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之间所谓的“义”,坑害了多少人?

高广银 2019-12-11 11:25:23

《三国演义》当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桃园三结义,同时它也影响了中国文化性格。这种精神又集中体现在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之间的故事上。对于这种崇尚义的精神,后世几乎是一致认同,而且评价极高。但是这种“义”常常具有排他性的,所谓的责任与道义,仅限于他们这个小集团。这就造成了我们国人没有上帝的肩膀可以依靠,那就只有仰仗自己的肩膀或者朋友的肩膀。但是,朋友肩膀的可靠性,便成了巨大的人生问题,谁的肩膀可靠,谁就是有“义气”。

最早关于“义”的定义

人确实需要讲“义气”,人际之间也需要道义这种原则,这种兄弟之情、朋友之情,知己之情,确实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人间之爱。在中国文化当中,“义”的理念产生于孔子,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喻于利”,这些经典名句传颂两千多年。

孟子在义利之辩中提出,面对利,义为先,墨子认为,利和义是相互的,并不是排斥的,义也是为了利,利同时也可以服务于义。先秦时期,义最好的典范就是伯牙钟子期:“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是复为鼓琴者。”

伯牙和钟子期是纯正友情的象征,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当中最早的“义”,这种“义”没有任何功利性,其实关于“义”的故事不知产生于哪个年代,也不知道会在哪个时代会终结。这种早期的“义”无需结盟,没有契约,只有心灵之间的关系。这种超越功利的“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是一种普世价值。

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讲“义”的,只是东方逐渐发展出“仁义”,而西方发展成为正义。中国的“义”偏重于仁,孟子将“仁”区别君子与小人,后来又提出这是人与禽的区别。

《三国演义》当中的“义”

可是中国的义,在经历不断变迁之后,却逐渐变质了,在《三国》当中“义”成为结义,有了契约,和伯牙钟子期的情义已经完全不同,这里的“义”还有了夺天下的功利目标。此时的“义”不是超越功利,而是为了功利,“义”只是利的一种伪装形态,是让这些小团体实现功利目标的一种精神纽带。

这种“义”更像是一种结盟,即组织,结盟过程中的目标才是本质的需求。结拜之时张飞说道:“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而刘备、关羽也齐声应曰:“如此甚好。”“图大事”才是他们结盟的核心诉求。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段盟约影响了中国上千年,无论是民间的帮会,还是一些秘密组织,都按照这个伦理原则行事,一旦“背义忘恩”,不仅违反了组织原则,还要背负道义伦理,便会遭到“天人共戮”。

桃园结义讲的是兄弟伦理,宣示的是兄弟结盟,目标是图天下大事。这一套理论是下层社会当中生存需要,到了上层社会,讲究的是“君为臣纲”的君臣伦理,是人与人的等级秩序。“桃园三结义”讲究的是,无论以前是什么出身,什么地位,一旦结为盟约,就没有尊卑的等级差异,使得人人获得一种平等地位。

刘备认为结义之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妻子随时可以抛弃,但兄弟不可丢掉,两者永远如手足相连。在儒家“三纲”的伦理规范中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没有兄为弟纲。所以兄弟之间没有君臣、父子、还有夫妻的不平等,是超越中国三纲伦理的。

但是历史一再打脸,证明这种兄弟之盟有多么不可靠,因为“义”还要受到利的考验,当彼此之间利益不冲突的时候,还能够患难与共,然而一旦有了新的利益关系,必定会取代兄弟中间的平等关系。历史上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在他们起事之时,与周围骨干称兄道弟,而一旦成事之后,原先的兄弟便成了臣子,此时必须要三跪九叩,称呼万岁。许多兄弟最后被诛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兄弟们已经忘记了时过境迁,关系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此时还要拿往日兄弟之情来说事,那就是以下犯上,大罪当诛。

“义”是脆弱的,结义形成的盟约也是不可靠的,“义”是流动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绝对的。“义”有其无情的一面,同时它在我们的习俗当中这么流行,说明它有其合理的一面。结义是为了说明团伙的利益高于一切,是社会原则当中的团伙原则,甚至是要高于社会原则。因为“义”有排他性,甚至与社会原则是不相容的。

“义”的排他性

刘关张本是无业游民,虽然胸有大志,但是出头无门。就在这关键时刻,28岁的刘备遇到了刘焉,也就是后来被刘备吞并,益州刘璋的父亲,此时刘焉是幽州太守,幽州是关塞要地,因此刘焉在乱世拥有兵权。刘焉是汉鲁恭王的后裔,此时黄巾军已经进犯了幽州的边界,刘焉正在四处招兵买马。刘备见到刘焉之后,先是从皇族后裔上拉近关系,刘焉大喜,并让刘备统兵前去破敌,刘备旗开得胜,刘焉不顾自己太守的身份,随后认刘备为侄子,可见情义之重。

但是刘焉不在“桃园结义”生死契约之内,因此刘备第一个背叛的就是刘焉。刘备“三兄弟”和邹靖打赢了之后,就和刘焉分道扬镳,自己率领本部五百人马投奔卢植,并且在军营当中第一次见到曹操。

刘备不仅对刘焉不义,而且后来对他的儿子刘璋更是不义,刘璋顾及同姓之情,本是好意让刘备过来帮忙,可是刘备却鸠占鹊巢,把刘璋赶跑了,只因为益州是一块大肥肉,为了利益弃“仁义”于不顾。他们桃园结义之时图的就是将来能够“图大事”,哪能在乎眼前这些“仁义”之事?

但是刘璋却把刘备当作兄弟了,“玄德是我兄,岂会害我?再言者必斩。”刘备来益州之后,盛情款待刘备一百多天,赠送的礼物更是数不清,最后刘璋和他父亲一样,遭到刘备“不仁不义”对待。刘备可以对关羽、张飞讲义,但是决不能同刘璋讲义。

可见,“结义”的义,只是团伙的狭隘伦理,并非社会的普遍伦理。“义”在团伙之内可能是真,义在团伙之外却都是假。之后把关羽奉为“义”楷模的各类黑帮,在社会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手段都是极其残忍,滥杀和自己利益冲突的集团甚至无辜平民。从这里开始,其实义已经变质,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的“幌子”。

被“义”误导的社会伦理

我们经常讲“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里“四海”涉及人类世界,皆兄弟表示不应该只对团伙负责,还要对全社会负责。孔子所讲的“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也是伦理指向。小人只对团伙负责,君子却对社会负责。

桃园结义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只对团伙负责,而不对社会负责,所以他们所谓的结义只是诉求利益,而不是责任伦理。这一点也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性,在中国重视个人情谊纽带,而且这种情谊纽带是排他性的,并造成了 社会义务感薄弱。

记得有一位在国外多年朋友回到老家,要办一个关于户籍的手续,他自己跑了一个多星期,嫩是没有跑下来,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规则:托人找关系,不到一天顺利办下来了,后来他感慨,这种所谓的人情,是牺牲他人正当利益的一种排他性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确信,在一个把关羽当作偶像,把“义”视为最高原则的社会里不可能有公德心。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等,一再反省批评中国缺少公德心,和现在很多国人看到的一样,中国人缺乏社会义务观念。

刘备为关羽报仇的事件正好暴露了“义”的致命问题,这一方面是当“义”的组织原则与伦理原则凌驾于国家原则与社会原则的时候,一定会危害国家与社会;另一方面则暴露出“义”的根本弱点:只讲情感,不讲理性,只讲兄弟伦理,不讲责任伦理。

在“义”的支配下跟着人们跟着情绪走,把伦理情感和政治大局混淆在一起,政治无法从伦理道德与情感中分离和独立出来。这种政治、道德、情感相互纠缠的乱麻状态连绵不断,不只属于刘备集团,也是中国的一种习俗,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习俗。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 2019-12-12 11:34

    宁学桃园三结义[呲牙笑]不学瓦岗一炷香[鼓掌]