后笔者对所有的数据都是以平常心照单全收,认为,数据的反馈一定和文章的质量是匹配的,所以,应该在文章质量上下功夫。

理解了这一点,心态就再也没有崩过。

事业如此,人生的线性也是如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才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接受低谷,享受低谷,在低谷中积蓄势能。

如果只是一味地对抗低谷,那么人只能会越来越痛苦,只有你接受了低谷的结果并坦然面对才能与低谷和平相处并具备走出低谷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思维,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明白:在这一段时间区间,我的人生本该如此,所谓的低谷只是发展中的一环而已。

能够拥有这种心态的人都是强者,因为他不仅有接受低谷的勇气,且能看清人生的真相。

按照佛家的解释,人有所失,其实就是在消业,更应该开开心心地接受。

不仅不能对抗,还要坦然接受。

但我们恰恰缺的正是接受逆境、损失的能力。

所以,人生要想快乐首先必须在认知上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再就是有照单全收的勇气。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这一辈子,得失相加的结果往往是零,体验人生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生死,也是人生的一体两面,人既要能享受生的快乐,也要有能面对死亡的勇气。

人生这场战争,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平常心。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